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紐約時報:股票、債券、大宗商品全線下跌 投資者「無處可躲」

紐約時報:股票、債券、大宗商品全線下跌 投資者「無處可躲」

【文/觀察者網 王慧】

2018年的投資特點是什麼呢?

「怎麼投都賠。」摩根大通分析師研究發現。

12月15日,《紐約時報》發表了題為「股票、債券、大宗商品全線下跌,投資者無處可逃」的文章。文章稱,大多數年頭,金融市場各類投資有漲有跌。不適合股票等高風險投資的年份,或許適合相對安全的政府債券,如果擔心通脹對債券投資不利,那麼投黃金等大宗商品可能獲利。

但是,今年的情況不同以往。

數十年來第一次!股票、債券、大宗投資樣樣不行。貿易戰和美聯儲加息澆滅了市場對經濟成長和企業利潤的樂觀預期,股市大跌,債券、大宗商品受到重挫,投資者不知道該把錢放在哪裡。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圖源:紐約時報

這種情況已一旦持續下去,經濟形勢或者變得更糟,或造成惡性循環: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疑慮傷害市場,市場的跌跌不休又阻礙經濟的成長。

這一情況還會造成各種連鎖反應。例如,對股市的悲觀態度可能讓消費者和企業不敢支出。垃圾債券崩盤,使財務脆弱的企業借錢的成本更高。原油價格崩跌使石油產業不敢投資,無法僱用新人,而石油產業是就業成長的重要來源。

這樣看來,市場既是衡量投資者對經濟前景預期的指標,也是他們做出決定的潛在催化劑。金融市場的情緒最終會影響到企業和消費者的支出。

從這個意義上說,市場既是衡量投資者對經濟前景預期的指標,也是他們做出決定的潛在催化劑。金融市場的情緒最終會影響到企業和消費者的支出,如果他們在市場恐慌的起落中撤出,經濟增長可能會受到影響。

「人們把金融市場看作信息的來源,看做即將發生什麼的信號,」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古德斯登(Itay Goldstein)稱,「當他們看到市場下跌時,他們就會開始悲觀地看待實體經濟的前景。」

事實上,幾乎沒有證據表明最壞的情況會發生。美國經濟依然強勁:失業率接近50年來的低點,經濟增長穩定。就在不久前,金融市場還對全球經濟感到樂觀,對貿易戰、英國退出歐盟和發展中國家債務水平等棘手問題不屑一顧。

9月20日,美國股市投資者坐擁近10%的年漲幅;美國基準原油價格上漲了20%以上;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了15%以上。

美股跌跌不休,紐約證交所的交易員受到驚嚇

但這一切都消失了。

自10月開始,包括石油和銅在內的大宗商品指數從正收益20%轉負;風險公司債券市場也出現了類似情況;而標普500指數在周五又一次大幅下跌之後,今年已經下跌了約2.8%。

「正常年份,投資總會有賺有賠」,美國股市研究公司Ned Davis Research的首席策略師克里索德(Ed Clissold)稱,「啥都不賺錢的年份,很罕見。」

Ned Davis公司最近研究了自1972年以來的八種投資項目。在這一期間內,每年至少有一種投資項目的報酬率在5%以上。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分析師的另一項研究發現,「2018年幾乎每種資產類別和投資方式都出現了虧損。」

伴隨著市場焦慮不安的是各國央行政策的大轉彎,各國紛紛結束促進全球經濟的量化寬鬆政策。

此前,美聯儲有將近七年的時間,將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同時還購買數兆美元的政府債券,使利率大幅下滑。投資人把錢放在銀行里幾乎沒有賺頭,因此急於買任何可能有報酬的投資標的:高風險債券、房地產、股票、新創科技公司。

那段期間,在美聯儲、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的支持下,全球金融市場的「大順風」,投資項目一起增長。

美聯儲收手後,形勢出現大逆轉。

對華爾街的交易員來說,這是艱難的一年

2015年12月以來,美聯儲已經加息8次,預計幾周後還會再次加息。而且,僅今年一年,美聯儲就減持約3700億美元債券。歐洲央行上周四表示,他們也將結束量化寬鬆政策。

「對於市場來說,曾經的『順風翱翔』變成了現在的『逆風前行』。」 債券投資公司Pimco首席投資長伊瓦斯辛(Dan Ivascyn)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國家間廝殺如此慘烈,還要講「世界公民」嗎
美國叫「伊萬卡」和「梅拉尼婭」的新生兒數量暴增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