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我的紋身師有邊緣型人格障礙

我的紋身師有邊緣型人格障礙

我跟 winigreeni 大概在兩年前認識。當時我很心急,想要找一位能明白我要求的刺青師幫我做人生中第一個紋身。朋友把 winigreeni 推薦了給我,她在上海的一家紋身室工作。

出生在香港 winigreeni 曾在英國留學,有 Visual Communication 和 Fashion Design 兩個學位,參與過 Alexander McQueen 的服裝設計。後迴流到香港,接著又在北京生活了五年,輾轉來到上海。這樣的人生軌跡,多多少少跟我這個混遍了北上廣的廣東人有點重合。

winigreeni 為 Alexander McQueen 2009年的春夏系列做的設計

winigreeni 擅長版畫和線條畫,最近在鑽研她的玩味亞洲風,紋起了山海經里的人物,除了紋身,還經常做人體彩繪。她的作品寫實而明朗,線條粗細和陰影處理得非常乾脆。我從她的作品集看得出,她對前期的設計到後期的操作,都控制得遊刃有餘。因為非常喜歡她的作品,所以找她幫我紋身也就成了我存錢的其中一個動力。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維持著這種刺青師和刺青愛好者的關係,直到最近。在一次對話中,她告訴我她患有 BPD(邊緣型人格障礙),在患病初期到治療期間都承受了旁人無法理解的痛苦。為了能更了解這個病,同時也更了解她,我開始在網上學習相關資料,然後約了個時間,來到她那位於 M50 的工作室,想跟她好好聊聊。

「醫生告訴我,我有邊緣型人格障礙」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 BPD) ,是精神科常見的一種精神障礙,特徵是情緒、人際關係、自我形象、行為的不穩定,並且伴隨多種衝動行為,其女性病患遠遠多於男性病患。

BPD 患者多數由於在童年被剝奪了充分的關愛而感到空虛和憤怒。winigreeni 告訴我,她現在想起來,之所以會得這個病,可能跟她從小就處在一個不穩定的成長環境有關。

「4歲時我就跟著父母從香港搬到英國,當我剛適應了國外的環境後,又要跟著父母搬回香港。這段成長經歷給了我日後諸多的不安全感。」

創作中的 winigreeni

「現在我已經很難用很學術的用語去描述這個病了(笑)。無論在讀書的時候,還是之前工作的時候,我都很難專註在同一件事情上,思維非常分散,我多少意識到這是不正常的但不能控制。經常呼吸困難、失眠。同時非常缺乏安全感,害怕被拋棄,嚴重時嘗試過自殺。情緒大起大落,上一秒超級亢奮覺得自己在富士山山頂,下一秒就恨不得尋死。」 這屬於 BPD 其中的一個明顯癥狀,強烈的喜悅過後,便是同樣強烈的煩躁和焦慮,甚至會導致自我毀滅的行為。

過分的敏感和不安使 winigreeni 在剛開始接觸精神科醫生時產生了應激性反應。第一次面診時,她突然就直接質問醫生:「為什麼我要給你這麼多錢還要跟你說這麼多話?我又不是沒有朋友。」 說完便開始大哭。

醫生當時告訴她,她有邊緣型人格障礙,所以無論說什麼,她都不會相信。「其實被診斷出有這個病後,我突然有種解放的感覺,意識到原來一直以來的不安和難受都是有原因的。」

如果說成長期的動蕩是導火線,在查出這個病之後,她父母的態度某種程度上有了轉變:「他們開始嘗試去尊重我,配合我的步調。朋友的話,有表示理解的,但也有覺得情緒病跟自殺這事很酷的。」

「紋身讓我平靜」

在接觸紋身前,winigreeni 身處的世界和思維是非常凌亂的,只要跟多於兩個人進行對話,就會產生不安的情緒。她說,別人從外面看,只會覺得她話多,很活躍,但她自己知道話多是不安的一個表現。

