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別再說「你真棒」了,試試這樣鼓勵孩子!

別再說「你真棒」了,試試這樣鼓勵孩子!


別再說「你真棒」了,試試這樣鼓勵孩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作者:火星主婦

由樊登讀書(readingclub_btfx)



俗話說「惡語傷人六月寒」。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都曾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對孩子口出惡言。

我們本意是為了孩子好,可一時情緒的宣洩,對孩子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呢?他們能不能像我們一樣,聽完了罵,一會兒就會忘呢?

有一次在家長課堂上,為了了解孩子在被父母責罵、貶低時的感覺,老師讓我們這些家長,當了一回被罵的孩子。

當我扮演孩子的時候,為了模擬家長和孩子之間身高的差距,其他家長都站在了椅子上。然後,這些高出我很多的」大人「,就開始輪流「罵」我。

「我真後悔生了你這個孩子!」

「你除了會惹我生氣還會幹什麼!」

「你怎麼這麼笨!」

「快滾開!」

很多家長在念台詞的時候會有點放不開,會笑場,但是我聽到這些言語依然非常不舒服。我仍記得其中有一位家長塗了很紅的口紅,在她嘴裡蹦出那些傷人的字眼時,我真的感覺好像要被她吃掉。

在被幾位家長輪流罵了5、6遍之後,我忍不住哭了,很想立刻離開現場。


別再說「你真棒」了,試試這樣鼓勵孩子!


然而這只是模擬,一個場景遊戲。當孩子真正被我們罵的時候,他們的害怕、恐懼、痛苦、無助和自我貶低會不會可能是我的5倍、10倍?我不知道,也不敢想。

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曾說過,「我們究竟是從哪裡得來這樣一個荒謬的觀念,要想讓孩子做得更好,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

我們希望孩子長成陽光、自信、開朗、獨立的人,這些美好的品質,絕不可能通過我們對孩子的打壓、批評、責罵、侮辱來獲得。相反,言語的暴力只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失去歸屬感,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別再說「你真棒」了,試試這樣鼓勵孩子!


所以,鼓勵孩子的第一層,也是最要緊的第一點,就是在想罵孩子的時候,閉上嘴。因為責罵,一定只會讓孩子變得更糟糕。

2


和「責罵」對應的行為是「誇讚」。

誇讚這種行為,本質上就是通過不斷的正向評價,來強化孩子的某些行為。所以誇讚孩子,有時候會特別有效果。

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誇孩子很容易。他們的每一個技能,無論多麼微小,比如會走了,會握筆了,我們都願意給孩子最大的誇讚,「哇,寶寶你好棒!」

可是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開始上學,進入社會,他們需要克服的困難慢慢變大;與此同時,我們對孩子的標準也越來越高,我們希望孩子成績好,有禮貌,課外培訓的技能都滿點,最好還能幫忙乾乾家務。

於是,我們誇孩子的次數越來越少,孩子就會問我們,「媽媽你怎麼不誇我棒了?」,「媽媽我到底是不是最棒的?」

這就是誇讚的問題所在——它會讓孩子對外在的評價變得非常介意。


別再說「你真棒」了,試試這樣鼓勵孩子!


從小泡在誇讚里長大的孩子,他們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並不來自內心,而是來自身邊的一張張嘴。一旦他接受不到來自外界的評價,他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我是真的好么?我如果不是好的,那我是不是就是壞的?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是喜歡稱讚的,這種讚許心,我們做父母的教育小孩子時應當利用的,然而不可用得太濫,一濫就失掉它的效用,反不若不用為妙。」

所以,鼓勵的第二層境界,是開始認識到孩子需要誇讚,願意因為孩子的成就表達讚賞。

但是誇讚就像糖果,偶爾吃一顆,孩子會感到很甜很開心;但是長期只吃糖果,孩子就會營養不良。

3


一些教育理論提出,誇孩子「很棒」是一種粗放式的誇獎,它誇不到點上;同時還是一種只針對結果的誇獎,這會讓孩子重視結果多於過程。

所以,現在我們常常這樣誇孩子,誇他們努力、認真、細心等等

如果說誇讚是糖果,不能多給,那麼針對孩子做事的過程給與鼓勵,就是飯,可以多喂。

我家孩子剛上一年級,這次期中考語文考了80多分,成績雖然不理想,但是他平時做作業態度都挺認真,所以我想鼓勵下他,跟他說一句「你已經努力了。」

別再說「你真棒」了,試試這樣鼓勵孩子!


