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他們多活十幾年,就沒有五代十國的混亂了,可惜全都英年早逝
原標題:假如他們多活十幾年,就沒有五代十國的混亂了,可惜全都英年早逝
唐朝末年,群雄割據,形成了中國歷史上混亂不堪的五代十國亂世。人們都說亂世出英雄,五代十國時期那麼多國家,為什麼一直都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持續的強盛,大部分都是存在個幾十年就被滅亡了呢?
我在分析了五代十國的國家們的皇帝後,覺得這個問題主要在於五代十國時期的皇二代們的能力太差,或者太過平庸或者太過腐敗,而沒有一個稱得上是有為之主的明君。
這種現象在五代中尤為明顯,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在道義上佔據著正統地位,而南方的割據政權們又亂成一團。如果中原政權的繼位者們能夠像漢武帝、唐太宗這些皇二代們的能力,中原也不至於持續這麼長時間的混亂。
實際上,中原政權的創立者們,本來都有很好的繼承人的,這些繼承人都具有成為明君的潛質,如果順利繼位,中原應該很早就能統一。
比如後梁太祖的長子朱友裕,自幼就善於騎射,勇猛異常。在跟隨朱溫南征北戰的過程中,習得了一身好武藝以及智謀策略。更為難得的是,朱友裕為人寬厚且自律,在朝員及士兵中擁有很高的威望。
只可惜,朱友裕早逝,否則後梁也不至於陷入兄弟爭位中,最後讓平庸無能的朱友貞白白葬送了大好的江山。
還有晉高祖石敬瑭的兒子石重信與石重義,都是驍勇善戰而飽含謀略的人物,可惜全都過早死去。
而後唐李嗣源的兒子李從璟就更加可惜。李嗣源本身是一位守成之主,他在奪得了李存勖的江山後,用了7年時間使得後唐經濟實力得到了很好的恢復,國力逐漸增強,給後代子孫留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李從璟是李嗣源的長子,他智勇雙全,而且謙虛有禮,綜合能力極強,是有著成為明君的潛質的。可惜他在年輕時候就被人殺害。李從璟的死亡讓李嗣源的繼承人一下子變成了平庸無能的李從厚。李從厚雖然為人寬厚,卻不具備在亂世中拼殺的本領,也註定了後唐晚期的混亂。
因此,五代時期的開國者們也都很無奈,原本都有著足以成為明君統一天下的好兒子,卻都一個個英年早逝。最後繼位的全都是或懦弱無能或平庸無力的人,也難怪五代時期如此混亂了。


TAG:指尖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