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丨"業餘"兵工廠1年內造8000輛坦克60萬步槍?

揭秘丨"業餘"兵工廠1年內造8000輛坦克60萬步槍?

原標題:揭秘丨"業餘"兵工廠1年內造8000輛坦克60萬步槍?


今日關鍵字其二


應覺

在國防軍事工業建設中,除了專門的軍工廠,寓軍於民,讓民用工業也具備轉產軍品的能力尤其重要,這在戰爭中可能起到決定性的因素,成為軍隊獲得戰爭勝利的不竭力量之源。從20世紀開始,戰爭就不僅僅是軍隊的衝突,不是某個戰場的決勝,而變成了國力與國力之間的總體戰。



T34坦克


以俄國為例。20世紀30年代的工業建設中,俄國就特別注意,新建的重工業企業在軍事上的能力,很多工廠在建設和組織的時候,就留有了轉產的餘地,很多工廠甚至在和平時期都是軍民兩用。比如哈爾科夫蒸汽機車廠,一邊承擔重型蒸汽機車和火車車廂的生產任務,一邊研究和生產坦克和柴油發動機。著名的BT系列、T34系列坦克都是這個工廠的傑作,其V2坦克用柴油發動機更是坦克動力史上的一次革命。高爾基製造廠,也就是著名的嘎斯工廠,一邊承擔民用輕型車、客車和卡車的任務,一邊承擔軍用載重卡車的生產任務,一邊還有設計組設計裝甲車的圖紙。


大戰爆發


1941年6月,德國入侵,衛國戰爭爆發,俄國全國立即轉入戰爭軌道。大量的民用工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轉入軍工品的生產。比如在1941年秋冬季,承擔T34坦克生產任務的哈爾科夫廠為了躲避德軍兵鋒,千里迢迢從烏克蘭搬遷到了烏拉爾山區,生產不得不中斷。而位於下諾夫哥羅德地區的第112號造船工廠立即併入中型機械委員會(後來改稱坦克生產委員會)的管轄內——這個工廠原本是生產民用的內河船舶和一些小型漁船。



戰爭的巨大損失只能通過產量彌補

經過一個多月的改造,這座工廠變成了一個大型坦克廠和槍械製造廠,立即投入了T34坦克的生產之中。1942年,這個半路出家的軍工廠就生產了8000多輛坦克和60萬支步槍。二戰結束後,俄國開始經濟的恢復,這座工廠又立即解甲歸田,重新投入到民用船舶的生產當中。到20世紀60年代,為了應付與美國龐大的軍事對峙,這座工廠再次變身,納入海軍造船部門的領導之下,開始投產常規動力的柴電潛艇……



哈爾科夫工廠一邊生產蒸汽機車,一邊生產坦克


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在衛國戰爭中,傢具廠玩具廠開始生產手榴彈、衝鋒槍和地雷,汽車工廠生產裝甲車和輕型坦克,電梯製造廠生產高射炮……在整場戰爭中,俄國人在物資資源和機械上,並不佔有絕對優勢(德國的精密機床等設備都優於俄國),但其卻能把整個國家的工業體系快速納入戰爭軌道,在同樣的時間內生產出比對手多得多的武器,構成了其勝利的物質條件。


上個世紀70年代強大的俄國炮兵


俄羅斯到今天為止,繼續發揚了曾經歷史的經驗,很多工廠仍舊保持一定的轉產能力,這樣的經驗值得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軍武 的精彩文章:

見聞丨一鍵修理?不存在的!坦克的這個部位修理超麻煩
現在流行各種跨界,但你見過坦克跨界的嗎

TAG:天下軍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