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火藥桶一觸即發?以色列對真主黨「地道戰」雷聲大雨點小

火藥桶一觸即發?以色列對真主黨「地道戰」雷聲大雨點小

原標題:火藥桶一觸即發?以色列對真主黨「地道戰」雷聲大雨點小


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道在以色列政府和哈馬斯組織圍繞加沙地帶展開的衝突久拖不決之際,以軍開展的一項新的軍事行動使得該地區緊張局勢再度升級。自12月4日開始,以色列軍隊在以色列、黎巴嫩和敘利亞三國交界地帶開始了代號為「北方盾牌」的軍事行動。這次行動除包括慣常的打擊真主黨等武裝組織的武器存儲基地和人員據點外,還旨在摧毀向以色列境內輸送軍火和人員的複雜地道網路。


據以色列國防軍發布的消息,這次行動由以軍軍事情報局和北部軍區聯合指揮。行動開始前,以軍開設了由情報人員、工程技術專家和一線作戰人員共同參與的調查準備團隊,根據以色列北部地區的特殊地形研究破壞真主黨地道的方法。為確保行動順利展開,以軍向戰區配屬了大量地震感測器和雷達等裝備,用於定位地道的位置、深度和長度。同時,以軍還派遣11名工程部隊官兵赴歐洲國家,學習如何在堅固岩石地形實施爆破挖掘作業。此外,包括軍事情報局分隊和特種部隊在內的以方支援力量也提前開赴該國北部地區,保障地道破壞行動。


在經過精心準備後,12月4日,以軍工程部隊開始發起「北方盾牌」行動。截至目前,以軍稱已發現並破壞3條貫穿黎巴嫩和以色列邊境、長度超過200米且設施齊備的大型地道。


當「地道戰」打得熱火朝天之際,以色列和真主黨也開始了激烈的「口水戰」。除實時更新以軍破壞真主黨地道的視頻影像外,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還公開指責稱,真主黨武裝通過這些地道將「整營規模的部隊」非法潛入以色列境內,以「奪取土地,綁架和殺害以色列民眾」。在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會談中,內塔尼亞胡還威脅要升級對真主黨的軍事行動。

資料圖片:以軍挖掘機正在破壞真主黨使用的地道。(圖片來源於網路)


資料圖片:真主黨武裝分子使用地道儲存武器。(圖片來源於網路)


面對以方宣傳攻勢,真主黨也不甘示弱,在視頻網站上發布了對以色列重要軍政設施的航拍視頻,並配以「如果你敢進攻,你會後悔」的希伯來語解說詞。傾向真主黨立場的黎巴嫩安全人士也批評以色列的行動毫無意義,純粹是服務於政治目的。


驟然升級的「地道戰」和「口水戰」,引發了各方對以色列和真主黨、甚至以色列與伊朗、敘利亞的衝突可能升級的廣泛擔憂。不過,也有外媒認為,這些看似激烈的衝突或許是以色列與周邊力量轉入新的力量平衡的起點。中東媒體Al Monitor網站發布的專題文章即認為,從以黎敘三國交界地區的安全形勢和各方政策趨向來看,近期爆發大規模衝突的可能性有限。一名在敘境內活動的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則向媒體透露,自今年9月敘內戰趨於平息以來,以軍對敘境內軍事目標的打擊行動已大大減少。真主黨武裝高級指揮官也向媒體確認,該組織在敘境內的陣地已經數月未遭以方攻擊。與此同時,敘政府軍、伊朗部隊和真主黨武裝在邊境地區的活動也趨於消極。


除雙方的實際軍事行動逐漸降級外,以黎敘邊界地區也呈現出新的力量對比態勢。研究中東問題的黎巴嫩學者胡沙姆·馬塔爾認為,以色列、伊朗、敘利亞和真主黨武裝都已鞏固了各自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同時建立起具有防禦能力的作戰體系。


通過數年戰備演習,以軍已經在北部地區建立起針對地道和火箭攻擊的精密攔截網路,處於高戰備狀態的作戰部隊可以迅速粉碎任何對手發動的大規模襲擊。敘政府軍收復國土的行動結束後,也在邊界地區轉入防禦,並調集熟稔防禦和滲透攻擊作戰經驗的部隊駐防該地,以防備以軍進攻。


資料圖片:在邊境地區巡邏的以軍士兵。(圖片來源於網路)


伊朗和真主黨武裝則在建立起可對以境內產生無法抑制的低烈度威脅能力後,同樣轉入消極防禦狀態。各方目前都處於「易守難攻」的僵持態勢——既具備防禦和威懾能力,又無法在進攻中獲得勝利,且貿然進攻只能徒耗兵力。這種態勢或推動三國邊界地區轉入一種長期對峙的「動態」平衡中。


