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預警機殺手射程四百千米, 三十多年都沒研製成功

俄預警機殺手射程四百千米, 三十多年都沒研製成功

原標題:俄預警機殺手射程四百千米, 三十多年都沒研製成功


在現代空戰之中,預警機的作用非常關鍵,任何一個國家都空軍都想除之而後快。關於打預警機這個話題,國內討論的也比較多,基本上是集中於KS-172型空空導彈。其實,俄羅斯還有另一種打預警機的導彈。


這種導彈在蘇聯/俄羅斯的編號為R-37,其北約代號為 AA-X-13/AA-13,綽號「箭」式。研製這種導彈的主要目標是打下對方的預警機,或者是具備C4ISR能力的大型飛機。

一枚用於展示的R-37導彈,背景可看到米格-31戰鬥機。它發展自R-33導彈,後者同樣是一種遠程空空彈。R-33導彈的最大射程為120千米左右,後續改進型號的射程經過多次提升。

R-37導彈在蘇聯時代就開始研製,於20世紀80年代末實現了首次式射。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繼續推行該研發項目。後來由於資金缺乏,於1998年停止研發。



經濟復甦之後,俄羅斯再次投入R-37導彈項目。新導彈的代號被改為R-37M,它的另外一個名稱是RVV-BD導彈。根據俄羅斯的計劃,這種導彈將配備給米格-31和蘇-35S戰鬥機,是否裝備PAK FA,目前尚不可知。

R-37導彈的重量高達600千克,全長4.2米,直徑38厘米,是種體積非常龐大的空空導彈。與RS-172空空導彈相比,R-37導彈的重量相對來說要輕一些,但更加圓潤短促。


該型導彈配備有60公斤高爆彈頭,具備殺傷預警機等大型目標的能力。採用的動力為固體燃料發動機,最大速度可達到6馬赫。這個速度很快,美國AIM-120空空導彈的最大速度才4馬赫。

為適應打擊預警機目標的需求,俄羅斯還為R-37導彈安裝了Agat 9B-1388主動導引頭。與之相比,其前身R-33導彈使用的是半主動導引頭。在性能上,R-37導彈有所提升。


該型導彈在直射模式下的射程為150千米,巡航模式下射程可達到400千米左右。在速度方面,KS-172導彈的最大速度為3馬赫,R-37導彈的最大速度可以達到6馬赫。因此,後者給目標的反應時間要小得多。

在1994年試射期間,R-37導彈曾經在300千米距離的上成功命中過目標,創造了超視距空空導彈的最遠命中記錄。但這只是攻擊合作性目標,實際上攔截預警機是系統性的對抗,攻擊難度非常大。


攜帶R-37導彈發起攻擊,載機會面臨諸多的限制條件,而且還會遇到敵方的對抗措施。同攜帶R-37導彈的平台進行對抗之時,空中預警機往往會採用呼叫前線飛機進行攔截,進行電子干擾,釋放箔條使來襲導彈打偏等反制手段。

總的來說,R-37導彈的研製時間跨度長達足足30多年,如果是項目難度不大,早就列裝部隊使用了。現在只見在防務展上出現,甚是高調,但卻未有大規模列裝部隊的消息曝出,圈錢的味道濃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視野 的精彩文章:

切開車體看內部細節, 感受蘇聯經典坦克的裝甲防護
教練彈打坦克, 發生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幕

TAG:軍事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