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想要孩子學習提高,對症下藥最重要——學生學習的六重境界

想要孩子學習提高,對症下藥最重要——學生學習的六重境界

每個家長都希望能有立馬可以解決他孩子當下問題的方案,就像他到醫院去治病,要醫生為他開方,回家吃藥,藥到病除一樣。

孩子學習有問題,是病,只是它是心理病、腦力病,沒有多少儀器可以探出它的病和根,更沒有哪個平台已經為你準備好此時,你,所需要的藥品,馬上配好就能拿來用。

不過,一個有心的家長就像一個醫生,他會對孩子望、聞、問、切、斷。

觀察孩子的精、氣、神,交談說話的內容、口氣。比如,孩子對學校、老師的態度反映的就是他對學習的態度,他的喜怒哀樂與學習的關聯度就是他學習的晴雨表。

一個家長不能僅僅停留在為孩子燒飯、洗衣上,當然也不是叫你去輔導孩子學習知識,更不要怕自己文化不高,(據我看到,優秀孩子各個階層都有,且沒有多少嚴重傾斜的比例)只要你有解決孩子的問題這個心念,朝夕相處,你會了解孩子的狀況,解決孩子的問題的。

有心的家長還會求助老師,在與老師不斷的交流、徵詢、切磋中,對孩子形成一個基本的認識,醞釀一些基本的針對措施和具體方案。

在我見到過家長里,有許多能一起先育正了孩子的學習的,也有半途醒悟學習起來修成正果的。

還有些家長說,平時我也認真學習那些育兒文章,看上去倒是頭頭是道,與我心也有戚戚焉,可臨到自己孩子身上卻一籌莫展,沒有能用得上的辦法。

這裡有幾個問題要搞清:

首先,看到孩子成績落後了,不少家長只是下意識地以為孩子不夠用功,只會籠統地責怪孩子,或者想讓孩子補知識。

孩子沒學好知識是一種表象,為什麼學不好有許多原因,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有基礎的,也有方式的;有認識層面的,也有品質、態度方面的。

家長首先要學會的是,分析孩子出現狀況的原因。

第一層次,是客觀上某些知識比較難,這當然應該另找時間由老師反覆講述精要,輔以強化訓練,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彌補孩子的短缺部分。這是家長最容易也最樂意乾的,出點錢,對得起孩子,也對得起自己。

注意的是:

一、一定要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問題,有針對性補課,漫灌式補課既浪費時間,又令孩子生厭。

二、老師的輔導是外因,很多孩子沒有老師的催化可能不行,但如果沒有通過自己獨立的思考,深刻的領悟,發現自己在該知識點上的問題,領會該知識點的精髓,只想一味依賴他人以達到目的,那麼任憑什麼樣的名師也無濟於事。學習可不像小說中想當然的描寫,師傅可以把功力傳給徒弟。如果那樣的話,誰最有錢誰最有知識了。

這是家長幫助孩子補課前,必須讓孩子搞清的問題。

第二層次,是主觀問題,就是基礎差,先前的知識薄弱,這是針對很多先前沒有學好的孩子而言。

基礎落後,學習新知識是很吃力的,但如果只是跟隨現時知識點亦步亦趨補習,牛頭不對馬嘴,被動又低效。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應該補基礎,補以前。看上去它在現時沒有多少效果,但堅持一段時間,基礎紮實了,功夫就容易練成。

這點,大部分家長看不透,不會做。其實,治病要治根,根固才有葉茂。

第三層次,是學習方式有問題,比如只記筆記不重聽講,做作業任務主義,有難題總是滑過去----,家長在觀察孩子和與老師的互動中去發現這方面的問題,然後與孩子交流,對症下藥,讓孩子改正。在家麻煩你,在校老師督促,必須有人管,孩子自身是解決不了的。

比如學習習慣不好,就是請了名師又如何,他只能幫你尋找解決知識難點的辦法,不能解決你上課開小差,作業馬虎等習慣。課外名師一點補益,課內日常鬆懈,猶如水入大海,無聲無息。你是不是讓孩子不去上課,叫名師全程輔導呢?

注意的是:只有讓孩子真正了解自己學習方式不對在何處,有何危害,有如何改正的具體辦法與家校督促的步驟,方能奏效。

其實,多少孩子不是死在智商上,也不是不想進步,就是方式方法不對,自己都不知道用力在何處。許多孩子,不管家長你知道不知道,都曾暗中掙扎、抗爭過,可是於事無補,成績一再落後,學習的方式、習慣也隨之更加惡化。好了,就以為自己不是念書的料而心理崩潰。心理崩潰不一定去死,而是從心底里認為自己不是念書的料,這是悲哀的,這種關鍵時刻,也沒有人去救他,家長最多還是那兩話,怎麼不用功,怎麼這麼馬虎,再不然就是去補課,一丁點兒時間的補課,能救他長期的低質量學習?