而從各方政策導向來看,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也在降低。對於伊朗和真主黨來說,以敘利亞內戰為契機鞏固在敘黎兩國軍事存在的目標業已實現,沒有必要進一步激化與以色列的對立。考慮到伊朗正受到美國持續打壓,真主黨則希望「深耕」黎國內根據地,對以色列發起新一輪激進攻勢的意願都不甚強烈。至於為伊朗和真主黨提供庇護所的敘利亞,其未來的主要精力恐怕也要投入到曠日持久的戰後重建中,對於再挑起一場傷筋動骨的戰事更無興趣。


以色列雖然視上述對手為「眼中釘、肉中刺」,但由於本土並未受到真主黨直接襲擊,又礙於發動進攻可能帶來的巨大代價,很可能會代之以特戰、秘密情報偵察這類小規模威懾行動來遏制、阻嚇伊朗和真主黨的擴張企圖。由此觀之,以宣傳戰和小規模襲擾為主的衝突可能在該地區長期化,而以色列與真主黨爆發大規模衝突的前景仍將是「雷聲大、雨點小」。(文/馬騏騑)

【延伸閱讀】法媒:以色列展開摧毀真主黨地道行動 地下可通行汽車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道法國《世界報》12月5日發表了彼得·斯莫拉爾的題為《以色列展開摧毀真主黨地道行動》的文章。


以色列軍隊12月4日宣布在與黎巴嫩的邊境展開「北盾行動」。據以色列當局說,就是要通過單獨在以色列主權領土內行動,摧毀真主黨挖掘的進攻地道。人們還不清楚行動的具體細節,尤其是目標數量及規模。相反,在凌晨的一個電話會議上,以色列軍隊發言人喬納森·孔里庫斯明確指出,這些隧道還沒有完工。


文章稱,根據以色列另外一消息說,行動有可能持續數周,旨在確保整個邊境地區的安全。以色列北部的百姓沒有收到任何特別指令。預備役軍人目前還沒有被動員起來。梅圖拉鎮周邊地區已宣布關閉。軍隊解釋說,在2006年戰爭之後,黎巴嫩什葉派民兵在國家南部村莊發展防禦基礎設施。然後,從2012年起,它致力於一項被稱為「征服加利利海」的襲擊計劃,目的是一旦發生新的衝突,就在以色列國內開戰。


資料圖片:參與「北盾行動」的以軍「梅卡瓦」坦克群。(圖片來源於網路)


資料圖片:真主黨武裝分子在地道里儲存武器。(圖片來源於網路)


以色列早就知道真主黨在下力氣建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地道,能夠讓汽車通行並臨時存放武器。在2014年夏天的加沙戰爭之後,以色列軍隊成立了一個專門小組旨在發現這些地道。此外,沿著邊境還開始建起了一堵牆以取代普通的柵欄。當時已經建了11公里。目標就是在所有地方部署和圍繞加沙地帶所使用的相同的尖端技術。這些技術從2017年10月以來經受了考驗,已讓以色列軍隊摧毀了哈馬斯的15條地道。


文章認為,真主黨構成的威脅對於以色列來說是很可怕的。然而,選擇發動這場行動的時機和隨之而來的密集聯絡溝通引發一些疑問。「北盾行動」是在因國防部長阿維格多·利伯曼指責總理討好哈馬斯並辭職造成內閣危機2周後,以及在警方就腐敗問題對內塔尼亞胡進行第3次調查時建議對其進行指控2天後開始的。兼任國防部長的內塔尼亞胡總理可依靠這一做法在國家安全方面部分恢復其信譽。


文章稱,種種事件的結果將取決於真主黨的回應。後者實力日漸上升,加上在敘利亞獲得了經驗,儘管造成了人員損失,還是令以色列領導人憂心忡忡。每個陣營都向另一個陣營發誓,一旦發生新的衝突,就會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壞,類似相互進行口頭威懾。例如2017年6月,以色列將軍阿米爾·埃謝爾解釋說,他領導下的空軍能夠「在48小時至60小時內」完成在2006年戰爭期間需要34天完成的事情。


資料圖片:真主黨武裝展示火箭彈。(圖片來源於網路)

然而,專家們也認為,得到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民兵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強。它現在擁有大約12萬枚火箭彈和導彈。這一數量驚人,但這些最先進武器的精準和射程還是比數量更具優勢。真主黨能夠利用先進的制導系統,在一天內向以色列各大城市發射數百枚火箭彈和導彈。


文章稱,內塔尼亞胡通過意外出行想要向所有參與方發出警告,此間,他12月3日在布魯塞爾與美國國務卿彭佩奧會晤談到「伊朗侵犯該地區」。以色列通過發動「北盾行動」想要對黎巴嫩政府施壓。除了地道,以色列數月來一直注意黎巴嫩國內在伊朗專家幫助下發展製造高精度導彈的工廠。


以色列不斷對敘利亞進行空中打擊有可能加速了這一進程,因為真主黨認為以色列軍隊可能由於擔心陷入公開的衝突,而不敢空襲黎巴嫩國內目標。(編譯/盧央央)


