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 8 條職場「明規則」,大家藏在心裡不說,但你必須知道

這 8 條職場「明規則」,大家藏在心裡不說,但你必須知道






題圖:《實習生》



有哪些大家不說,但需要知道的社會規則?




知友:Sean Ye

(17000+ 贊同,人力資源話題優秀回答者,知乎編輯推薦)




整理幾條職場明規則,這幾條不但很少人提,更多時候有人希望用所謂「職場潛規則」來反向誤導我們,希望大家提高警惕:



1

畢業能去大公司的,別去小公司




(這條肯定被噴,但還是得說)




很多小公司招人都會說:與其去大公司做螺絲釘,只精通一塊,不如到我們小公司,學得更多,成長更快。



我呸。




成長?

你那是做雜務做得多,能學到啥精華。

相反在成體系的大公司,專精一個領域之後,你完全有輪崗的機會,去其他領域繼續專精。大公司預算多平台大,經歷的事情天然就比小公司更多,小公司預算有限能做的也就那幾樣,放在大公司面前根本沒法比。




我一個 HR 朋友,從 GE 跳槽到了小公司,說自己很心虛。我問原因,她說:




我原來在 GE 管上萬人的薪資福利,現在來了小公司薪水翻上去了,但管的人就兩三百。同事說忙死了,我天天下午 3 點就沒事做了……




職業發展?肯定是大公司好啊,你看那些招人時口口聲聲我這裡學得多的小公司,一到融資就會喊我這裡有 BAT 背景員工,為什麼?大公司的光環背書啊。




錢?一般來說大公司更多,小公司畫的餅就別想了,能分應屆畢業生多少期權?行權價多優惠?小公司就算能多給一兩千塊,那咱也得看未來的錢不是嗎?



我在你有什麼道理後悔沒有早點知道?分享過自己的教訓,和《How Google Works》里谷歌創始人的建議:





在你職業生涯初期,能夠獲得的股權激勵很有限,因此在正確的行業磨練技能要比在某家公司賭上自己的命運更加合算。在此之後,隨著經驗(以及年齡)的積累,挑選合適的企業變得越發重要。因為那時,股票在你的薪酬構成中所佔比例大幅提升,因此你也應該相應的將對公司的挑選放在優先位置。



2

為自己的前途熬夜,不為公司熬夜




年輕人說一點不加班,真的不太容易,我如今 35 歲朝上了,加班還是逃不掉的。



只要身體還算好,偶爾加幾次班是可以接受的。




但我們需要弄清楚,我們的加班是不是有價值。方法很簡單,問自己三個問題:






  • 通過加班,我的職場技能 / 專業知識能成長嗎?



如果這個項目有我一直很想學習的領域,或者能顯著提升自己的能力,未來還能給自己的職業發展背書,那麼何樂而不為呢?




當初張小龍的團隊是在騰訊眾多團隊的競爭中用加班搶出微信這個產品,這個團隊里的成員得到了實打實的實惠,就算是跳槽也有微信背書,這班加得值得。






  • 通過加班,能贏得更多的機會嗎?




有時候我們加班做的是一些雜務,但是我們知道我們的領導是靠譜的,這次我幫了領導,下回有好的培訓機會,或者是輪崗機會,領導會優先想到我,考慮我,那這樣的加班為什麼不去呢?






  • 加班是常態性的嗎?加了班能輪休嗎?




職場和生活一樣,我幫你一把你幫我一把,如果老闆急需的時候我加了班,那麼我家裡有事需要請假的時候,領導會毫不猶豫的批假嗎?




 員工不願意加班,老闆該怎麼辦?里我提過自己的觀點:所謂彈性工作制,是種互利模式。你希望員工可以為公司救急,企業也得給員工提供便利吧。




996 常態化加班的公司,最為可怕:它以制度剝奪了員工的私人時間和個人成長的時間,而並不覺得有任何問題,這種加班對員工的傷害最重。



3


即使你不想跳槽


也要定期看看工作機會




哎,這貼寫得真是得罪開公司的老總。




定期看工作機的核心好處是:能跳出自己的圈子,看整個市場在做什麼——保持市場敏感度。




(1)保持市場前沿科技和趨勢的嗅覺:





在公司里你看到的永遠只是周邊一小部分事情,你的項目越多事情越忙,就更騰不出手去看整個市場,但職場發展,無論走專家路線還是管理路線,你都要了解市場。否則很容易被市場淘汰。




(2)更清晰認識自己的不足和優勢:




出去面試,了解用人公司為什麼想要你,這是你的核心優勢;了解用人公司認為你還有哪些不足。




(3)了解自己的價格







2016 年年終的調薪幅度,市場中位值是 6%,而且這個數據已經連續五年下滑。正常來說,我們如果五年沒跳槽,內部也沒有特殊調薪的話,我們的薪水老早被市場水平甩出 8 條長安街了。




