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天意從來高難問,品讀古詩詞中的「錯過」

天意從來高難問,品讀古詩詞中的「錯過」

時光荏苒,翻越流年的千山萬水,握一捧花香在手,捻一段蔥蘢在心。驀然回首,那些逝去的風景已在你身後,成無法挽留的美麗。

歲月的河流滾滾向前,沒有返回的路!不經意間,我們錯過了一些美麗:一些本應珍惜或擁有的景緻。 生活就是這樣,一次不經意的錯過,便再也沒有未來。

天意從來高難問,品讀古詩詞中的「錯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無題

唐代:佚名

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

春人飲春酒,春鳥弄春聲。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人歸萬里外,意在一杯中。

只慮前程遠,開帆待好風。

自入長信宮,每對孤燈泣。

閨門鎮不開,夢從何處入。

一別行千里,來時未有期。

月中三十日,無夜不相思。

天意從來高難問,品讀古詩詞中的「錯過」

此詩為唐代銅官窯瓷器題詩,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創作或當時流行的里巷歌謠。1974-1978年間出土於湖南長沙銅官窯窯址。見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下冊,《全唐詩續拾》卷五十六,無名氏五言詩。

馳名中外的唐代長沙銅官窯,不僅首創釉下彩瓷新工藝,而且別開生面地把詩題寫於瓷器上,題材多為流行在市井巷裡的歌謠,素以收詩最全著稱的《全唐詩》中未見這些瓷詩,尤顯其珍貴。既達到當時用以裝飾的目的,又給今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千年之後,仍然能感受到一個女子內心深處最絕望的孤獨與吶喊!


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唐代:張籍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天意從來高難問,品讀古詩詞中的「錯過」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這兩句流傳較廣,用於表示情深緣淺,相見太晚,雖然彼此相知,奈何我已嫁良人,君已娶佳人,所有的感情只能到此為止。近代詩人蘇曼殊就化用為「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表示婉拒,讀之令人唏噓不已,甚至扼腕,可見這兩句詩影響之深遠。


贈去婢

唐代:崔郊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天意從來高難問,品讀古詩詞中的「錯過」

唐憲宗時,秀才崔郊住在姑母家,其姑母家有一個婢女,生得姿容秀麗,與崔郊相戀,其姑母卻將婢女賣給當時的權貴於頔,而於頔給錢四十萬枚。崔郊卻害了相思病,對此女子思念不已,天天跑到於頔府附近,盼能見到該女子。終於等到寒食節那天,看到該女子出門,崔郊等在柳樹下與之相見,兩人感慨不已。 崔郊作詩一首:「贈婢」送給該女子。


錦瑟

唐代: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天意從來高難問,品讀古詩詞中的「錯過」

尾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結束全篇,言有盡而意無窮。這種感情是建立在過去、現在、未來之間的時間脈絡上的,因此顯得更加迷離、不確定。這兩句詩說,這種令人悵惘的情懷,作者在當時就已經覺察到了,並不是等到以後追憶時才覺得惘然若失的。而對於一般人,只有到了年老懷舊時,才感到青春易逝,為虛度光陰而悔恨,在當時卻只道是尋常。


題都城南庄

唐代: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天意從來高難問,品讀古詩詞中的「錯過」

懵懂無知的歲月,安笑淺然的光陰,悄然無恙中偷偷溜走,過盡千帆之後,才突然有一絲壓抑不適,就這樣在最美的時光錯過了最美的風景。滴滴答答的夜半鐘聲,宣告著驀然回首的結束,人生路上,漸漸習慣用淡定來裝扮苦痛,演繹著無動於衷的離合悲歡。昔日的繁花似錦,也不過過眼雲煙,最終落紅一片。


生查子·元夕

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天意從來高難問,品讀古詩詞中的「錯過」

我記得去年我們相約時的種種,舊時歡愉仍駐留心中,山盟雖在,佳人無音,這是怎樣的痛徹心扉!世間總有太多的傷感和遺憾。世事在變,滄海桑田。回眸尋望,昔人都已不見,此地空餘斷腸人,便縱有柔情萬種,更與何人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琴棋書畫花 的精彩文章:

古代詩詞里的童年童趣,童年本就是一首優美的詩
唐詩宋詞里永恆不變的主題,她的名字叫寂寞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