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演義》中的過五關斬六將有一個致命錯誤,你注意到了嗎?

《三國演義》中的過五關斬六將有一個致命錯誤,你注意到了嗎?

原標題:《三國演義》中的過五關斬六將有一個致命錯誤,你注意到了嗎?



文/傅華軒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投降曹操也是無奈之舉,儘管曹操厚待關羽,但是在那個群雄混戰的年代,關羽依舊心向劉備。所以最終關羽離曹操而去,接著,過五關,斬六將。哪五關?東嶺關、洛陽、汜水關、滎陽、滑州黃河渡口。如果按小說中的地點畫線,連起來的直線距離大約四百里路,但五關的位置忽上忽下,忽南忽北,這叫關羽怎麼走,真是矛盾迭現。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從來被人們所津津樂道,而這段故事正史里是沒有記載的。無論陳壽,還是裴松之,都絲毫未提這些事。羅貫中在書中大寫特寫了一回,說關羽保護甘夫人和糜夫人,從許昌出發到河北尋找劉備。一路上闖過東嶺關、洛陽、汜水關、滎陽,渡過黃河,先後擋住他們一行去路的,有魏將六名: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都被關公斬於刀下,大有天下無敵之勢。



?關羽千里走單騎,目的是到河北(黃河以北)與依附袁紹的兄長劉備會合。他從許昌灞陵橋辭別曹操,開始了著名的 「繞圈運動」,把地理意識強的讀者,繞的迷迷糊糊,第一站就是東嶺關,從這裡,他轉道洛陽。這也是他過五關斬六將中的第一關。

離開許昌灞陵橋,如今是白沙水庫的東嶺關,在禹州西北30公里處,離許昌也不過70多公里。


東嶺關是一處詭異之地,按照元代《三國志評話》的說法,關羽千里走單騎時,所走關口並沒有東嶺關的名目;而羅貫中借用其故事,將關羽從長安出發的史實改為從許昌出發,大筆一揮在許昌與洛陽之間添加了東嶺關。過了東嶺關來到第二關洛陽,過了洛陽又往回返,到了第三關,汜水關,在洛陽以東,今河南省滎陽市市區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鎮境內。從東邊過來,又往回走。



接下來是第四關滎陽,滎陽位於鄭州西15公里,是河南省距省會最近的縣級市,


滑州就是如今河南滑縣。

小說家羅貫中,為了情節精彩,故事發生地理位置,就不那麼講究了。同時,在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的年代,還沒有比較精確的地圖,地理知識也不像現在這樣普及,所以書中出現地理誤差很正常的。蘇東坡不也是把赤壁大戰的地理位置弄錯了嗎!


地理知識薄弱的讀者,以為關羽千里走單騎過的五關,是在一條北去的線路上。


其實,把許昌——東嶺關——洛陽——汜水關——滎陽——滑州黃河渡口,用線連起來,是一條迷宮似的曲線。

這一點三國愛好者們發現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控 的精彩文章:

十張老照片,再現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的斷壁殘垣
中國航空之父馮如, 1908年製造出了中國人的第一架飛機

TAG:歷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