然而紋身是個一對一的工作模式,雖然也會有不安,比如會擔心客人傷口的恢復情況、後期是否需要補色(畢竟紋身是要在人的皮膚上畫畫而不是在紙上),「但正正因為意識到這種不可逆,當拿起紋身筆的那一刻,我就知道,那幾個小時我需要專註在這個事情上,不像在紙上電腦上設計時,畫到一半我可以跑去做別的事,再回來畫。紋身可以讓我進入到一種 『禪』 的狀態,給予我安靜和平和,在那幾個小時里,我就像消失了一樣,把 『自我』 放到最小。」

「我和來紋身的客人,是一種互相救贖的關係。」 winigreeni 說。

她認為紋身不是單一的存在。有的人紋身是需要用那幾個小時的痛去忘記所有的痛,有些人把紋身當成是藝術作品去收集;而她自己作為刺青師,就是用紋身跟客人溝通,再用她自己的風格把客人想要呈現的東西畫出來。

「BPD 這個病的體驗有帶來任何正面的東西嗎?」 我問她。

她想了想:「它使我敏感,敏感給我帶來了獨有的觸覺,對我的藝術創作反而是有幫助的。很可笑的是,醫生有給我開藥,但藥物讓我平靜的同時,卻讓我的思維和觸覺變得遲鈍。」 目前 winigreeni 已經停葯一年多了。

工作中的 winigreeni

winigreeni 作品中常出現花類植物。我問她,為什麼是花?

她說,因為花會凋零。在畫植物時,她嘗試用 「點+線」 的方式去替換單一的線條,因為她喜歡星星,星星代表永恆,而 「點+線」 模擬出一種星象圖的效果 —— 她稱之為 「消失星空的想像」。

從植物到行星,從短暫蛻變成永恆。她希望這是一個可以代表她個人風格的概念。

「消失星空的想像」:用 「點+線」 去替換單一的線條,模擬出星象圖的效果

跟很多刺青師一樣,winigreeni 全身上下,有著大大小小十多個紋身,我請她向我展示兩個她最喜歡的。

她左手手臂上有一個綠色的水晶,靈感是來自超人故事裡的氪石,氪石是唯一可以壓制超人力量的物體。「我希望手上這個氪石可以一定程度上壓制我的不穩定,可以帶領我。所以我很喜歡綠色,也把名字改成了 greeni。」

左手的氪石紋身,出自紐約著名刺青師 Amanda Wachob 之手

她左右手的手腕分別紋了一團火,和一頁紙,「火」 和 「頁」,加起來就是 「煩」。「紋這兩個圖案的原因是我有時真的太煩,希望火能把紙燒掉,這樣煩惱就沒了(笑)。」

雙手手腕上的 「火頁」 紋身,出自韓國刺青師 Doy 之手

聊到紋身,winigreeni 明顯放鬆不少。她剛結束和日本墨流藝術團體 DWS Japan(Dirty Workers Studio Japan)的合作,「其實就是跟著他們到世界各地做活動,參加商業活動和在音樂節上做人體彩繪,順便在當地接一些紋身的活。可能這會是我接下來的一個工作模式吧,挺好玩的。」

winigreeni 和 DWS Japan 的成員

接下來,她還打算去讀一個心理學位,做藝術治療師(art therapist),去幫更多的人。她覺得現在的生活狀態很好:「我已經找到一個值得我鑽研一輩子的工作,摸清了接下來想要努力的方向。情感方面我也在改變,我以前在人際關係處理上的態度是,如果把男朋友比喻成書,那我不會想只看一本書,或者同類型的書了;而現在我更想 『跟同一個人,讀不同的書』,體驗不同的生活。」 這種轉變讓她對之後的未知充滿了期待。

「我以前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活著,現在我知道了,我想要活在當下,想要為了自己,去體驗不同,去 feel alive。」

*頭圖:「Prismverse」,來自香港創意工作室 XEX

//作者:Miki Lau

//編輯: Alexwoo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CE中國 的精彩文章:

「27個乾爹」 女生節橫幅事件之後,我經歷了一場 「護校」 帶來的網路暴力
周末就是拿來擼的:2018年只剩下最後5個周末了……

TAG:VICE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