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凌煙閣功臣被殺被貶嚇得尉遲恭閉門不出,惹禍精程咬金咋就沒事?

凌煙閣功臣被殺被貶嚇得尉遲恭閉門不出,惹禍精程咬金咋就沒事?

原標題:凌煙閣功臣被殺被貶嚇得尉遲恭閉門不出,惹禍精程咬金咋就沒事?


都說大唐開國不殺功臣,但是我們看一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遭遇,就會發現善始善終者還真不多。僅以「二李戰神」也就是李靖和李勣為例,就有一個非善始一個非善終:李靖是以一個待斬囚徒的身份開始為李淵李世民效力,而李勣則是在下葬十五年後,被李世民的媳婦兼兒媳挖了出來,上演了一出令人髮指的「大劈棺」。


與另外幾位凌煙閣功臣相比,李勣還算是幸運的,因為他被掘墓劈棺的時候,已經什麼都不知道了,而另外三位則是眼見得自己家破人亡的,他們分別是凌煙閣首功之臣趙國公長孫無忌、鄖國公張亮、陳國公侯君集。


長孫無忌很倒霉,倒霉就倒霉在扶植起了一個扮豬吃老虎的蔫蘿蔔辣心的唐高宗李治,為了讓自己這個親外甥上位,長孫無忌坑死了很多人,最後連自己也坑死了,外甥皇帝不問青紅皂白就幹掉了親舅舅:「竟不親問無忌謀反所由,惟聽敬宗誣構之說,遂去其官爵,流黔州,仍遣使發次州府兵援送至流所。其子秘書監、駙馬都尉沖等併除名,流於嶺外。」「(許)敬宗尋與吏部尚書李義府遣大理正袁公瑜就黔州重鞫無忌反狀,公瑜逼令自縊而死,籍沒其家。」不但長孫無忌被逼自殺,就連遠房侄子也沒跑了:「無忌從父兄安世……安世子祥,……坐與無忌通書見殺。」


至於陳國公侯君集,其下場大家都知道的,僅剩下一個兒子沒被殺,這還是唐太宗李世民「法外施仁」。但事實上侯君集一直沒有承認自己的謀反罪名,臨刑前還在喊冤:「君集豈反者乎,蹉跌至此!」細看之下。侯君集「謀反」一直查無實據,唯一的證人證言來自鄖國公張亮,他向李世民密報侯君集有造反言論,但是李世民並不信:「卿與君集俱是功臣,君集獨以語卿,無人聞見,若以屬吏,君集必言無此。兩人相證,事未可知。」


鄖國公張亮舉報侯君集謀反,卻沒想到不久之後自己也因為「謀反」的罪名而被斬首。侯君集是「斬於四達之衢」,張亮是被「竟斬於市」,開國功臣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斬首,李世民這一手「殺雞儆猴」玩兒得很高明,但其實他心裡很清楚,「有義兒五百人」是不足以如張亮謀反之罪的,以至於最後也後悔了:「往者李道裕議張亮雲反形未具,此言當矣。雖不即從,至今追悔。」李道裕因此從他搞工程的將作少匠,升任為刑部侍郎,但是張亮的腦袋卻長不回去了。


除了趙國公長孫無忌、鄖國公張亮、陳國公侯君集死於非命,還有一些功臣結局也很不妙,李勣被掘墓劈棺、追回賜姓並稱徐茂功,魏徵的墓碑也被憤怒的李世民推倒,這咱們就不說了,咱們再看看另外身敗名裂的三位凌煙閣功臣:莒國公唐儉差點被衛國公李靖坑死——其過程像極了韓信坑死酈食其,韓信當年是自作主張坑得酈食其被投降的齊王煮了,而李靖差點坑死唐儉,是李世民授意的:「(靖揣知其意)此兵機也,時不可失,韓信所以破齊也。如唐儉等輩,何足可惜。」 李世民一面派唐儉當接收大員,一面又派李靖進軍奇襲,擺明了是要拿唐儉當誘餌。唐儉命大逃了回來,但是卻沒逃過李世民最終的處罰:「嘗托鹽州刺史張臣合收其私羊,為御史所劾,以舊恩免罪,貶授光祿大夫。」貶官的罪名居然就是收了別人幾隻羊,唐儉這官丟得真冤。


