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宋袁樞:抄書也抄成流芳百世的史學大家?

南宋袁樞:抄書也抄成流芳百世的史學大家?

文/趙心放

南宋袁樞:抄書也抄成流芳百世的史學大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司馬光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治學名言人人皆知。南宋朝代,有這麼一個人,他摘抄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一書,隻字末改,不僅與「文抄公」風馬牛不相及,卻還成了流芳百世的史學大家。讀者可能覺得奇怪吧?請耐心聽筆者細聊,就能知曉其中的道理。


(一)司馬光《資治通鑒》其書和袁樞其人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記述了1300多年的史實,取材十分恢宏。由於採取的是編年體方式,只是按年份記述,如果一件事情的發生、發展及結束要連續若干年,它就不能連貫記述了,要了解其全貌,就要翻閱N卷書。

袁樞字機仲,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南宋著名史學家。他多年來在《資治通鑒》一書上下的功夫最多,已達到耳熟能詳的水平。按現代話說,算一個不折不扣的「光粉」。但他體會到,此書雖好,但多達294卷,浩博難懂。由於採取編年體寫法,歷經多年的歷史事件,「一事隔數卷,首尾難稽」,無法在世上普及。經過多年思索,他想到如果把《資治通鑒》按事件的發生、過程和結果的辦法來編排,就可以降低閱讀難度,使更多的人能夠讀懂,讓《資治通鑒》發揮更大的作用。

南宋袁樞:抄書也抄成流芳百世的史學大家?

有了這想法後,他顧慮重重。當時史書的編撰體例只有紀傳體和編年體兩種,兩個作者都姓司馬,一個叫司馬遷,一個叫司馬光,都是舉世公認的大咖級人物,而司馬光還是自己崇拜的偶像。自己作為一個普通書生,有能力來創造一種新體例嗎?

此外,全部按照《資治通鑒》所述史實編篡,上面沒有的他肯定沒有,由於要取捨,上面有的他也可能沒有,這不是當上了貨真價實的「文抄公」嗎?那要遺臭萬年喲!


(二)在楊萬里等朋友的開導下,袁樞歷經二年完成《通鑒紀事本末》

袁樞和楊萬里是好朋友,他毫無保留地向楊萬里陳述了自己的設想和擔憂。博學多才且心胸開闊的楊萬里哈哈一笑,說道:這是件好事啊!據傳《資治通鑒》修成後,司馬光希望寫作班子以外的讀書人來看一遍,但使他很失望,僅有一個名叫王勝之的人借去看了一遍,別的人面對這部巨著,礙於情面,有的只翻了幾卷,有的只看了幾頁。《資治通鑒》由於篇幅太大,的確使人閱讀困難這是不爭的事實,司馬光本人也感覺到了的。他晚年時曾想另寫一部《資治通鑒舉要歷》,把《資治通鑒》簡化一番,但斯人老矣,雖尚能飯,已力不從心來做這事了。

南宋袁樞:抄書也抄成流芳百世的史學大家?

楊萬里

後來,袁樞又與幾個知己朋友聊了此事,大家都很支持他的想法。

在朋友們的鼓勵下,袁樞經過約二年的努力,完成了《通鑒紀事本末》的編纂工作。全書四十二卷,始於「三家分晉」,終於「周世宗之徵淮南」。

特別的是,書中文字抄錄於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原文。

取《資治通鑒》所記之事,區別門目,分類編排。專以記事為主,獨立成篇,起訖瞭然,並自立標題。共記二百三十九事,另附錄六十六事。

楊萬里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讀袁子此書,如生乎其時,親見乎其事,使人喜,使人悲,使人鼓舞。未既,而繼之以嘆且泣也。

據《宋史·袁樞傳》載:當時朝廷的參知政事龔茂良,剛得到《通鑒紀事本末》一書,就立即推薦給宋孝宗。宋孝宗閱讀後,讚歎地說,治道盡在是矣。宋孝宗命令摹印十部,以賜太子和江上諸帥,命熟讀之。此外提升袁樞為大宗正簿。

南宋袁樞:抄書也抄成流芳百世的史學大家?

資治通鑒


(三)《通鑒紀事本末》的問世,充分說明勤奮和機遇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袁樞從小聰明伶俐,擅長著文賦詩,且很有抱負,曾在他家鄉南橋上題詩:玉龍倒懸過寒潭,人在雲霄天地間。借問是誰題柱去,茂陵詞客到長安。他是用借喻到長安,實則抒發自己到京城去參加科考取得功名的理想。他17歲進杭州太學,20歲以「修身與寫賦」科參加國子監考試,後又參加禮部考試,得詞賦科第一。

袁樞屬學者型領導幹部,知識淵博不多說,其官德令世人景仰。他兼國史院編修官分修國史傳時,北宋哲宗朝「奸相」章敦的後裔、浦城章惇曾以同鄉的情誼,命家人將「章敦傳」送來,請他潤飾,被袁樞嚴詞拒絕,他大義凜然地說:吾為史官,書法不隱,寧負鄉人,不可負後天下公議。當朝宰相趙雄誇他:無負古良史矣。

袁樞任大宗正主簿時,宋孝宗召他入殿面談。他便以皇帝的自訓語「小人不可不去」這句話為中心,講述了從漢武帝至唐文宗,歷代皇帝中偏聽奸妄,招致禍亂的史實,忠告宋孝宗提高警惕。調任太府丞時,直言宋孝宗有寵任武士,厭薄儒生,猜疑大臣,想用近侍參與國是等一系列問題。宋孝宗感悟後對他說:朕不至與此曹圖事帷幄中。

南宋袁樞:抄書也抄成流芳百世的史學大家?

南宋刻本《通鑒紀事本末》

宋代朝臣彈劾御史事例,據傳就是從袁樞開始的。《宋史》誇他:臨民則識治辨間,立朝則啟沃忠諫,克盡乃職,為世師表。袁樞在嚴州任老師時,工作比較清閑。他人閑心不閑,抓緊利用較多的時間從事論著。那個時代的社會特點是,經濟和學術文化有一定發展,但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處於比較緊張的狀態,抱有忠君憂國之心,憤世疾俗之志的袁樞,拿起史筆,來抒發自己的報國憂民之情。為給內外交困的南宋朝廷提供安邦治國的藥方,也為了解決閱讀《資治通鑒》的困難,於是他產生了採用一種新體裁——即紀事本末體,來編纂《資治通鑒》的想法。

(四)補白

袁樞創立的以「事」為中心的紀事本末體裁,彌補了編年體與紀傳體的不足,豐富了史學體裁。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當然《通鑒紀事本末》也有它的先天不足。首先表現在取材上,《資治通鑒》是一部政治和軍事史,有關經濟、文化方面的記載比較少,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大缺陷。另外,《通鑒紀事本末》記述的事與事之間沒有聯繫,對於整個歷史不能勾畫出一個發展變化的線索,它只是記述了「治亂興衰」的現象。

筆者需要給讀者特別說明的是,開創一項新工作,要向袁樞那樣,不僅要有創新的激情,還要特別注意打好自身基礎,根據現實的需要而行動,如此勤到極致後才能成為大家。

南宋袁樞:抄書也抄成流芳百世的史學大家?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會員。

推薦:

《水滸傳》里王婆的營生中有一項叫「馬泊六」,這是什麼職業?

擔憂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大宋王朝不能養馬?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寫乎 的精彩文章:

《金瓶梅》里潘金蓮生命中的最後一個白天是怎樣度過的?
《水滸傳》中九紋龍史進的原型人物是怎樣一個人?

TAG: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