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大學》:使人的心靈日趨光明之境

《大學》:使人的心靈日趨光明之境

導讀

朱熹認為:四書應該按照《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的次序來讀。他說:「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對於人來說,類似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潛在狀態。人的感情如果能夠以正確的途徑、方式生髮、表現出來,就是和諧的狀態。「中」是天下萬物所遵循的大道,而「和」是天下萬物的正確打開方式。

其實,「中」的觀念早在《尚書》中就已經出現。《尚書·大禹謨》中有儒家的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據說,這十六個字就是堯、舜、禹之間禪讓時,現任者對繼任者傳授的心法。大意是說,人心是異常危險的,而道心是微妙難言的,所以應該時刻精純專一,真誠地執守「中」,把它作為處理一切事情的準則。

據清華大學竹簡研究中心發布的周文王的臨終政治遺言《保訓》篇,可以明確透露出文王的治國方略便是「中」。

可見,這個「中」實在不簡單,是貫穿我國上古社會始終的治國理念。我國之所以稱為「中國」當與此密切相關

大學的理想,是要彰顯一個人光明的德性,是要他親近愛護百姓,是要他抵達最完美的境界。

這個光明的德性是什麼?用孟子的話來說,就是人人皆有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此四心是人與禽獸的差別所在

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和禽獸的差異就那麼一點點仁愛惻隱的心,一般人拋棄了它,但君子卻保存了它。

此四心是仁義禮智的開端。君子就應該把此四心存養擴充,使之彰明

但如何彰明呢?應該由內在的明德出發,由近及遠,向外擴大。近則孝悌父母,友愛兄弟;中則有益族群,造福鄉梓;遠則惠及天下。這就是親民的功夫。

可見「明明德」與「親民」不能分,無「親民」何以「明明德」?無「明明德」何以「親民」?

明明德有止境嗎?有,那就是至善的境界;親民有止境嗎?有,那也是至善的境界。明明德與親民都達到至善的境界,那就是「止於至善」。

但這個「至善」真的有終極嗎?沒有。孔子「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活了七十三歲,每十年人生的境界就上一台階,可以說是活到老,修行到老。

孟子談到修養的最高境界時說:「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光明聖德的那個最高境界,是不可知的,是神妙不可測的。

所以,《大學》雖然說「止與至善」,但這個「至善」是個願景,對於個人來說,至善的境界永遠是在明天,人生永遠不能停步。

這就是儒家倡導的人生觀,成己成人,自強不息,以達至善之域

這樣的奮鬥精神,孔子是榜樣。他刻苦自勵、永不放棄的精神連曲阜的守門人都知道了。

有一天子路在城門外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清早入城,守門人問他:「從哪裡來?」子路說:「從孔家來。」守門人說:「是那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老先生嗎?」

儒家所倡導的價值理念,不為個人的功名,不為個人的享樂,就體現在「親民」這兩個字

朱熹認為「親民」應是「新民」,君子用光明的德性教化百姓,使百姓日新又新。

王陽明認為就是「親民」,親近愛護百姓之意。不管「親民」還是「新民」,都表達了儒家的價值觀,那就是成人成己之道。個人之成就寄寓在成就他人的行為中。

但如果能夠熟讀《大學》,我們可能會有深刻的啟發,個人人生的圓滿是與他人、社會緊密相關的,如果能夠主動意識到我應該為他人、為社會做點什麼,更有利於個人價值的實現。也能使人之心靈,日趨光明之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中庸》:平衡的人生智慧
孟浩然:心想而事不成的人生 雖憾不悔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