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從來不用「信用卡」的人,究竟是什麼心理?網友評論很「精彩」

從來不用「信用卡」的人,究竟是什麼心理?網友評論很「精彩」

大家好,歡迎來到尼莫科普,今天為大家帶來的話題是:從來不用「信用卡」的人,究竟是什麼心理?

所謂的信用消費,就是基於個人的誠信,銀行先幫你付款,然後在未來你把欠銀行的錢還上,俗話說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就是概括信用消費這一現象的。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信用消費離我們很近,比如到銀行開信用卡,你可以去吃飯購物先消費,在下個月再還款,比如馬雲爸爸的支付寶花唄,也可以先幫你墊付,然後下個月再還,再比如買房買車辦理按揭手續,付個幾成首付房子就可以交房,在未來二十年間每個月固定還月供,還剩餘的車款,直到還完為止。所以基於信用的消費已經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這種消費的模式其實鼓動了全社會的消費,你可以先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東西,在未來再付款。

但是也有些人始終不願意用信用先消費,不是很便捷嗎?為什麼不用呢?我們來看看網友的評論。

有網友評論道:信用卡消費還不是要騙人消費,又不是消費了就不用還,花多少還不是要還多少,而且仗著下個月再還的僥倖心理,有可能還花的更多,這不,每個月用花唄淘寶的時候一時爽,下個月還花唄的時候就哭了,因為付款的時候總想著是支付寶先幫你還的,就一直買買買唄,結果還不是要還的。

還有的網友評論道:自己是花錢比較保守的心態,自己手裡有錢就付款,沒有錢還是不要買了,用信用卡消費了,下個月還的錢不會變少,與其這樣,還是不要讓自己欠下錢,早還晚還還是得還,幹嘛要那麼折騰,說到底那些喜歡用信用卡消費的人還是太不切合自己的實際了。

看完網友精彩的評論,小編來說說自己用花唄的心態吧,雖然馬雲爸爸給了一定的額度用於信用消費,但還是需要自己理性消費,就像網友說的,你消費多少還是自己要還的,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收入去消費。

大家是否有不同的看法呢?

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我是尼莫,喜歡請關注尼莫科普,

每天科普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此文為純原創,企鵝獨家,切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觀趣聞 的精彩文章:

為何艾滋病更喜歡「眷顧」男性?只怪男性這一特徵,看完直呼活該
明知拼多多上9.9的「口紅」是假的,為何很多人還給「好評」?

TAG:探觀趣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