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英媒:美沙俄消極應對 波蘭氣候大會進入「加時」

英媒:美沙俄消極應對 波蘭氣候大會進入「加時」

海外網12月15日電原定於14日結束的聯合國卡托維茲氣候變化大會,由於談判多方在部分問題上存在分歧,大會延期閉幕。次日,談判各方繼續進行磋商。

第24屆卡托維茲氣候變化大會現場

路透社稱,這場為期兩周的談判被稱為2015年達成《巴黎協定》以來最重要的一場聯合國氣候大會。本屆會議旨在通過一份限制全球變暖的規則手冊,以指導各國實施《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即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

綜合中新社、英國《衛報》消息,參與談判各方就如何計算減排數量、落實氣候資金、達成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仍存在分歧。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表示,導致談判出現分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些國家沒有圍繞落實《巴黎協定》的精神和原則來提出自己的要求。

相比以往,本屆氣候大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就在會議開始後的第三天,東英吉利大學(UEA)和全球碳項目聯合發布報告,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將創歷史新高,預計將達371億噸,較去年增加超過2%。主要原因在於全球煤炭消費量連續2年增長,石油和天然氣用量也持續攀升。

報告顯示,美國排放量佔全球總量的15%,在下降數年後,預計2018年將上升2.5%;歐盟排放量佔全球排放量10%,預計今年將小幅下降0.7%。過去10年,全球碳排放量增長最快的5個國家分別是沙特、伊朗、土耳其、伊拉克和韓國。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早在12月2日開幕式上就表達了關切:「當前局勢的緊迫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在目睹氣候變化造成嚴重破壞後,我們仍然沒有採取有效行動,也沒有作出迅速反應。」

自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後,沙特、俄羅斯也表現出消極態度。《衛報》報道稱,各國對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一份氣候報告以及如何將該報告併入本屆大會的結論意見不一。該報告主要闡述升溫1.5攝氏度造成的危害。大部分參與國主張「積極認可」這份報告,但美國、沙特、俄羅斯和科威特認為「登記在冊」就夠了,甚至阻撓各方積極認可。

歐盟、英國、紐西蘭、加拿大和50多個發展中國家對上述消極態度表示譴責,並呼籲各方只有將氣候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才能實現減排目標,有效應對氣候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智利環境部長卡羅琳娜·施密特14日宣布,智利將接替巴西承辦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承辦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對智利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智利視其為一個歷史性里程碑,將使智利繼續推進可持續發展及對環境的承諾。」(海外網 張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老布希最後一次追悼會在休斯頓舉行 姚明為他送行
載中國遊客小巴澳洲遇恐怖車禍 已致3死多傷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