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2019肺癌治療最新指南七大要點,都總結在這了

2019肺癌治療最新指南七大要點,都總結在這了

不想錯過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腫瘤頻道」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2019肺癌治療最新指南七大要點,都總結在這了

乾貨滿滿,拿走。

來源丨環宇達康全球專家

肺癌是世界範圍內最常見的癌症死亡原因,但隨著分子診斷檢測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肺癌患者迎來了新的靶向及免疫治療方法,讓越來越多的肺癌患者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2019年末,作為權威指南,指導全球腫瘤醫生臨床治療手冊——NCCN指南針又更新了肺癌治療理念,這一次更新涉及一些最新的治療理念,對於肺癌患者,哪些分子檢測和生物標記物檢測才是有意義的?靶向及免疫治療方案如何選擇,現整理患者關心的七大問題,供大家參考。

01

確診肺癌後如何進行基因檢測?

在以往的治療理念中,剛確診肺癌晚期的患者醫生一般會進行基因檢測,首要常規檢測包括EGFR、ALK等常見的靶點,這次指南在首要常規檢測中新納入了:

所有肺腺癌患者都要進行ROS1檢測,不管臨床特徵如何(強烈建議)。

ROS1免疫組化(IHC)可作為肺腺癌患者的篩查檢測,但ROS1 IHC陽性結果需要經過分子或細胞遺傳學方法確認(專家共識意見)。

RET、ERBB2(HER2)、KRAS和MET目前並不作為常規的單基因檢測。但可以將它們作為多重基因檢測的一部分,在初始診斷或在常規EGFR、ALK和ROS1檢測結果為陰性時進行(專家共識意見)。

02

應該用什麼方法檢測?

IHC可用於ALK檢測,作為FISH的同等替代方案(建議)。

多重基因測序優於多個單基因檢測,以確定除EGFR、ALK和ROS1以外的其它治療選擇(專家共識意見)。這裡重點解釋一下:

首先,「基因檢測」這個名字其實是很多不同技術的綜合。為了檢驗肺癌的基因突變,各家醫院或公司會使用不同的技術,但理論上如果技術過關,結果應該都是一致的,區別主要是價格,等待時間,檢測基因的數量,對結果解讀能力等等。

對肺癌患者來說,真正關鍵的問題是檢測什麼基因。目前,對於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來說,有兩套主要方案:

1.用傳統方法(測序或蛋白檢測),先檢測EGFR基因,然後檢測ALK基因,如果兩者都沒有,再考慮檢測別的基因。

2.用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同時檢測幾十個甚至上百個癌症相關基因。

這兩種方案各有利弊。

第一個方案使用傳統方法,最大的優勢是它比較便宜。由於中國肺腺癌中超過一半的患者是攜帶EGFR和ALK兩個突變之一,這種方案性價比較高。所以,如果患者屬於肺腺癌,而且經濟條件不好,這種方案是不錯的選擇。

第二個方案使用新一代測序技術,最大優勢是覆蓋面大,一次就能綜合了解情況,但它目前比第一種方案昂貴。當然,隨著新測序技術越來越便宜,最終第一個方案肯定會被取代,但目前,還是二者共存,有一定經濟基礎的患者可以考慮一次性做全基因檢測,避免反覆檢測浪費寶貴的活檢組織及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03

肺癌患者如何選擇生物標記物檢測?

指南將PD-L1的檢測推薦力度從2A級升至1級,也就是說患者確診以後,除了進行更加全面的基因檢測外,有可能的話,還需做PD-L1表達,且PD-L1 檢測結果的分類,由「陽性/陰性」修改為「≥ 50% 和<50%」。

04

肺癌患者如何選擇靶向及免疫治療方案?

肺癌的治療基於檢測結果分為3大類:

  • 基因突變的患者進行靶向治療

  • PD-L1≥50% 的患者進行免疫治療

  • 靶向、免疫治療均不受益的患者回歸傳統放化

這一更新舉措一方面肯定了免疫治療在一線中的治療地位,另一方面也使肺癌患者的治療越來越精準有效。

EGFR

2019肺癌治療最新指南七大要點,都總結在這了

2019肺癌治療最新指南七大要點,都總結在這了

ALK

2019肺癌治療最新指南七大要點,都總結在這了

2019肺癌治療最新指南七大要點,都總結在這了

2019肺癌治療最新指南七大要點,都總結在這了

ROS1

2019肺癌治療最新指南七大要點,都總結在這了

BRAF V600E

2019肺癌治療最新指南七大要點,都總結在這了

PD-L1≥50%

2019肺癌治療最新指南七大要點,都總結在這了

05

肺癌患者選擇免疫治療的原則有哪些?