美世有薪酬調研報告,能精準到每個崗位每個城市不同級別員工的薪水的市場中位值。最便宜的報告也得 5-8 萬,咱求職者又買不起,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面試。




當然,除此以外,還可以多交一些獵頭朋友,詳細的可以看這一篇:工作五年,給名企投簡歷卻石沉大海,怎麼辦?其中將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獵頭做了分類,對獵頭好一點,交幾個靠譜的獵頭朋友,是職場人必須要做的,就算你不跳槽。




(4)提升面試技能和溝通技巧




這個不多說了,面試技巧也要靠實操訓練嘛。精細的面試準備,不但能讓我們更好的應對面試,也能更清楚的了解(目標)行業內企業的現狀。



4

不要一味看高薪跳槽




這話得罪的是職場人,不是說好的不要搞毒雞湯的嗎?你怎麼反而站在老闆那邊忽悠咱不要看薪水?




知乎有個問題:提離職被老闆加薪挽留,該怎麼辦?




我一直認為這是個偽命題,對於職場人來說,跳槽首先看的是職業發展,說俗一點就是未來的錢。




剛畢業的同學,幾個公司比價,真能高個 2000-3000 的薪水,已經是僱主能給出的最優厚價碼了;如果能選擇一條正確的發展路徑,到了 35-40 歲時,薪水差距能達到 50 萬以上。




我有和我同歲的大學同學已經年薪百萬了,我這廂還只是人一半……讓我哭一會兒去。




如果在一家企業,我們確定我們會有好的發展,那麼就應該去,無論給的錢是不是多,即使不多,未來我們能把這錢撈回來。




如果要細分,那麼未來的錢,還要看行業的未來和具體崗位的細分,請各位移步:年輕時一味追求高工資會給自己帶來什麼?這樣真的有利嗎?



5

別太早想著斜杠青年




南都周刊今年找我約稿寫

斜杠青年

,而我的態度是年輕人的目標應該是成為斜杠中年。





《雙重職業》這本書的

作者麥瑞克·阿爾伯最初用的詞是 Slash——斜杠可以,青年完全是譯者的發揮啊。




去互聯網上搜索一下知名的職場「斜杠青年」,但凡做出些成績的大多是 30+ 的中年人:




企業家/登山愛好者/滑翔傘玩家的王石,美贊臣高管同時寫出 10 萬 + 微信文章的薇安;




PPT 專家/大學生導師/社團運營專家的秋葉大叔,創業者 / 生涯規劃師 / 暢銷書作者的古典;




就算是天時地利人和一帆風順的李叫獸(自媒體/營銷諮詢顧問/百度副總裁)也要將近 30 歲了。




哪有剛畢業就杠上開花的?




先把專業做精細了。




所謂斜杠,應當是百尺竿頭再進一步的飛躍,而非焦頭爛額慌亂之下的逃竄。




有些自詡為「斜杠青年」的小夥伴們,可能從頭到尾就沒有讀過麥瑞克·阿爾伯的《雙重職業》這本書,僅僅憑聽到的道聽途說和自己的猜測,樹立了一個自己眼裡所謂的「斜杠青年」。




作者表示這個鍋她不背。麥瑞克對於想做斜杠青年的小夥伴們提出過忠告:





你可以斜杠,但別一擁而上。不要指望同時以三個身份開展三個職業。

大多數斜杠,需要經過時間的洗禮和歲月的磨礪,從基礎做起逐漸成就卓越。只有在堅實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添磚加瓦,斜出特色,杠上開花。



6

打磨自己的溝通技能




我打過交道的不少年輕小夥伴都認為:善於溝通 = 性格外向,能聊天能侃大山。認為自己很能聊的小夥伴們當然不吝惜將出色的溝通能力放在自己的簡歷上就來投遞諮詢公司的崗位了。




溝通能力並不僅僅說你口吐蓮花,拽上客戶吧啦吧啦侃上小半天,唬得客戶一愣一愣滴。




在我看來,

溝通能力首先在於聽,

聽懂客戶的需求,更能聽懂弦外之音——客戶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我參加過一個培訓,隱約記得考官出過一題:如果客戶做出錯誤決策時,應該如何說服他?




有人說講述過去的成功案例;有人說用數據分析的結果說服客戶;而正確答案是繼續聽,了解客戶為什麼會這麼說,而非急於說服客戶。




提問也是重要的能力:

客戶說準備來年上一套彈性福利體系,身為諮詢顧問可不能點頭回家做方案去了。為什麼客戶會有這種想法?是全球總部的要求?還是員工調研的反饋?抑或是競爭對手上了這樣的福利?