話到嘴邊,我突然想起《奇葩說》最近的一道辯題,「真的很努力」是一句好話么?於是我把話咽了回去,我問孩子:「你覺得這個分數,反映了你的實力了么?」

沒想到孩子說:「媽媽,我還不夠努力,我在家讀拼音都只讀1次,別人在家都讀3次的。我以後也要讀3次,就能考100分了。」

那一刻我真的慶幸,自己沒有隨隨便便就對孩子說出「你真的很努力」這句話。因為如果我說了,孩子可能就會以為,讀一次拼音就是努力了。他就會失去了一次對自己進行反思的機會,也失去了一次進步的機會。

努力也好,認真也罷,其實也是一種標籤,我們不能因為這些標籤代表著優秀品質,就貿然給孩子貼上。

鼓勵的第三層境界,是我們認識到「過程」比「結果」更重要,這是好事。

但是我們還是不能隨意給孩子評價,去下定論。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自身價值感,不能通過我們的評價去「給」到他們,而是需要他們自己去生活中感知。

4


所以,到底該怎麼鼓勵孩子呢?鼓勵,有沒有一套標準呢?我想先說三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龍應台在她一篇散文里寫自己去花店買花,店老闆不在,是老闆五歲的小孫女幫她綁一束花。小女孩胖胖的手指頭,很不熟練很艱難地在打結。

龍應台沒有不耐煩地催促,也沒有誇張地鼓勵她,而是靜靜地等在一旁。她認為在那一會兒,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比得上讓一個小女孩沉浸在當下,做完她要做的事來得要緊。

第二個故事:在繪本《大衛不可以》中,大衛一天天各種搗蛋,後來他打破了媽媽心愛的花瓶,於是有點愧疚地縮在了牆角不敢動。

大衛的媽媽發現了他的局促和不安,她不但沒有批評大衛,反而把他摟在懷裡,告訴他「大衛,我愛你」。

別再說「你真棒」了,試試這樣鼓勵孩子!


第三個故事:山東一個孩子考試得了7分,他的爸爸買了1000多塊錢的煙花,拉到偏遠的山地燃放。因為以前孩子考試都是0分,雖然只有小小的7分,對這孩子來說卻是大大的進步。

放完這次煙花以後,孩子的學習態度有了明顯的進步,成績也很快短提高到了57分。

在上面三個例子里,孩子們都受到了鼓勵,雖然家長們的應對都不一樣,但是相同的是,孩子的當下都被看見了。

小女孩的專註被看見了,大衛的愧疚被看見了,男孩的微小進步也被看見了。

我們鼓勵孩子,不可能只是因為他們完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為大部分時間,孩子只是在平平凡凡的做事,甚至是在調皮搗蛋。但是這些時候,都是我們鼓勵孩子的好時機。

所以,鼓勵的最後一層境界,就是要「看見孩子」。

別再說「你真棒」了,試試這樣鼓勵孩子!


看見孩子,意味著要我們不再拿自己孩子和其他人進行比較,意味著我們不再高高在上地去評價他們,意味著我們開始會平等地去傾聽他們。

我們接納他們的一切,感受他們的那個當下,然後做出最好的應對。

所以鼓勵的方式也沒有標準。它可以是一句簡單的「謝謝」,可以是無聲的陪伴,也可以是儀式感很足的慶祝,更可以只是一句最尋常的「我愛你」。

別再說「你真棒」了,試試這樣鼓勵孩子!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德雷克斯有一句名言,「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願我們都能在平凡的日子中看見孩子,然後溫柔守護,靜待花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最適合女孩看的10大經典繪本
別小看尿褲子這件事,因為……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