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高崗集團「五虎上將」,他們是如何出現?命運為何卻是大起大落?

高崗集團「五虎上將」,他們是如何出現?命運為何卻是大起大落?

「五虎上將」被是帶有傳奇色彩的稱號,卻在1954年的「高饒反黨聯盟」中被賦予了其他釋義。這五人便是張秀山、張明遠、趙德尊、馬洪、郭峰。這五人究竟是如何榮升「五虎上將」呢?為何又會說他們的命運是大起大落?高崗集團的「五虎上將」雖曾遭受革職降銜,但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們的命運卻是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五虎上將」之一,張秀山,這五位當中唯一一位槍杆子出身的人。他與高崗是老鄉,因此也是與高崗的關係最鐵的一位。張秀山的一生也是奮戰在前線,在創建陝北紅軍的鬥爭當中,被子彈擊中肺部,最後卻能奇蹟生還。抗日戰爭時期,曾與黃永勝創建東北革命根據地。

1949年,張秀山出任東北局常委等多個要職。後在抗美援朝中,為了能解決志願軍的物資問題,不惜以身犯險,三次入朝。高崗事件後被撤職,下放到農場,後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被重新啟用出任國家農委副主任等。然而經歷大起大落的張秀山並沒有喪失意志,而是對自己的工作更加勤奮,為國家「三北」防護林工程作出巨大貢獻。1996年病逝北京。

「五虎上將」之二,張明遠。1926年入黨。1949年出任東北局常委,隨後升任東北局秘書長仗。抗美援朝時期,擔任東北軍區的後勤政委,為保障志願軍的後勤作出了巨大貢獻。1952年以後,張明遠的工作能力被高崗所賞識,於是二人的聯繫便密切起來。

高崗事件後張明遠被撤銷所有的職務。此時的張明遠非常鬱悶,因為他想不通自己犯了什麼錯誤。然而即便是想不通,但黨員的覺悟在那裡擺著,即便是被下放,張明遠的工作也是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被調往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主持工作。1992年病逝。

「五虎上將」之三,趙德尊。1935年入黨,抗戰時,出任中共晉中地委副書記。1953年被調往東北擔任東北局委員,隨後兼任東北局秘書長。仕途順利的趙德尊,也因「高崗事件」備受牽連,撤職,降級,但沒有開除黨籍。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出任黑龍江省委書記。後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已經95歲的趙德尊捐出自己的存款2萬作為特殊黨費支援災區。2012年病逝。

「五虎上將」之四,馬洪。這五人當中馬洪年紀最小,卻是最活躍。1937年入黨。1939年,主席曾送馬洪三幅字:「看報有益」「讀書是好的」「工作著是美好的」。後在解放戰爭期間,馬洪被調往冀察熱遼工作。1947年高崗視察工作的時候,發現了馬洪,隨即將其調往東北局。後因高崗事件被撤銷所有黨內職務。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出任中國社科院的院長、國務院副秘書長等職務。2007年病逝北京。

「五虎上將」之五,郭峰。1954年因饒漱石的那句「中組部以郭峰為核心」而被撤職,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被提拔為遼寧省的第一書記。這五位都是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日本無攻打南京計劃?15萬國軍為何守不住南京城?老蔣在想什麼
主席叫李德勝,周總理化名胡必成,任弼時化名史林,背後有何隱情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