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為什麼說筆法既是不斷變化的,又是永久不變的?

為什麼說筆法既是不斷變化的,又是永久不變的?

我認為確實是這樣的。要想說清楚這個問題,那麼我們先來談一談,什麼情況下筆法會變,什麼情況下筆法不會變。也就是說,我們要簡單的談一,談到底是哪些因素導致書法的變化,哪些因素永遠不會變化。

一、書寫工具

我們都知道書寫工具的變化,肯定會使我們掌握這個工具的方法發生變化,最突出的就是我們執筆法的一個演變。

我們都知道我們現在用的執筆法稱之為五字執筆法,實際上書法並不是從古至今都是五字執筆法的,我們通過一些古代的畫像和他們的一些書籍,可以知道古代的執筆方法是有很多的。

比方說魏晉時期很多人用單鉤執筆,甚至是三指執筆。這些執筆方法的產生,是和他們的所用的工具——毛筆變化有很大的關係。

魏晉時期的毛筆和我們現在的毛筆是有所不同的。魏晉時期的毛筆是一種類型,而唐朝又變為了另一種類型。到了宋一直到我們現在,毛筆成為了另外一種類型。這三個時期是毛筆演變的三個時期,也是三種不同的毛筆類型所處的時期。因為我們在這裡主要是講述書法工具對於我們的書寫書法的影響,所以就不具體展開到底有哪些變化了,但是大體上我們要了解毛筆經歷過三次的衍變。

我們現在所用的毛筆,一般習慣上稱之為散卓筆,散卓筆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他柔並濟,所以控制起來很微妙,需要花費一定力氣。

所以現在才衍生出了五字執筆法,用五根手指頭握住筆桿,才能夠很好的發揮它應該有的作用。所以當工具發生變化了,那麼我們書寫書法的時候書寫的方法肯定是也會發生變化的。

二、文化和社會背景

其實筆法的變化,有時候還表現在因為筆法來而帶來的風格的變化上,而風格的變化又是和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一個時期的藝術家的心理思想是有關的,

比方說魏晉時期,他們越名教而任自然,非常的瀟洒、不拘一格,那麼他們的書法作品就呈現出了一種與世無爭,而且非常空靈超逸的一種風格。唐朝時期國家統一,法度完備,那麼它們的筆法就趨於中正醇厚,非常的充實而又壯闊,最具代表性的是柳公權和顏真卿的書法。

而到了明清時代,是封建社會的下坡路的時期,從這一時期更多的是表現出來的個性,表現自己內心的痛苦和掙扎,比方說鄭板橋的字和劉墉的字,他們的筆法實際上是大不相同的。當然也包括王鐸。

這三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時代的風尚、不同的思想潮流,那麼它們在書法上的表現也會不相同。

所以筆畫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跟隨著書寫工具,或者說是跟隨著一個時代的社會思想而發生變化的。

三、筆法中不變的東西是什麼

我認為書法中不變的東西就是書法的筆法,而在筆法中也有不變的東西。

雖然我們說用筆的方法會受到工具的影響,也會受到時代思想的影響,但是他們這個影響都不是最主要的方筆法.

筆法其實從古至今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如果說發生了變化,只能說達到筆法要求的那個方法是有所變化的,但是它最後呈現的效果是一樣的。

怎麼理解呢?也就是說不管我們用哪一種毛筆,不管我們處在什麼樣的時代過程中,如果我們想要寫成中鋒那樣的一種風格,那麼我們就會想方設法的去達到在。而每個時期每一個藝術家他們所採取的達到這種效果的方法是不同的,這是變化的一方面,但是他們最後達到的中鋒這樣一個結果是一樣的,這就是不變的一方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松風閣書法日講 的精彩文章:

學好書法不知道這5件事情,學了也白搭!
當代無人超越古人書法,是過分局限於傳統書法美學範式的原因嗎?

TAG:松風閣書法日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