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蒼天!得給電影《大轟炸》的編劇補補歷史課

蒼天!得給電影《大轟炸》的編劇補補歷史課

原標題:蒼天!得給電影《大轟炸》的編劇補補歷史課



原創-N0.1114


作者:霍小山


執行主編:任逸飛編排:花匠

電影《大轟炸》徹底涼了。


在中國,《大轟炸》經過一系列的風波後最終撤檔,而不幸看過該片的觀眾,集體在豆瓣上給了它應得的分數:2.8。


導演蕭鋒,用八年的時間、30多億的投資、以及20多位國內外大牌明星的陣容,拍出了跟《逐夢演藝圈》差不多分數的作品,不得不說,他將留名中國爛片史。


在北美,10月26日該片上映,上映之後,差評如潮,很多北美觀眾吐槽:「看這部電影簡直是浪費時間。」


給讀者們看看片子中的兩個「騷操作」——



敞篷的飛機座艙



用卡車接住飛機


總之,這部片子,情節之混亂,邏輯之古怪,台詞之尷尬,早已被各路影評人和非影評人吐槽得連骨頭渣都不剩了。筆者在這裡,只是想問問電影的導演和編劇,你們到底有沒有認真研究過抗日戰爭的歷史?如果沒有,能不能請相關方面的歷史學家給你們把把關?為什麼寧願花三千萬請范爺出鏡十幾秒,卻不願認認真真的去打磨劇本呢?畢竟《大轟炸》是部歷史題材的電影啊!

筆者覺得,真的應該給這部電影的導演和編劇們補一補歷史課。


1


連導演和編劇都弄不清的背景時間


從1938年至1944年,日本對國民政府陪都重慶進行了長達6年半的戰略轟炸,史稱「重慶大轟炸」。


然而通觀《大轟炸》全片,對於故事發生的時間究竟是在6年半中的哪一年,沒有任何明確的說明——可能編劇和導演壓根就沒想過這個問題,因此我們只能通過電影中的一些畫面來推導出大概的時間。


影片一開頭,中日空軍在重慶上空激戰,陳偉霆飾演的中國空軍飛行員問隊長,「這是什麼樣的飛機?」,導演沒有給他們的飛機配備無線電,只讓他們隔空喊話,但神奇的是,居然兩人之間都能聽得清清楚楚,隊長以很專業的語氣說,」新的零」。


二戰中日軍的零式戰機有很多型號,我們搞不清這個「新的零」到底是哪個零,姑且就將這句話的意思理解為「新來的零式戰機」。根據陳納德的記載,「1940年初秋,第一批日式零型戰機嗡嗡的飛臨重慶」,那麼我們可以判定,影片發生的時間,起碼在1940年末。



「新的零」


1941年底日美開戰,日軍逐漸意識到用轟炸重慶來逼迫國民政府投降已絕無可能,加上此時日軍大量飛機從中國戰場抽出,轉赴太平洋戰場,日本不可能再對重慶進行地毯式的轟炸。此後,日軍即利用有限的空軍力量,集中轟炸重慶周遭的軍工廠區域,藉以削弱中國的國防實力。

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日軍大規模轟炸的是重慶市區,而並非重慶的周邊地帶。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推論出《大轟炸》中故事的發生時間應該是在1940年末至1941年底,基本也就是1941年這一整年。


2


不可能發生的空戰場景


至於《大轟炸》開始的那場中日空戰,是絕不可能出現在真實的歷史中的。影片中,中國空軍的飛機經常拉高,爬升到日本零式戰機的上方。以至於當謝霆鋒飾演的飛行員雷濤的飛機被擊中時,他還能憑著最後一股勁,駕駛飛機俯衝下來跟一架日機相撞,雙方同歸於盡——這一幕充分表現了導演與編劇不亞於「手撕鬼子」的想像力。




事實上,根據陳納德的記載,日本的零式戰機能飛到27000英尺的高度,第一次飛臨重慶時,就「像盤旋在雞場上空的老鷹一樣,中國的戰鬥機還沒來得及鬧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就紛紛被擊落了」。


陳納德說的應該是1940年9月13日的璧山空戰,當時日軍陸軍航空隊進藤三郎上尉率13架零戰與中國空軍的27架戰機在重慶上空交鋒,結果中國空軍飛機被性能優越的零戰全數擊落,毫無還手之力。


1940年中國空軍的主力機型依然是老舊的蘇聯飛機伊-15、伊-16。這兩款蘇聯飛機有多不靠譜呢?蔣介石曾在給宋子文的電報中吐槽:「敵驅逐機近日由宜昌可直飛蓉渝兩地,掩護其轟炸機隨意所至,肆無忌憚。以俄式驅逐機升高速度至六千公尺須十五分鐘以上,而敵機只要六分鐘就可升至六千米以上,故對之望塵莫及,只有任其猖獗。」


也就是說,當時的中國的蘇制戰機絕不可能突然拉高,還位於零式戰機之上。零式戰機有著絕對的高空優勢,中國空軍對其是無可奈何的。在來到中國戰場後的短短几個月里,零戰共擊毀中國戰機99架,自身卻只有2架因地面起火而損失。由此可見,影片中,中日空軍你追我趕,互相追逐的畫面,在歷史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它只存在於導演和編劇的腦洞中。

3


P-40真的是「空戰神器」嗎?



