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中之戰期間,魏延曾立下一大功,最終卻被龐德攪局

漢中之戰期間,魏延曾立下一大功,最終卻被龐德攪局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發生在漢中之戰臨近尾聲之際,相關人物分別為曹操、魏延和龐德。原文如下:

曹操既殺楊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斬之。眾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來日進兵。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軍相迎,為首大將乃魏延也。操招魏延歸降,延大罵。操令龐德出戰。二將正斗間,曹寨內火起。人報馬超劫了中後二寨。操拔劍在手曰:「諸將退後者斬!」眾將努力向前,魏延詐敗而走。操方麾軍回戰馬超,自立馬於高阜處,看兩軍爭戰。忽一彪軍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馬。延棄弓綽刀,驟馬上山坡來殺曹操。

刺斜里閃出一將,大叫:「休傷吾主!」視之,乃龐德也。德奮力向前,戰退魏延,保操前行。馬超已退。操帶傷歸寨:原來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卻門牙兩個,急令醫士調治。方憶楊修之言,隨將修屍收回厚葬,就令班師;卻教龐德斷後。操卧於氈車之中,左右虎賁軍護衛而行。忽報斜谷山上兩邊火起,伏兵趕來。曹兵人人驚恐。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漢中戰事不利,曹操心煩意亂,隨口說出了「雞肋」這一口令。楊修認為曹操想撤軍,便開始收拾行裝,此舉也引起不少將士的效仿。曹操大怒,以擾亂軍心為名殺了楊修,又下令全軍繼續發動進攻。在隨後發生的斜谷口一戰中,曹操再度中計,不但被馬超劫了營寨,自己也被魏延射中人口,翻身落馬。幸好龐德及時趕到,保護曹操脫離險境。不過,隨著曹軍在此戰中的慘敗,曹操不得不下達了撤離漢中的命令。至此,漢中之戰以劉備的勝利宣告結束。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魏延箭射曹操時的動作,叫做「拈弓搭箭」,意為一手握弓,一手將箭放在弦上,準備發射。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漢中之戰,是繼赤壁之戰後曹操遭受的又一次重大失利,其結果是喪失了漢中這塊進軍益州的戰略要地,也使得曹操晚年想通過佔領漢中威脅劉備的企圖徹底破產。不過,歷史上曹操撤離漢中並非因為遭受劉備集團的重創或圍殲,而是由於戰事曠日持久,曹軍進展不順,加上糧草運輸困難,這些都令曹操失去了繼續與劉備爭奪漢中的耐心。不過,除了夏侯淵在定軍山被殺之外,曹軍也再無重大損失。

至於小說中魏延射傷曹操這一情節,是小說家的虛構,在歷史上並未發生過。站在小說的角度,作者這樣設計,是為了在第七十三回中劉備任命魏延總督軍馬,守御東川做鋪墊的。而劉備留魏延鎮守漢中,也符合歷史的真實。據《三國志·魏延傳》載,平定漢中後,眾文武都認為應該由張飛來擔任漢中太守,但劉備卻最終決定由魏延擔任。這個任命一經宣布,「一軍盡驚」。但事實證明,劉備看人的眼光還是非常準的。魏延擔任後,設計出一整套防禦部署,這套部署也被諸葛亮所沿用。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羊祜提出一建議, 本可提前實現統一, 卻變成了終生遺憾
兩員名將前來送行,並無歹意,為何卻被劉備斬殺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