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春天的馬拉松》:主旋律電影的時代抒寫|名家

《春天的馬拉松》:主旋律電影的時代抒寫|名家

《春天的馬拉松》:主旋律電影的時代抒寫|名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周 夏

編輯|杜思夢

2018歲末,作為改革開放40周年的獻禮片《春天的馬拉松》即將上映,其核心情節取材於浙江寧海推行《村級權力清單》(《36條》)過程中的真實故事,是一部新型現實主義農村題材電影。

首先先承認一點,主旋律電影作為命題作文確實有難度,不好拍,因為存在主題先行的危險,容易犯圖解政策概念化的毛病。但是也有一些經典的主旋律電影留存了下來,比如《焦裕祿》《周恩來》《張思德》《雲水謠》《離開雷鋒的日子》《十八洞村》等等,再比如揚我軍威以動作取勝的「戰狼」系列、《湄公河行動》《建軍大業》《紅海行動》等等,這些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刻畫了生動的人物形象,不管是傳奇的英雄人物,還是國家領導人、深入基層的黨幹部,人物形象都是立體豐滿的,有個性特點,深入人心的。

《春天的馬拉松》也有這個優點,它別出心裁塑造了一個新潮奮進的村幹部形象,一個朝氣陽光的新青年,完全打破了對村幹部固有的古板老氣的刻板印象。

《春天的馬拉松》:主旋律電影的時代抒寫|名家

張鐸飾演的村長方春天從外形看身材健碩,長相英俊,熱愛運動,思想單純透明,性格熱情開朗,完全是一位偶像級標準的帥小伙。本來是城裡衣食無憂的生意人卻又心念家鄉,一心想為雲頂村做建設,振興家鄉。

對待鄉村群眾,他切實關心民情體貼民生,比如火災發生後對護林員老方實際困難的體恤;又擅於成人之美,比如對方嬸女兒婚事的勸解和成全。但是在原則問題上卻一點不退步不心軟,對於修路工程的偷工換料問題,除了正面拒絕,還巧妙設下鴻門宴,將計就計,智斗鎮長,可贊的是這場戲也是影片最具有電影質感和思維的。

影片採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屋內飯桌上演一語雙關的「鴻門宴」,戶外戲台上演寧海平調傳統大戲《金蓮斬蛟》,當金蓮揮劍斬蛟,李蛟倒下;隔壁的方春天也給鎮長上了最後一道菜:幾根鋼筋,讓被腐蝕的鎮長啞口無言,舞台上激烈的戲劇衝突和現實生活中的矛盾衝突相映成輝,寓意明顯。

方春天有智有謀又古道熱腸,當之無愧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優秀形象代言人。但是在家庭關係和社會關係中他也面臨著窘境,妻子和女兒的不理解和抱怨,村裡其他幹部的嫉妒和干擾,也造成了方春天的某種委屈,可惜這種委曲求全的心理過程影片展現地還不夠充分,胸襟寬闊的品質被放大,所以觀眾對方春天的人品和能力很認可,同情和感動就相應少一些。

如果說方春天代表著人類的理想人格,象徵著正義、光明和希望,那麼有缺點的配角就增添了多元色彩,比如大家熟悉的實力派演員楊昆飾演的民宿老闆娘方嬸就頗具喜劇色彩。方嬸代表了一類我們世俗中常見的覺悟不高有點勢利眼但心地善良的農村婦女,快人快語,性格潑辣,為了維護個人利益跟方春天爭取修路伐竹的賠償款;她看不上手藝人,罵走女兒和未來女婿,可她又是靈活變通的,在了解了泥金彩漆的藝術工藝之後,最終答應了女兒的婚事。

《春天的馬拉松》:主旋律電影的時代抒寫|名家

和方嫂的喜慶味道相反,老戲骨楊立新飾演的護林員老方身上多多少少有一種悲劇因素,兒子早逝,媳婦跑掉,獨自撫養的孫子到了上學年齡又被孩子的媽媽領走了。影片在展現爺爺和孫子分離的段落很有人情意味,先是抑制後是爆發,爺爺是隱忍的,孫子則是外露的,小演員的投入出演讓人很動容。

反面角色除了油膩的鎮長和偷梁換柱的包工頭,最強有力的對抗方就是鄭昊出演的村幹部,曾出演過《我的父親母親》中男主角的鄭昊慣演正面人物,這次飾演反派可以說是一次突破性的嘗試。戲中,他與方春天有競爭關係,與方春天的大公無私、光明磊落形成鮮明對比,他常常躲在陰暗角落裡密謀策劃,私心很重,一心相當村長,合適的時機就打壓對手。但可惜的是,影片對反面人物的刻畫有點臉譜化,整體偏弱,沒能形成與方春天相抗衡的阻力,因此矛盾衝突也就沒有那麼凸顯和集中,劇情因此也趨向平淡了。