出色的顧問能夠提出有效的問題(ask effective question 是顧問培訓中的必修課),迅速了解客戶決策背後的原因。只有了解了客戶需求背後的動因才能提出靠譜的解決方案。




剛剛進入職場的小夥伴們,很容易想當然,又怕問多了露怯(我當年也這樣),於是乎,幹活就靠猜:領導應該是這個意思 / 客戶估計要的是那個東西。悶頭苦幹,然後發現完全不是對方要的東西,遇上脾氣暴的主,還會發火訓自己。




小夥伴不免懷疑人生,我這麼努力,為什麼沒人看到?




我教各位從一個小技巧入手,每次別人在說的時候,立即

拿筆記下來

;別人說完,你

確認一遍

:「領導您希望我們做的是 ABC 三點,對不對?」,等到領導 / 客戶確認後,再接著

郵件補刀

:我們剛剛開會達成三點內容,分別是 ABC。接下來,保持

定期更新

:A 完成了 B 還在做 C 還沒開始啟動。讓對方心裡有底。



7

不要盲目崇拜別人開的掛




之前有一陣子開始吹開掛的人生,知乎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人的人生跟開了掛一樣?




的確,這個世界上有不少開掛的主,但和我們有半毛錢關係嗎?




那些開了掛的人,不會告訴你為什麼她開掛背後的各種因素,甚至會故意隱藏部分關鍵信息;更不願意讓吃瓜群眾知道,即使再怎麼努力,也很難複製他的開掛人生。

更可怕的是,單純迷戀別人的開掛,很可能被人收智商稅。




舉個例子:





羅振宇在多個場合說明拒絕被存量綁架的觀點時,最常舉的例子是,2013 年,自己賣掉了房子和車。




但在今年年初,羅振宇在一場演講中又說,當時自己確實賣掉了房子,「

但後半句我沒有說,我到香港買了騰訊的股票,實際上,比北京房價漲得好,然後,在這一輪房價上漲之前,我又把北京的房子買回來了。




由此得出結論:「對創業者來說,最重要一條:甭管聽誰忽悠你的,責任你自己負,因為,

別人不會把他選擇的所有維度參數都告訴你。」




提及此事,羅振宇滿臉的「我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我當時一直在說(買股票),只不過沒有公開說而已……我就算沒有這些,我先賣了,然後我改主意了,買了,不行嗎,這不是公民的權利嗎?」




還有那位知乎上被熱議的 Molly 妹子,一年 300 多天在旅遊,成績從來不耽誤。都因為人家一邊旅遊一邊學習,不用睡覺啊,你服不服?




你能不睡覺嗎?我反正不行,我不睡覺就是一坨行走的五花肉,毫無生氣可言。




我建議各位剛進入社會的小夥伴們:

不要太花精力迷戀別人怎麼開的掛,你學不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不如多看失敗者的經歷,從中吸取教訓。



8

職場上不要全靠自己摸索,要找師傅




職場上很流行一句毒雞湯,在問題:有哪些典型的「學生思維」?問題里我也親眼目睹過:





學生時代有老師,到職場上就要靠自己,別指望有人教你。




咪蒙在《職場不相信眼淚,要哭回家哭》里也說過類似的話:沒有任何人有義務來指導你。




胡說八道。職場上同樣需要老師,需要有人教我們,公司有義務指導我們。




沒有老師,我們也許也能摸索出成功的路,但那必然更加艱辛。實際上職場導師,不但對新人有價值,對公司的發展也很有價值:新人迅速融入,企業當然受益。




企業也沒有意識到培訓新人,讓新人迅速上手的重要性,而有些老員工擔心新人搶了飯碗,故意不教新人,反而編出毒雞湯:職場都別指望有人教你。




對於這種人和這種企業,職場新人能躲就躲——這是不歡迎新人的文化。你在這裡即使能通過百倍努力獲得成功,但這種程度的努力可能已經讓你在一個友好環境下,取得 3-5 倍的成就了。




新人進入職場後,要以謙虛的態度抓緊時間找自己的導師,

如果找到,別人給了你幫助和提點,記在心裡。未來有機會,記得感恩。




職場在不斷發展,公司和員工的關係也在調整,多年來堅持要求員工著正裝上班的 IBM 如今也主動建議員工日常只需休閑裝辦公。更不要說那些為老闆擋酒才能晉陞的胡說八道。




戳小程序查看剩下的 2,518 個回答:有哪些大家不說,但需要知道的社會規則?







我們精選了 16 個和人類戀愛、情感有關的故事。


它們不能教你戀愛,也不是所有故事都有美滿的結局;


看完你會感受到——「嘖,感情啊,真是複雜的東西」。




不要期待通過它們來理解愛情。


戀愛難,開頭難、中間難、結尾難。


在這裡,讓我們當一個人間情愛的圍觀者。




識別圖中二維碼,回復

「感情」

獲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學點知識 | 古代皇帝的御膳放到現在是什麼水平?
學點知識 | 孩子不到 6 歲就開始撒謊,其實不算壞事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