哪些患者一被確診就能使用免疫療法?

以往的指南規定,確診後被檢測出 PD-L1 表達≥ 50%且又沒有EGFR/ALK基因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以一線使用免疫療法。但最近更新的指南又增加了新的條件——患者不能具有與免疫治療想衝突的特徵,這些包括:

  • 活動性或之前記錄在案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血管炎、甲狀腺炎等。

  • 正在使用免疫抑制性藥物,例如糖皮質激素類葯、鈣調磷酸酶抑製藥等。

  • 患者具有不適合免疫治療的突變基因,也就是說除了常見的EGFR/ALK突變,其他用於靶向治療指針的突變也不行哦。

III期但不可手術的患者有沒有可能用上免疫療法?

以前就有,但現在優先推薦的級別更高了。

PD-L1單抗durvulumab作為III期不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同步放化療後的維持治療,推薦力度從2A升至1級。低毒長效的PD1單抗作為維持治療將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I類的推薦級別提示臨床醫生對於III期不可手術肺癌患者可充分考慮durvulumab的序貫維持。

在一代/二代 EGFR-TKI 耐葯後,能使用免疫治療嗎?

能,但有效率低!

指南明確指出,對於 EGFR+/ALK+ 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無論 PD-L1 表達水平如何,PD-1/PD-L1 單一治療的有效率都比較低。

06

晚期患者無法使用靶向和免疫治療怎麼辦?

以下3種情況,推薦使用全身性化療作為一線治療:

  • 無使用帕博利珠單抗或阿特珠單抗禁忌證的腺癌、大細胞癌、病理類型不確定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將「(順鉑或卡鉑)+培美曲塞+帕博利珠單抗」列為首選方案。

  • 無使用帕博利珠單抗禁忌證的肺鱗狀細胞癌患者:將「帕博利珠單抗+卡鉑+(紫杉醇或白蛋白紫杉醇)」列為首選方案。

  • 「帕博利珠單抗+順鉑+(紫杉醇或白蛋白紫杉醇)」作為一個治療選擇。

07

複發後患者可選擇的檢測有哪些?

如果腫瘤複發或耐葯,醫生很可能會推薦再一次做基因檢測。根本原因,是這時候的腫瘤很可能和治療前的腫瘤不一樣,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突變。搞清楚複發或耐葯腫瘤是否不一樣,以及哪裡不一樣,對指導新的用藥方案非常重要。

比如在這次指南中明確要求:在具有EGFR敏感突變且在EGFR-TKI治療後疾病進展的肺腺癌患者中,醫生必須使用EGFR T790M突變檢測,來選擇適合第三代EGFR靶向治療的患者(強烈建議)。

在具有ALK敏感突變且在使用ALK-TKI治療後疾病進展的肺腺癌患者中,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對他們的ALK突變狀態進行常規檢測。

結語

現在,我們有很多的治療選擇。腫瘤學家可以更精準地選擇具有更好結果和更好耐受性的療法,對患者來說更是一件好事。越來越多肺癌患者將在科學指導和精準醫療指導下,合理地輪換藥物。延長生存期,長期帶瘤生存,將肺癌變成慢性病的夢想已經照進現實。

而對於肺癌患者,前期基因檢測是絕對必要的。有助於選擇化療方案(這將是大多數患者的選擇)及靶向治療方案。還需要進行免疫組織化學研究來了解PD-L1水平等,當然,還要找到基因靶點,需要對靶標和TMB進行全面的分析。NCCN指南已經明確建議肺癌患者接受全基因組測序,全面檢測突變靶點,而不是個別常見的靶點如:EGFR/ALK等。

我們處在一個充滿奇蹟的時代,快速發展的醫療科技給人類帶來了新的希望。

曾經,癌症是不治之症。但隨著抗癌手段的不斷更新,尤其是分子靶向藥物等新一代治療方法的出現,人類全面戰勝癌症的那天不再遙不可及,讓我們一起見證這一天的來臨!

參考資料:指南解讀 肺癌康復圈

重要!福利!來了!

快來參與下方海報內新葯認知調研

我們將隨機抽取20名醫生用戶

送2019《醫學界》專屬枱曆!

界友們請速速參與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新發現,這個抗癌藥有望治療HPV感染!
放療聯合免疫和抗血管治療,讓局部晚期和寡轉移肺癌患者更獲益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