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崇禎殺魏忠賢真的殺錯了嗎?

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崇禎殺魏忠賢真的殺錯了嗎?

崇禎十七年二月,李自成大軍渡過黃河進攻山西,除了在寧武關遭到山西總兵周遇吉頑強抵抗外,大同總兵姜瓖、宣府總兵王承胤投降,監軍太監杜勛、杜之秩投降,居庸關守軍唐通、大學士李建泰投降,不到一月時間便從河南攻至北京。太監曹化淳哭道:「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

說到魏忠賢,這是明朝史上最複雜的一個太監,與王振、劉瑾之流不同,無法定義他是好是壞,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魏忠賢是忠臣、能臣。基於這個觀點,很多人認為,假如魏忠賢不死,明朝就不會亡,最起碼也能續命幾十年。

萬曆年間,朱翊鈞怠政,奏章多不批閱,廷臣們開始結黨,以過激言論抨擊國政,並以此為榮,言官們利用風聞奏事特權,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大肆攻訐宰輔大臣,以此來賣直邀名。他們以吏部尚書顧憲成為首,因其創辦了東林書院,因而被稱為「東林黨」。

東林黨之「黨」並非近代政黨,本質上仍然是朋黨。東林人士借諷議朝政、評論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為富商巨賈爭利之實,表面上廉潔奉公、憂國憂民,實際上卻是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代言人;嘴裡喊著振興吏治革除積弊的口號,卻對明末饑荒的悲慘狀況視而不見,對征款賑災行為大加阻撓,以保護自身的利益。

東林黨的存在,對皇權是一種極大的挑戰。與此同時,魏忠賢靠著天啟帝的奶娘客氏上位,形成一股足以抗衡東林黨的勢力——閹黨。閹黨的存在對皇權來說是件好事,設立司禮監本來就是為了牽制勢力龐大的內閣,而且閹黨只能依附於皇權存在,是皇帝手中最忠實的鷹犬。東林人士尾大不掉,魏忠賢就成為皇帝手中的一柄利劍。

魏忠賢執政期間,對東林黨展開殘酷鎮壓,東廠緝捕人員四處橫行,大肆緝拿東林黨人,逮捕江浙人士高攀龍、周宗建、繆昌期、周順昌、黃遵素、李應升等,除高攀龍投水自盡外,其餘人均死於獄中,因而引發蘇州百姓暴亂,顏佩韋等五人被處死,《五人墓碑記》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

魏忠賢倒行逆施,搞得海內天怒人怨,但不得不說,他是個能做實事的。他忠於天啟和崇禎,凡是皇帝的詔令,都能腳踏實地地落實到位;皇帝缺錢了,他總能變著法兒搞來銀子;大臣們結黨了,他就能除掉皇帝看不慣的人。總之,魏忠賢忠實地貫徹了天啟帝的每一項指示,什麼臟活、累活、挨罵的活,全是魏忠賢做的。他做的這些事,不是那些自詡清流的文臣能做的。

天啟死後崇禎即位,當即有東林人士彈劾魏忠賢十大罪。崇禎素來知曉魏忠賢罪惡,將其發配鳳陽守陵。魏忠賢在去鳳陽途中仍豢養大批亡命之徒,帶走數十車財寶,崇禎得知後大怒,命錦衣衛將其追回下獄。魏忠賢自知難逃一死,徹夜痛飲一番後自盡。

魏忠賢雖死,但明末黨爭並未停止,閹黨舊人溫體仁、薛國觀相繼執政,與東林黨人水火不容,明朝陷入更嚴重的政治危機。不但如此,東林黨人取消或降低了海外貿易稅、礦稅、鹽稅、茶葉稅等稅種的稅負,使得明朝財政收入更加單一,更加依賴於普通民眾。底層民眾不堪重負,再加上天災不斷,終於激起明末農民大起義。

東林黨與閹黨,談不上誰對誰錯,只有腐敗和更腐敗。然而在明末當時的局勢下,這兩股勢力缺一不可,也不能讓某一股勢力得勢,只有相互制約,才能讓明朝這艘破船多撐幾年。魏忠賢的死打破了這種平衡,崇禎執政十七年後終於走向窮途末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往今來 的精彩文章:

1644年,皇太極打敗了李自成,克倫威爾領導了英國大革命
馬超在投奔劉備後為何默默無聞?諸葛亮寫給關羽的這封信嚇壞了他

TAG:史往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