面對猖狂的日本零式戰機,影片中,美國空軍教官拿出了一件寶貝——P-40戰機,雖然影片里這架飛機上面寫的是41A。美國教官對陳偉霆說,P-40老厲害了,可是咱只有一架P-40戰機,誰能駕駛它,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因為只有一架,為了爭奪使用權,陳偉霆還和宋承憲在重慶的街頭打了一架。陳偉霆的咆哮,真是特別賣力。


然而,導演和編劇可能不知道,P-40戰機是「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即我們所熟知的「飛虎隊」的主力戰機。在1941年底以前,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的全部99架P-40戰機還都在緬甸,在那裡,陳納德正在抓緊時間訓練這支隊伍。所以,P-40戰機在1942年前不可能出現在重慶。



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至1942年中旬,陳納德的99架P-40已經基本上在高強度的對日作戰中消耗殆盡了。1942年6月5日,陳納德將志願隊總部和兩個中隊遷到了距重慶20英里的地方,即白市驛機場。此後,連續三天,志願隊派一個中隊的飛機在重慶上空做防衛工作。也就是說,P-40從來都是由美國飛行員駕駛的,也從來沒有以孤零零一架的姿態在重慶出現過。所以,影片里,有關P-40的那些橋段,可以說純屬無稽之談。



在緬甸的「飛虎隊」

況且,志願隊的P-40B機型從來就不是陳納德心中的理想機型,他曾明確說道:「我不喜歡P-40型,因為它的液體冷卻引擎在實戰中暴露出很多弱點,比如,它太笨重、飛不快,難以與攀升速度很快的日本納特或零式抗衡」,除此之外,P-40 「沒有裝配機槍瞄準器、炸彈架子,也沒有在機翼或飛機腹部留有餘地安裝備用郵箱」。陳納德只能自我安慰,對於目前的中國而言,P-40「有總比沒有好」。


因此,陳納德是絕對不會讓P-40單獨升空作戰的,因為他知道:「日本小子的戰鬥機爬升速度快,飛行上限比較高,操作比較靈活。他們的轉彎半徑極小,攀升時幾乎是直線」,所以他教給志願隊學員們,一定要「兩人配合作戰」,讓飛行員成雙飛行,一架飛機總是護住另一架飛機的機尾,形成互相保護。在這樣的戰術指導下,志願隊獲得了輝煌的戰績,令日軍聞風喪膽。可影片中,導演和編劇卻擅作主張,讓一架P-40去作戰,無異於是讓駕駛這架飛機的飛行員去送死。


4


美軍教官在重慶訓練中國飛行員?


影片中,由一位美軍教官在重慶的空軍基地訓練中國飛行員,我們姑且把這位教官的原型看成是陳納德。可是,衡諸史實,陳納德在中國大後方訓練中國飛行員的基地一直在昆明。之後,由於日本飛機頻繁轟炸昆明的空軍基地,陳納德無法培養出合格的中國飛行員,所以後來他又帶著美國援華航空志願隊去緬甸安營紮寨。




「飛虎將軍」陳納德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一部分志願隊飛行員帶著他們的P-40重新進駐昆明,那個時候,志願隊的作戰壓力非常的大,陳納德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資源來培養中國飛行員。更不用提像影片中的美國教官一樣,天天還在麻將桌上跟中國大媽們搓的不亦樂乎。



▲「飛虎隊」在昆明(油畫作品)


在當時戰火紛飛的中國,訓練飛行員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1941年7月21日,應陳納德和宋美齡的請求,美國總統辦公室批准了由國民政府輸送500名中國空軍學員,分批至美國飛行學校學習的計劃。


此後,美軍幫助中國訓練了成百上千的飛行員,這些飛行員回國後,直接開赴戰場,終於讓日軍戰機在中國空中橫行無忌成為了歷史。所以,影片中美國教官在重慶空軍基地里訓練中國飛行員,只能是導演和編劇一廂情願的想像。



在美國接受訓練的中國飛行員


其實,《大轟炸》中與歷史嚴重不符的錯誤還有一大堆,遠遠不止筆者在本文中已經指出的這幾處。


將這部電影中不符合史實的橋段標舉出來,並不是要吹毛求疵,而是希望沉迷在市場和流量「指揮棒」下的影視劇從業者,請對歷史表現出起碼的尊重和敬畏。不能擔負起自己應盡的文化責任,那麼即便有再高的投資、再強大的明星陣容,也不可能拍出得到觀眾認可的好作品。


參考文獻:


【1】[美]陳納德:《我在中國那些年——陳納德回憶錄》,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3年。

【2】吳景平、郭岱君編:《宋子文駐美時期電報選(1940-1943)》,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3】齊錫生:《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1941-194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4】Joseph W. Stilwell. The Stilwell Papers (Reprint Edition), Boston: Da Capo Press, 1991.


歷史研習社出品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研習社 的精彩文章:

日本民族主義也有退潮時?
黨爭鬧起來,乾隆也頭疼

TAG:歷史研習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