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MIT研究人員已掌握納米級內爆製造工藝 結構體積可縮至1/1000

MIT研究人員已掌握納米級內爆製造工藝 結構體積可縮至1/1000

雖然還不能讓人類像「蟻人」或「黃蜂女」那樣縮小,但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們,已經掌握了納米級的「內爆製造」(Implosion Fabrication)工藝,可以「列印」出各種常見形狀的微型版本。據悉,負責該項目的 MIT 團隊,發明了一種捕捉物體形狀並進行複製的方法,可在將它乾燥後進一步縮小至納米級。

MIT研究人員已掌握納米級內爆製造工藝 結構體積可縮至1/1000


研究配圖 - 1

該團隊解決了當前和最複雜的 3D 列印材料方法的局限性。若藉助多層的堆疊,顯然會限制物體的 3D 形狀。於是團隊選擇了凝膠支架,而不是在空氣中進行列印。


在這個凝膠支架內,可先使用當前硬體來製造各種物體。研究團隊創造了一種新的方法,能夠以在納米的尺度、完成對幾乎任何 3D 幾何體的組裝。用於測試的納米材料中,包括多種金屬、半導體、以及生物分子。

第一張配圖為 20x 收縮和脫水的凝膠(SEM / 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研究團隊藉助激光,在基板上燒蝕出了圓形和正方形,該方法可用於聲稱複雜的三維結構。

第二張配圖左側為(A)凝膠和(左圖右上角)縮水 20 倍後的對比照片。右側(B)則是原子力顯微鏡(AFM)對 10 倍收縮水凝膠的平滑度測量(微米尺度)。

MIT研究人員已掌握納米級內爆製造工藝 結構體積可縮至1/1000


研究配圖 - 2

研究人員稱:「我們將水凝膠作為支架,在空間的特定點位上進行了材料的沉積。然後在三維尺度上對這些支架進行光學圖案化。隨著一種或多種功能材料的加入,以受控方式脫水縮小,可在固體基質中實現納米級的特徵尺寸」。

這種製作工藝,被稱為「內爆製造」或 ImpFab,因其在聚丙烯酸酯凝膠(即水凝膠)支架內進行列印,所以能夠產生非自支撐的 3D 列印材料排列。在縮水時,能夠實現數十納米的精度。

研究人員藉助雙光子顯微鏡來確定水凝膠中的點位,他們以熒光素分子為錨,方便研究人員添加與之結合的其它種類的分子。研究合著者、MIT 神經科學教授兼生物工程與腦認知科學副教授 Edward Boyden 表示:


你可以藉助光線,將錨拋到任何想要固定的點位上,然後你可以將其餘東西固定的錨件上。它可以是一個量子點、一段 DNA、或者一個金納米粒子。

MIT研究人員已掌握納米級內爆製造工藝 結構體積可縮至1/1000


研究配圖 - 3

結構完成後,研究人員添加了一種促使水凝膠(及其結構)收縮的酸液。通過這種方法,研究人員可以將材料結構縮小至 1/1000 。聽起來似乎很瘋狂,但確實相當有效。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學》(Science)雜誌上。原標題為:


《3D nanofabrication by volumetric deposition and controlled shrinkage of patterned scaffolds》

[編譯自:SlashGea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科學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正在研發可以讀出癌細胞轉移趨勢的生物標記感測器
英考古學家發現一具身穿長筒皮靴的中世紀骸骨:或死於意外

TAG:Science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