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日本派兵十萬攻印度,因何原因只打了一仗,就帶著三萬人跑了

二戰日本派兵十萬攻印度,因何原因只打了一仗,就帶著三萬人跑了

在二戰中,日本的人給周邊國家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他四處挑釁,發動戰爭,甚至還不長心的公司了美國,挑起了太平洋戰爭,亞洲的大部分地區都受到了日本的攻擊。日本一直想的就是做亞洲霸主,當年和德國一起發動戰爭,局是因為他想要做亞洲霸主,這個觀點在日本戰國結束後,豐臣秀吉也提出過,不過日本所以,除了中國和當年的朝鮮以外,其實日本對印度也發動了進攻,但是最後卻被印度軍隊打到撤軍。

1942年,日本擊退中英聯合部隊,佔領緬甸,此時在東南亞,只剩下印度還沒有被他佔領,於是他開始向印度進軍。然而事實上,當年印度的防守力量是英國部隊,並且在印度集結了所有從東南亞撤退進來的英國部隊,這裡是他們僅剩的殖民地,在這裡他們對日本的軍隊發起了猛烈的反擊,所以說起來,雖然是日本列印度,但反而和印度軍隊的關係並不大(因為那時候印度沒有獨立,雖然軍隊中印度人居多)。

當年,德國在歐洲戰場開始失利,日本被要求在亞洲戰場攻列印度以牽制英國的兵力,但是此時的日本也不容樂觀,在中國戰場開始被反擊,太平洋戰場被美國打擊,所以日本對印度發動了英帕爾戰役,但是最終,被英國軍隊打出了印度,要說起來為何日本會失敗,原是多種多樣的。

首先,日軍收到命令後就開始匆忙的調兵,指揮官牟田口廉也是臨時抽調過來的,這場戰爭其實都考他的隨機應變,物資也準備不充分,他們覺得在東南亞能夠輕鬆的擊退英國士兵,在這裡一樣可以,但是他們沒想到,在這裡他們真的是打到了鐵板,在後期糧食供應都開始緊張起來。

而另一方面,雖然牟田口廉也策划了七七事變,但是要說指揮能力,大概就是喊喊口號鼓舞人心了;但是他在印度對陣的指揮官是英國的著名指揮官蒙巴頓將軍,等級實力非常明顯,在日本渡過欽敦江後,蒙巴頓就開準備反擊工作,最後將日本從主動打成了被動,補給線也一直被英國空軍轟炸,讓日本人十分頭疼。

最後就是因為日本軍隊到印度時候遇上了雨季,潮濕的環境讓他們軍隊中很多人患病,戰鬥力喪失了一半,但是英軍常年在這裡駐守,不僅沒有事情,反而利用雨季的特殊環境,對日本展開反擊,最後日本不得不撤退,十萬人的侵略軍,走的時候只剩下了3萬人,而也就是從此以後,他們再也沒打過印度主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羽扇空城 的精彩文章:

三皇五帝中皇帝的直系子孫,最為通曉音律的一人,卻生三個熊孩子
知府整治府中貪官,出一對子尋找賢才,醜陋才子出一絕對直接錄用

TAG:羽扇空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