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的孫子要帶全家入加拿大國籍,宋美齡得知,一番話讓他落淚

蔣介石的孫子要帶全家入加拿大國籍,宋美齡得知,一番話讓他落淚

蔣介石是近代著名人物,因受中山先生的賞識而崛起於民國政壇,曾長期領導國民黨達半世紀之久。蔣介石一生先後四次結婚,有兩個兒子,即:「大公子"經國、「二公子」緯國。(有說緯國是養子,其生父是戴季陶)。

"大公子"經國和其俄籍妻子蔣方良育有三子一女,即:長子孝文,女兒孝章,次子孝武,小兒子孝勇。經國和秘書章亞若生有兩個兒子,即:孝嚴和孝慈。文、章、武、勇、嚴、慈,名字均為蔣介石所題。

在眾多子女中,經國對小兒子孝勇寄予厚望。雖然孝勇上面有大哥孝文,二哥孝武,但兩個哥哥表現不佳,故經國對幼子十分看重,曾一度有讓其接班的打算。但就是這個讓經國十分看好的兒子、蔣介石的孫子,在經國去世後,帶全家人入了加拿大國籍。

孝勇自幼聰明伶俐,在長輩面前謙虛、孝順,深得蔣介石、宋美齡夫婦的疼愛.1964年,16歲的孝勇考取了陸軍學校預備學生班,蔣介石、宋美齡得知後十分高興:「好,好啊!孫子輩出個將軍。」

可就在孝勇準備在軍校想有一番作為時,天有不測風雲,在一次受訓操作中,孝勇不慎把腳扭傷,動了兩次手術,迫不得已,離隊而去,進入台省大學就讀。

1973年7月,孝勇在讀大學三年級時,與方恩緒的幺女方智怡相識並結婚。婚後,育有三子:蔣友柏、蔣友常和蔣友青。

大學畢業後,孝勇想走經商之路。但是父親經國知道後,堅決不同意,在他要求下,孝勇只得出任了國民黨中央財務委員會委員。後來,在蔣經國的身體健康情況惡化後,他把很多事都交給孝勇協助處理。孝勇成了「秘書」。當時有官員稱孝勇是「太子」,有稱他是「地下總統」,說他是蔣家第三代中最厲害的人物。

然而,就是這個蔣家第三代中最厲害的人物,卻在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逝世後,決定入加拿大國籍。

經國逝世後,李阿輝繼任「總統」。阿輝控制國民黨軍政大權後,暗中聯絡並指使陳阿扁極其黨羽,在高雄和台北等地大搞清除蔣家影響的活動。甚至拆除蔣介石銅像和摘掉經國畫像!為了重振家族興旺,孝勇參與了國民黨第十三屆委員會的競選。但當選委員後,孝勇突然請長假出國進修學習,之後,並決定帶全家移居加拿大。入加拿大國籍。

孝勇為何要入加拿大國籍?有人說:「孝勇對經國選阿輝接班,感到很不願意,他忍受不了台省的局勢變換。」也有說:「因為孝勇上了阿輝的當了。阿輝將孝勇排擠出局,甚至連孝勇求見也屢屢拒之門外,最後孝勇不得不遠走加拿大避禍!」

1989年3月,孝勇帶著全家準備離開台省,舉家遷往加拿大定居時。臨行前,他帶著全家人去拜見祖母宋美齡,向她告別。

穿著旗袍、畫著淡妝,坐在太師椅上,莊重中透出慈祥的宋美齡得知小孫子孝勇忍受不了局勢變換,準備遠走他鄉而不問世事後,她說:「我理解你,與其看不到台光明的前景,這麼選擇不失是一條上策,眼不見心不煩。」

蔣孝勇聽後,神情凝重地說:「阿娘(祖母),我除了和你告別外。還有一事相告,此去,我們是要入……加……拿大國籍的。」

宋美齡聽後並沒有顯得很吃驚,她只是朗聲說道:「噢……你們要出去,我是絕對贊成的。但有兩個要求,你們要記住兩件事。第一,無論在哪裡,不要忘記你們姓蔣;第二,無論去哪,永遠不要忘記你們是中國人!」

聽了宋美齡提出了這兩個要求後,孝勇當即落淚了,一直點頭。其子友柏和友常也安靜地站在旁邊,似懂非懂地不斷點點頭。

去加拿大之前,孝勇選購了一套明式傢具。妻子方智怡問他:「咱那邊房子都還沒買,幹嘛就先買傢具?」

孝勇說:「你記住了,我們人在海外,仍然是中國人,到海外住,一定要用中國傢具!」

移居加拿大,入了加拿大國籍後,很多親朋好友指責孝勇是極其不負責任,責問他:「大家都在這兒,這是最需要為台省盡自己力量的時候,你卻跑到加拿大去?」

孝勇反駁道:「你錯了!我這是極負責任的行為!想想看,我如果留下來,跟這幫人(李阿輝)一樣搞的話,不早就發財了?但我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所以才到加拿大去。」後來,孝勇又通過媒體猛烈抨擊了李阿輝的「日本情結」和「獨」的圖謀。

孝勇一家移居海外時,很多人不贊成也不理解。然而,幾年後,這些人卻改變了看法,並告訴孝勇:「孝勇,你當初走的時候,我反對;可現在,我要告訴你,我是百分百地贊成。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台真的變了!變得大家都無法接受了。大家都對阿輝的做法不滿!」

1996年,蔣孝勇被診斷出罹患食道癌,在北京醫治後,於同年5月與家人回到了浙江奉化溪口探親祭祖掃墓,成為了當時蔣家第三代中唯一回過祖國大陸老家的成員。1996年12月22日,蔣孝勇去世,享年48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貓論史 的精彩文章:

胡宗南率軍在延安照片:逼百姓在路邊擺攤,帶中外記者參觀楊家嶺
一戰時14萬中國勞工赴歐洲戰場,支援英法兩國,2萬多人埋骨異國

TAG:大貓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