按照唐太宗李世民自己的說法,他是很希望功臣們急流勇退的,比如他曾經對鄖國公張亮說過:「卿既事佛,何不出家?」張亮沒搭茬,宋國公蕭瑀卻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於是「瑀乃端然自應,請先入道。」後來蕭瑀後悔不肯出家,氣得李世民親自下詔責罵蕭瑀說話不算數:「自可自否,變於帷扆之所。乖棟樑之大體,豈具瞻之量乎?朕猶隱忍至今,瑀尚全無悛改。宜即去茲朝闕,出牧小藩,可商州刺史,仍除其封。」被免官趕出京城不算,蕭瑀死後大臣商量著給一個謚號,議定的是美謚「肅」,但是唐太宗李世民不同意,最後給了一個近乎謾罵的「貞褊公」。李世民的理由是蕭瑀「性多猜貳,剛忌太過。」


李世民對舅哥長孫無忌很好,但是對叔丈人邳國公長孫順德(長孫順德,文德順聖皇后之族叔也)卻很刻薄。長孫順德病得要死了,有人就勸皇帝去探視一下,但是李世民表現得不屑一顧:「順德無慷慨之節,多兒女之情,今有此疾,何足問也!」其實在此之前長孫順德被李世民用賜絹數十匹羞辱之後,已經洗心革面變成一個好人了:「及此折節為政,號為明肅。先是,長吏多受百姓饋餉,順德糾擿,一無所容,稱為良牧。前刺史張長貴、趙士達並占境內膏腴之田數十頃,順德並劾而追奪,分給貧戶。」


現在咱們該來說說被嚇得十六年閉門不出的尉遲恭,也就是鄂國公尉遲敬德了。尉遲敬德晚年「篤信仙方,飛煉金石,服食雲母粉,穿築池台,崇飾羅綺,嘗奏清商樂以自奉養,不與外人交通,凡十六年。」這十六年,尉遲恭實際是在閉門避禍。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老粗的罪過人,而被他拎著腰刀嚇唬的房玄齡杜如晦後來成了李世民一等寵臣,尉遲恭自然也就沒啥好日子過了,於是「與執政(房杜長孫無忌)不平。三年,出為襄州都督。八年,累遷同州刺史」,直接被趕出了京城,也趕出了大唐決策圈。而真正令尉遲恭戰戰兢兢汗不敢出的,還是李世民紅果果的威脅:「卿居官輒犯憲法,方知韓、彭夷戮,非漢祖之愆。國家大事,唯賞與罰,非分之恩,不可數行,勉自修飭,無貽後悔也。」尉遲恭當然不想後悔,因為侯君集張亮身首異處已經夠嚇人的了,所以尉遲恭只好關起門來吃藥,吃了十六年才把自己吃死,這位門神的命也真夠硬的。


那麼多功臣或斬獲貶而不能善始善終,但是就在尉遲恭被嚇得閉門不出的時候, 盧公程知節程老爺子,也就是善使馬槊而不是三板斧的程咬金,卻混得風生水起,唐高宗李治也拿他沒轍——這位李世民的親家一如既往地囂張:「長子程處默襲爵盧國公,次子程處亮娶了唐太宗的女兒清河長公主,小兒子稱處弼官至右金吾將軍,就連小孫子程伯獻,也在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中年間當上了左金吾大將軍。」


要說犯錯,誰也犯不過盧國公程咬金,這位鎮軍大將軍、左衛大將軍、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程咬金,去征討突厥賀魯的時候,在怛篤城大開殺戒:「有胡人數千家開門出降,知節屠城而去,賀魯遂即遠遁。」發了財卻貽誤戰機放跑了敵人的程咬金自然是要受處分的,但是他收到的處分僅僅是停職幾天,連搶掠的財寶也沒上繳:「軍還,坐免官。未幾,授岐州刺史。」其實程咬金在「受處分」之前是「普州刺史」,唐高宗李治給程咬金的「處分」實際就是異地做官,照樣當他的封疆大吏。這時候讓人禁不住心生困惑:那麼多凌煙閣功臣被斬被貶,連尉遲恭都被嚇得閉門不出,惹禍精程咬金為啥活得那麼滋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半支煙 的精彩文章:

蜀漢敗亡之際諸葛亮關羽趙雲後人悲壯謝幕 張飛之子讓人難以評說
凌煙閣有二十四張畫像 李治為什麼只肯隆重祭祀秦瓊等七位功臣?

TAG:半壺老酒半支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