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你可能被騙了,「尊師」並不是我國歷史的優良傳統

你可能被騙了,「尊師」並不是我國歷史的優良傳統

不知從何時開始,「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就成了一句耳熟能詳的話。

說得久了,聽得多了,我們也就想當然認為這就是真理了!

你可能被騙了,「尊師」並不是我國歷史的優良傳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但,中國歷史上真的一直都是尊師重教的嗎?看了三水三心的回答,可能會讓你眼睛大跌——


一,先秦:孔子,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受人尊敬

按照歷史來說,先秦時代,指的是夏商周春秋戰國。夏朝的歷史,有一定的爭議。先秦最知名的老師,應該算是萬世師表孔子了。但孔子是不是很受尊敬呢?

我們從口子周遊列國就知道,他是一路碰壁,甚至「急急如喪家之犬」。只是孔子還是很會自嘲的:「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同子路等學生到處奔波,迷過路,斷過糧,還幾乎被害,旅途十分辛苦。後子路走散,詢問老農「子見夫子乎」,卻被老農一頓挖苦「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意思就是說「既不勞動,又無生產知識,哪裡配稱什麼老師?」)

一輩子周遊列國,處處不受待見,還到處碰壁,有時吃住都成問題,還是時不時被人罵上一頓你說,受人尊敬不?

你可能被騙了,「尊師」並不是我國歷史的優良傳統


二、秦朝:焚書坑儒,老師幾乎被殺光了

到了秦朝,老師更不受待見。為什麼呢?老師也就是儒生,喜歡評論時事,秦始皇認為容易引起思想混亂,於是,「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孔子10世孫孔安國在《〈尚書〉序》亦言:"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西漢劉向《〈戰國策〉序》:"任刑罰以為治,信小術以為道。遂燔燒詩書,坑殺儒士"

一把火,把書都燒了;幾把刀,把很多讀書人都殺掉。你說,書被燒了,命都不保,老師受尊敬不?

你可能被騙了,「尊師」並不是我國歷史的優良傳統

三,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老師過了一段好日子

到漢朝,也是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讀書人也就是老師們算是過上了好日子。但請注意,這不過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秩序,把專制王權神話罷了!後世為什麼推崇儒家思想,其核心原因也就在此。


四,魏晉風流,門第取士,老師不過如此

到魏晉時期,實行的是門閥制度,氏族與庶族,是不能逾越的。氏族剩下來就有官做,哪裡還需要尊敬老師呢?其實,也不是不尊敬,他們更多的是以父母為師!比如,著名的「詠絮之才」謝道韞,她的老師,就是名士謝安,也就是她的叔叔!

你可能被騙了,「尊師」並不是我國歷史的優良傳統


五、科舉取士,老師算是翻了身,得到尊敬了

從隋朝一直到清末,科舉制度打通了普通百姓走向仕途的厚障壁。但如何才能通過層層考試,最後「一朝奪魁天下知」呢?那就只有學習了。要想學,就需要有人教,於是,老師就逐漸受到尊崇了。

現在,列位,明白了嗎?老師為什麼得到尊敬?最後,連皇帝都要來湊老師的數,將參加殿試被錄取的進士稱作「天子門生」(意思是說,我就是你們的老師,你們就是皇帝的學生)。

你可能被騙了,「尊師」並不是我國歷史的優良傳統


六、天地君親師牌位之謎

或許有人會問,不是有「天地君親師」的神龕牌位嗎?把老師都公道神龕上,與天地皇帝和父母供在一起,還說不尊敬?

是的。你知道,這個牌位什麼時候在民間盛行的嗎?

「天地君親師」的思想,起源很早,來自於《國語》,形成於《荀子》。而一直到了明朝末年,民間才開始逐漸盛行,到現在,一些偏遠的農村,都還有這個牌位。我老家的堂屋裡,這個牌位,就一直供奉著!

你可能被騙了,「尊師」並不是我國歷史的優良傳統

原因在哪?看第五點,你不就明白了嗎?


七,現當代,老師的地位,也是起起伏伏

到了現代,很長一段時間,老師的地位還是蠻高的,比如,北洋時期,一個教授的工資,那是可以養活一家人的。但亂世之中,豈有完卵,對於老百姓而言,飯都吃不飽,天天都在打仗,哪裡還管的了老師呢?

真正的尊師,那還是得從建國以後,國家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規,規定了教師的權利和義務,明確了老師的地位和待遇。今年,還專門出台了一個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文件《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了「尊師重教蔚然成風,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的工作目標。


在這種背景下,作為教育人,作為老師,自當勤奮努力工作,不要錙銖必較,枉費了國家社會的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