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蘋果大量採用藍牙說起,通訊技術長存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從蘋果大量採用藍牙說起,通訊技術長存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從蘋果大量採用藍牙說起,通訊技術長存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Apple一直是新技術採用先驅,對短距離無線傳輸亦十分青睞藍牙(Bluetooth),2018年發布的iPhone、iPad、MacBook與Mac mini等產品均搭載最新藍牙5 (Bluetooth 5),連最新發布的Apple Watch S4也升級支援藍牙5,突顯藍牙除了不斷升級並正擴大應用於各種裝置上。

藍牙技術實際始於Ericsson的1994方案,隨後1998年Ericsson、IBM、Intel、Nokia與Toshiba等廠商創立特別興趣小組(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即藍牙技術聯盟的前身,並在2018年邁向20周年,也代表藍牙已存活20年,在科技技術不斷更新的時代,一項通訊技術得以存活20年,有2個重要關鍵在於要持續改善和持續擴大應用。

通訊技術長存關鍵之一在持續改善

Nokia中文標語「科技以人為本」,經典闡述了此關鍵,科技技術採用最終都是為了滿足使用者需求或解決民眾問題,為了滿足人的需求或解決人的問題,科技技術又需不斷改善。

以藍牙為例,第一代藍牙從1999年藍牙1.0到2003年藍牙1.2,主要解決裝置與裝置連結問題;從第二代藍牙開始,藍牙進入傳輸速率上升時代,2004年藍牙2.0推出,是1.2版本改良版,添加的EDR(Enhanced Data Rate)技術透過提高多任務處理和多種藍牙設備同時運行能力,使藍牙設備傳輸率可達3Mbps,2009年藍牙3.0推出,添加可選技術High Speed,High Speed可使藍牙調用802.11 Wi-Fi用於實現高速數據傳輸,傳輸率高達24Mbps,是藍牙2.0的8倍,輕鬆實現錄像機至電視、PC至PMP、UMPC至印表機間的資料傳輸,讓藍牙進入高速傳輸新時代,也滿足使用者對傳輸率的需求。

通訊技術長存另一關鍵在於擴大應用範圍

從第四代藍牙開始,藍牙進入多元應用時代,2010年藍牙4.0推出,是迄今為止第一個藍牙綜合協議規範,將3種規格集合在一起,提出低功耗藍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傳統藍牙與高速藍牙3種模式,讓使用者可依需求採用最適合模式。

2016年藍牙進入第五代藍牙5,藍牙5在低功耗模式下具備更快更遠的傳輸能力,傳輸速率是藍牙4.2的2倍(速度上限為2Mbps),有效傳輸距離是藍牙4.2的4倍(理論上可達300米),數據包容量是藍牙4.2的8倍,並支持室內定位導航功能,結合Wi-Fi可實現精度小於1公尺的室內定位,同時也推出Mesh網狀網路功能,讓藍牙技術開始可用於照明設備、工業自動化設備、安防監視器、煙霧探測器與環境感測器等物聯網使用情境。

經過多代演進後,藍牙已從最初只能用於數據傳輸到現在至少可實現音訊串流(Audio Streaming)、數據傳輸(Data Transferring)、位置服務(Location Services)與物聯網(Device Networks)等應用情境,從此可知,通訊技術要持續改善和擴大應用,進而滿足使用者需求,才能長久生存。

Source:拓墣產業研究院

圖片聲明:封面圖片來自正版圖片庫:拍信網。

如需獲取更多科技產業資訊與研究,請關注集邦諮詢微信公眾號:TRENDFORC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