人們往往只發現知識的缺陷,當然很多孩子也不一定清楚,而學習方式、習慣的不佳相對於知識的缺陷更讓人不以為意,也更不容易引起家長、孩子的注意。

這需要家長的長期觀察,但知子莫若其父母,只要心有念念,父母之愛的偉大完全可以讓孩子的問題纖毫畢現,讓你洞若觀火。

比如在家做作業時的表現,比如他的筆記本如何,錯題集是否經常翻翻,喜歡看一些什麼書等等。

你實在搞不清楚,也可以多向老師請教。

如果說知識的彌補,你必須求助專業人士,那麼,這個任務就要靠你藉助專業人士完成。

而下面兩個層次的事情,就完完全全是家庭的內務了。

不少孩子想學好,也肯努力,但正所謂優秀的孩子,個個都差不多;落後的孩子,問題花樣百出。比如不少孩子學習有打工者心理,認為作業是為老師而做,所以,任務主義,不肯認真、踏實、深入去做,以完成為最高目標,而不是以鍛煉、提高為己任。

比如作業只重數量不重質量,我看到許多重點中學的孩子也是這樣,課間都在做作業。好啊,自覺性挺高,但如果你叫他課間體會一二錯題,那是打死他都不願意的;叫他背古文,那個勁頭,聲震屋宇,叫他玩味一篇佳作,呵欠連連。作業是形式、手段,弄懂才是根本、關鍵。題目永遠做不完,會的不斷做,不會的輕輕滑過,效益極差,在錯處下功夫才叫好鋼用在刀刃上,作業會有作業時間,而課間是你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你不用在自己的關鍵之處,而是為了快快完成作業,不是打工仔心理是什麼?

這是第四層次,對學習的認識深淺問題。

再比如訂正好像是給老師或者什麼別人看的,把標準答案認認真真地抄寫在錯題旁邊,你想幹嘛?展覽,還是想獲得老師的表揚?看標準答案是為了自己弄通弄透。做時不看,(很多同學千方百計、情不自禁地看,甚至有的聰明學生再買一本練習冊,這樣交一套答案,自己再擁有一套以備不時之需),校對時需要敲骨吸髓地看,仔細對照自己的答案,看看是什麼地方出了岔子,是什麼岔子,為什麼出岔子,怎樣不出岔子,過一段時間後,還要回顧復溫,重來一遍,難的還要幾遍。你和你家娃懂這個理嗎?這樣,在目前的大作業量環境中,你完全可以以少馭多,而不必再疊床架屋,增加作業量了。

學習是用腦的藝術,是思維的勝利,可是多少孩子就是淺層次的大腦皮層刺激,甚至把它當作純體力勞動看待,以致有些孩子被自己深夜未眠弄得自我感動了。

早睡者難有出息,晚睡者同樣!

一個真正的學習者,要有親力親為的實踐,又能深入知識、問題的內部去分析,拓展開去,還要有整體把握知識系統的統籌能力,如何科學利用、分配時間的能力。

又比如有問題怕問老師,要麼感覺面子問題,要麼害怕老師,古人不恥下問,你上問有什麼恥?老師不是要你怕的,而是用的;還有不少孩子嬌生慣養,家裡寵慣了,小雞肚腸,一遇老師批評,好了,你出我洋相,我討厭你,不學了;我看到一些孩子,家長千方百計,找了很多關係,好不容易讓孩子擠進一個名師的補習班,那你該好好珍惜了,他以受教名師而在同學面前嘚瑟,補課時,照樣在那裡無所用心,以為名師教了,我就可以輕輕鬆鬆學會了。

關於這些三觀問題,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就是家長的教育與影響。當你了解到孩子的類似情況,你自己反思自己平時待人、接物、處事的水平與境界是如何影響孩子的吧。

如今的工作,對學歷的選取,如今的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重視,使得如今學校競爭的激勵程度一點都不亞於社會。而在競爭中,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做事品質,如踏實、專註、靈活、堅韌、獨立、信心、責任、耐力、細心等素質無不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無可替代的作用。

孩子學習既是一個增長知識,形成才能的過程,也是其做人的修養,做事的修鍊過程。這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也是骨肉筋血不可分離的有機整體。