《春天的馬拉松》:主旋律電影的時代抒寫|名家

影片另外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詩意化的視覺呈現,從海報上看就是一片翠綠的江南景色,水田、樹冠、一群人在奔跑……同時,在影片中也有大量的俯拍鏡頭,大片的綠色山水映入眼帘,視野寬廣,非常養眼,這和《十八洞村》中一大片綠色梯田的意象十分相似,綠色代表著大自然,同時也寓意著希望。

可以說,《春天的馬拉松》和《雲水謠》《十八洞村》等主旋律影片的詩意化風格一脈相承。影片在浙東的許家山、桑洲鎮南嶺村等寧海多個村莊實地取景,水田、風車、雲海、竹林、茶園、民宿共同組成了一幅幅清新美麗的鄉村風情畫,高鐵穿梭而過,又增加了現代元素和時代氣息,令人耳目一新。

《春天的馬拉松》:主旋律電影的時代抒寫|名家

浙江作家張忌擔任編劇,還巧妙地把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風俗民情融到劇情中來,寧海平調、泥金彩漆、十里紅妝……等等在片中都有亮眼的表現,也造成了某種的視覺奇觀,藉此讓觀眾一飽眼福。比如平調傳統大戲《金蓮斬蛟》下鄉演出,展現了和川戲變臉齊名的絕技「耍牙」;比如設定方嬸未來女婿的身份就是非遺泥金彩漆的手藝傳人,也藉此展現了當地泥金彩漆的工藝魅力;而片尾方嬸嫁女的「十里紅妝」大場面更是展現了當地獨特的婚嫁風俗,蜿蜒數里的紅妝隊伍在綠色鄉村的環抱中尤顯奪目,著實給觀眾打開了一扇了解寧海文化的窗口。影片全方位地展現了江南新農村的風貌,不僅有傳統經典文化的承繼,還注入了時代氣息和青春活力,對當地的旅遊經濟也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影片整體採取的是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由導演過《生活啟示錄》《大好時光》等多部現實主義題材作品的夏曉昀執導。在創作過程中,夏導與主創走訪了寧海幾十個村鎮,深切地感受到《36條》的深入民心。

所謂《36條》,即2014年寧海出台的《村級權力清單36條》,除了包括村級重大事項、工程招投標等19條涉及村集體的管理事項外,還寫入了村民保險、助殘補助、宅基地審批等事關村民切身利益的17條便民服務事項。對小微的村級權力進行規範和治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優化管理流程,提高辦事效能,公共權力能更為透明地接受人民的監督。它是農村基層法治建設規則,運行四年以來,這本小手冊已經成為村幹部服務村民的「指南針」,同時也成為村民辦事的「說明書」。

《春天的馬拉松》:主旋律電影的時代抒寫|名家

導演夏曉昀表示:「《春天的馬拉松》光劇本前後就打磨了好幾個完全不同的版本,風格上曾嘗試過傳統鄉村喜劇、現代黑色幽默等各種方向。我走訪了幾十個村鎮後,所到之處深深感受到鄉村幹部的熱情、善良、樸實和充沛幹勁,就有把看到的想到的拍出來的創作衝動。鄉村振興是一件件小事做起來的,電影還是要講故事,塑造人物,所以還是決定從人出發來講《36條》的事兒。我們想講一個村長,在執行《36條》中遇到鄉情、人情……遇到的各自阻力。而且寧海本土的生態環境太美了,要努力用各種拍攝手法把寧海的美表現出來。」所以最終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這部樸素寫實又飛揚著詩意的《春天的馬拉松》。

對於片名,導演也有兩個解釋,一是片中的主人公就叫方春天,他在組織村民籌備即將到來的馬拉松分站賽,具體是指修馬拉松賽道這件事;二是方春天在村長職務上的責任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還有一層寓意即鄉村的振興之路也是一場艱苦的馬拉松,任何一種改革都不可能是百米衝刺,而是需要持久的耐力和決心,才能取得最終的成果。影片結尾並未真正呈現大場面的馬拉松比賽,只是在村長公開競選唱票的同時,鏡頭追隨方春天在山中奔跑……

《春天的馬拉松》是一部以「農村小事」反映「國家大事」的新型現實主義影片,展示了當下農村基層的治理成效,同時也體現了改革開放的成果。它顛覆了大眾對傳統農村的固有觀念,尤其是刷新了觀眾對村幹部既往的刻板形象,展現了新時代新農村的新風貌,弘揚了正能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地方旅遊特色也起到了一定的傳播效果。主旋律電影的表現上雖然某些橋段還顯得刻意,但還是完成度很高地表達了為時代立志,為人民立心的主旨。

(作者為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春天的馬拉松》:主旋律電影的時代抒寫|名家

聲明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獲取授權請點擊「閱讀原文」

商務合作微信:21474250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