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在細節!全港有16萬個井蓋,背後設計思考原來這麼貼心
【橙訊】平時走路,不知道您有沒有留意地上的渠蓋呢?其實本港有16萬個渠蓋(就是「井蓋」),其中又分了許多的種類和設計,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發表網誌,並介紹渠蓋的種類和設計特色。
渠蓋上有2個小型的蓋掩,用作避免女士的高跟鞋卡於夾縫內,或因積水而引致蚊患。圖:發展局
黃偉綸指,現時全港約有16萬個渠蓋,採用由2個三角形拼合而成的方形設計,令渠務人員較易用鐵撬打開渠蓋,而拼合式設計亦較易於操作。至於渠蓋上的凹凸花紋,除了增加防滑度,主要是給渠務人員識別污水和清水(雨水)2種不同的渠道。圓圈及放射式花紋是清水渠蓋,而小正方形格子則為污水渠蓋,故坊間簡稱「圓清方濁」。他又指,渠蓋上2個像眼睛的夾縫,是方便渠務人員以特別的工具拉起渠蓋,而蓋掩的作用是避免女士的高跟鞋卡於夾縫內,或因積水而引致蚊患。
小正方形格子(左)為污水渠蓋,圓圈放射式花紋(右)則是清水渠蓋。圖:發展局
除了花紋圖案外,渠蓋面上亦有一組組英文字母及數字,渠務署熱線總監黎超良解釋,「HK」是香港(Hong Kong)的簡稱,代表是政府財物;「DC」則是指渠務署合約(Drainage Contract),而一般渠蓋上亦鑄有製造年份及合約編號,如「DC/97/05」即指渠務署1997年05號合約,並會鑄有製造商的英文名稱。
另外,渠蓋會以英文字母標示其承受重量的級別,共有3級。較常見的為「H」,即重級(Heavy duty),可以承受重型車輛在上面行駛;「M」即中級(Medium duty),一般見於行人路;而「L」即輕型(Light duty),則多出現於花槽。
黎超良表示,方形設計,方便渠務人員打開檢查及清理沙井和渠道內的阻塞物。圖:發展局
另外,黃偉綸表示,全港首個渠蓋設計比賽於昨日(15日)截止報名,共收到超過1400份設計作品,比賽結果將於明年1月14日公布,市民可於網上投選其中一項最具人氣獎。得獎作品將有機會被採用製成實物,於本港範圍使用。


※11歲男孩因功課壓力太大,開車兜風:只是去散散心
※南科大生物系全體教授發聲明,譴責賀建奎開展基因編輯應用
TAG:橙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