一個優秀的人才,必然是才華橫溢、行事圓通的綜合體。

這是學習的第五層,學習的品質。

而學習品質的修養與提升,關鍵在孩子的態度。

為什麼?有句老話說,我高興,涉東海也願意,不高興,爬下炕也不肯。

願意,對學習的認識就會跟上,學習方式就會改進,好習慣也樂意培養,壞習慣也容易改正,難題也會心甘情願、踏踏實實去啃。

態度是一個孩子學習最基本的動力源,是挖掘其潛力,培養其品質,改善其方式的前提與關鍵。

所以,這是孩子學習的最高境界。

我看到不少曾經的叛逆少年,一旦願意,其爆發出的學習潛力可以讓人意想不到,獲得進步,更進一層;遇到挫折,更加奮進;有人阻撓,更加燃燒;受到鼓勵,雄心萬丈。

而學習態度有問題,要看產生這種態度的根由,是孩子基礎差而討厭學,是生活優裕而沒有興趣、動力學,是怕吃苦而浮泛學----

比如長久的落後會讓孩子的挫敗感紮根,讓孩子失去了向上的動力;比如太過舒適的生活,讓孩子沒有刻苦鑽研的勁頭;怕吃苦,就不願動腦筋,就坐不住冷板凳,那麼,任你天皇老子也教不會他。

如果你不問青紅皂白,一味空泛地責怪與苛求,只會讓孩子愈來愈與你對立、叛逆;而盲目補課,就像頭痛醫腳,腳痛全身吃藥一樣收效甚微或者害大於利。

像怕吃苦這個問題,其實是人類的通病。問題是,為什麼有的孩子不怕吃苦,樂意吃苦。環境影響、習慣養成、成就感、理想等等都是影響因素,而為什麼有的孩子很懶,一吃苦就退縮,同樣可以從這些方面了解與著手,而且是從你的家庭生活中的瑣事、小事、常事中去了解、改正、培養。

這些才是家長尤需著力、也最可以著力的地方。

因為態度的關鍵在思想,而孩子的思想問題往往與家庭的影響、父母的教育有關。這就需要家長認識自我、認識孩子,改善自己的行為,改變孩子學習,而不僅僅是幫孩子找一個好班級,一個好的補課老師就了事了。

改正孩子學習方面的問題,因為問題出現的層次不同,角度很多,形式多樣,而且很多孩子也是各種因素盤根錯節在一起。

各種方法與流派也是不同層次、角度,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所以,我們的前提是對症下藥,而關鍵是家長的學習與提高。

你家娃碰到好的老師,那是前世燒高香修來的,而據我一個做老師的家長來看,客觀環境不可能所有因素對你有利或不利,孩子的優秀或提升,主要出力者或扭轉乾坤的多為那些有心的家長。

也正因為每個孩子的問題都是個性化的,每個家長也是富有個性的,所以,不可能照搬別人的經驗。

不過,雖然問題表現的形式不同,原因眾多,但實質、類別差不多,我們還是可以借鑒的,尤其看得越多,越容易融會貫通:比照自家孩子的情況,你會更加清晰與深刻,尋找的方法也更高明與妥帖,運用起來也更靈活與到位。

所以平時多吸收、備課,分門別類,臨事才能用得上。不然,只見資訊如潮如海,頭腦如糊如漿。

這就是學習的力量。

有句名言說,父母1%的改變,可以讓孩子有99%的改變,話雖誇張,確有道理。

孩子的問題,大部分是家長造成的。前幾天在網上看到的名牌大學畢業的博士生碩士生夫婦孩子竟然是學渣,恕我直言,如果不是孩子先天有問題,那麼,孩子的學習問題肯定在父母身上,你管了孩子多少,怎麼管的,好好自問一下。

我這樣說,就是要讓家長知道,孩子知識有問題,可以請人補課,其他問題就從家長自身做起,不要怕麻煩,憑著你偉大的愛,要有引火燒身的決心。

一、文章最後,還要提一點,當你認識到孩子的問題時,其實這個病慢慢累積成疾,已經不輕。對症下藥後,也須慢慢治療。而治人的思想病,還要找方法,找契機。有時趁熱打鐵,有時冷處理,有時伺機而動。

在下不自量力,以後會從知識的特點、學校的情況,從孩子做事的品質、學習的方法,從家長的通病、老師的方式等方面,竭管窺之見,盡綿薄之力,與各位家長交流,與各位老師切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個做老師的家長 的精彩文章:

D&G是面鏡子,照出了他,也照出了我們
事實只有一個,猜想可以無數,吶喊哪怕震天,結果只認證據

TAG:一個做老師的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