(2018-12-12 00:03:01)


【延伸閱讀】地道戰、地雷戰還有背後偷襲!IS戰法陰鷙 美軍頭疼不已


參考消息網9月5日報道2010年始於突尼西亞的「阿拉伯之春」迅速波及整個中東地區,動亂成為新老恐怖組織發展勢力的最佳契機,尤其「伊斯蘭國」(IS)快速崛起成為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恐怖組織。


以2014年「定都」拉卡為標誌,彼時「伊斯蘭國」的聲勢到達頂點,敘利亞、伊拉克以及利比亞等國多個大城市,黑色旗幟飄揚在高大建築上,其治下「領土」與義大利面積相當。


由「伊斯蘭國」策劃或者受其蠱惑的恐怖襲擊也在全球範圍內頻頻上演,倫敦、斯德哥爾摩、紐約和巴塞羅那等城市接連成為其襲擊目標。


「伊斯蘭國」的聲勢最終喚起了各大國的「關注」,美國領導的國際聯軍以及強勢介入敘利亞戰事的俄軍成為這場反恐戰爭的關鍵力量。終於在2017年,喪土失地的「伊斯蘭國」被判定為「已經垮台」,敘利亞、伊拉克和伊朗等國也相繼宣告「勝利」。


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伊斯蘭國」的「哈里發國」計劃撞雖上了地緣政治現實,「破產」無可挽回,軍事上遭遇的慘重失利也是事實,但急著宣告勝利仍顯得有些過於樂觀了。

資料圖片:「伊斯蘭國」(IS)恐怖分子。(圖片來源於網路)


今年8月美國領導的國際聯軍承認,正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地區開展的清除「伊斯蘭國」殘餘的行動遭遇嚴重挑戰。「伊斯蘭國」在撤退中大量埋設路邊炸彈,而負責清剿行動地面作戰部分的庫爾德武裝,很難有效應對這些「看不見的威脅」,所以「進展緩慢」。


另外,利用大量天然洞穴以及先前石油公司挖掘的隧道,「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潛藏在地下,等反恐部隊從他們頭頂過去後,再從洞里爬出跟在這些部隊後面,「從背後偷襲」發動致命一擊。


「伊斯蘭國」的戰法與「基地」組織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境地區用過的「古老戰術」如出一轍。正如國際聯軍發言人肖恩·瑞安所說,「儘管我們現在是進攻的一方,但仍然需要制定防禦計劃。」


美軍以及伊拉克政府軍顯然已經加大了對於洞穴的空襲力度,但效果如何無法評估,也很難令人樂觀。在那些人口稀少、地形複雜且缺少情報的地區展開空襲行動,其難度無異於大海撈針。


其實比起大規模常規戰爭以及城市巷戰,「伊斯蘭國」的游擊戰規划起源更早也更為成熟。「伊斯蘭國」在中東地區的攻城拔寨曾震驚世界,似乎也令自己頗為意外。「伊斯蘭國」遠沒有想過進展會如此順利,其最早提出的是非領土化戰略。


資料圖片:「伊斯蘭國」恐怖分子挖掘的地道。(圖片來源於網路)


簡而言之就是在中東地區發動游擊戰爭,伺機擴大影響和地盤,並在全球各地煽動叛亂和恐怖襲擊。如今在常規戰場以及城市巷戰中遭遇的沉重打擊,令「伊斯蘭國」重拾早先戰略。


早在2016年「伊斯蘭國」的頭目們就開始號召旗下武裝分子不要「死打硬拼」,把有生力量撤到沙漠地區的洞穴、隧道和其他地下空間,以躲避偵察、儲存武器以及策劃反擊。


清除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地區的「伊斯蘭國」殘餘武裝分子的行動,將不可避免地成為一場持久戰。伊拉克政府顧問、IS問題專家希沙姆·哈希米表示,這一地區的「伊斯蘭國」武裝分子仍有5000人左右。

「伊斯蘭國」的戰法陰鷙、該地區的地面反恐武裝的能力有限,以及美軍不摻和地面作戰的決絕,都令這場戰事的前景更加撲朔迷離。「伊斯蘭國」正逐漸適應「喪師失地」的新局面,以非常規方式負隅頑抗,將反恐戰爭演變為一場新的、致命的地下戰爭。


在戰場上消滅「伊斯蘭國」已經困難重重,更不要說斷絕其在意識形態上的蠱惑和滲透,難怪伊拉克政府顧問、IS問題專家希沙姆·哈希米悲觀地表示,「伊斯蘭國」似乎永遠無法擊敗。(文/董磊)


資料圖片:參與炮擊IS陣地的美海軍陸戰隊炮兵部隊。(圖片來源於網路)


(2018-09-05 00:07: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美陸基「標準」-3反導試驗再獲成功 俄稱或顛覆歐洲戰略平衡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