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除開這2種情況,說一切都是「空」之前,先吞刀試試?

除開這2種情況,說一切都是「空」之前,先吞刀試試?







《中觀寶鬘論



學習分享


43








壬三(宣說諸法遠離常斷之邊)分四:一、廣說;二、無有成斷滅之過;三、宣說離邊為佛陀之不共特法;四、遮破有實自性成立。



癸一(廣說)分四:一、破因果自性成立;二、斷除與共稱相違;三、證悟無二之義而解脫;四、依據之比喻。




子一(破因果自性成立)分二:一、對方說因果離有無邊;二、中觀破其自性成立。




丑一、對方說因果離有無邊:




由見具因生,是故超離無,


由見具因滅,故亦不許有。




對方說:以量可見產生痛苦具有我執之因(因)。超離了你們中觀宗聲稱的「輪迴因果在名言中也無」之見,因此不存在斷邊(立宗)。以量可見滅盡苦及苦因具有道諦之因(因),也不承認永恆存在,因此無有常邊(立宗)。






這裡是給我們反著說的。他們並不是說他們完全不承認名言中不存在因果,「滅盡苦及苦因」,是滅諦,滅諦具有道諦之因,道是滅的因,通過修道可以獲得滅諦。「也不承認永恆存在」,這個我們知道,因為通過修道,最後可以寂滅,那麼肯定不是常有的,也就不存在常邊。所以對方的觀點是:「我們既沒有落入有邊,又沒有落入無邊,因此我們是正確的。」對方說自己沒有錯,我們也沒有必要去深究。接下來看看我方的駁斥。






丑二、中觀破其自性成立:




前生及俱生,非因實無因,


假立與真實,生皆不許故。




無論因在果之前已經產生或者與果同時產生,還是在果之後產生,於勝義中都不是因,按次序來說,滅盡或無觀待及所生能生均不合道理,由於成了果無因及因無果的緣故,實際上因自性根本不成立。而且,由於因果體性不成立,因而站在以勝義量觀察的角度及真實以名言智慧觀察,自性成立的生都全然不成,了不可得,因而無所承認。《聖寶源經》中云:「諸法空性無覺知,如同空中之鳥跡,一切體性毫非有,彼永不成他之因……」






這一段和《稻桿經》中所說的一模一樣,我們在《緣起贊》中也有分析,不管是因在果之前已經產生,或是與果同時產生,或是在果之後產生,於勝義諦中都不是因。「按次序來說,滅盡或無觀待及所生能生均不合道理」,這就是說,種子滅盡,無法與果接觸,沒有觀待亦不可能,這個是我們在《緣起贊》和《稻桿經》中反反覆復討論過許多次的。




「由於成了果無因及因無果的緣故」,果找不到因法,要麼有果無因,要麼有因無果,「實際上因自性根本不成立」,這句話大家都明白。「而且,由於因果體性不成立,因而站在以勝義量觀察的角度及真實以名言智慧觀察,自性成立的生都全然不成」,這一段也比較好理解,既然因果都不存在,那麼所有的生都是不存在的。




這一切都是在講因果不存在。




如果有人說:倘若否定了因果自性成立,也就推翻了此緣起性,如此一來顯然與世間共稱相違。






這裡有人說:「你連因果都不相信,那你又怎麼會承認緣起?」其實並不向違。




「並不相違」是從經不起理證觀察的角度出發的。我們並不承許顯現許在名言中只是相互觀待而安立也不存在這一點,除此之外自體成立的法絲毫也不存在。




這是從世俗諦的角度出發來講的,我們不承認顯現不存在。

這裡面用了很多的否定詞來強調觀點,我們並不是說顯現在名言中不存在,儘管在名言中是存在的,但自性是永遠不存的。

緣起有現象但沒有自性,有緣起但性空,

不管我們在輪迴中發生的任何現象,比如我胖了、瘦了、長斑了,或是誰生病了、出軌了,

雖然現象存在,但這一切的本體是沒有的,而是在空性當中,從來離不開空性。

所以在大空性中,善惡、男女……這一切都是平等的。




關於分析因果這一段,以前我們在學習《心經》、《緣起贊》時分析過很多次了,如果是因果同時,接不接觸,如何接觸,我們原來也講過。如果因果不同時,相互都不接觸,又如何起作用?通過這些方式我們可以抉擇出,因是無法生果的。




這以上最重要的是讓我們區分二諦——我們永遠不否認現象,但其本質永遠不存在。

這對我們平時的生活有何幫助呢?




在我們沒有真正安住在空性中之前,注意哦,這個安住的空性,不是我們想像出來的什麼「你也不存在,我也不存在,所以我可以把你殺掉」,不是這樣的,而是真正住於空性的狀態中。但哪怕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永遠都要取捨現象上的因果,永遠都不能超越因果,永遠都要斷惡行善,這就是對我們的啟示。




通過學習般若,我們的見解都變得比較高,但最重要的是要提醒大家千萬不要犯一絲一毫自認為因果不存在的錯誤。






# 兒子看《大般若經》,裡面有個故事,是太子把國王殺掉了,想要誠心懺悔,找了很多宗教都無法解決問題,最後他找到了佛陀,佛陀便從空性的角度告訴他解決辦法。這讓兒子對佛法有了不好的想法。




確實,關於殺人,除了修有相的金剛薩埵、放生、懺悔罪障,還有個辦法就是修空性,這是沒有錯的。但確實也有一個問題,

雖然殺父親的業是如夢如幻的,但我們會在如夢如幻中償受被別人殺的業。

輪迴中的一切因果都是這樣。你可以告訴兒子,不僅殺人是夢,此時此刻,我們娘倆之間的相處,也是夢境。




沒有學佛的人,一來就和人說空性、如夢如幻,別人會不會覺得我們瘋了?其實有的人看了與空性相關的內容,對空性產生邪見,墮了地獄還會彈起來。了解一點空性法門是有好處的。

而且要強調,雖然一切萬法性空,但還有緣起,緣起永遠存在。




為什麼要如此呢?如果認為刀子的本性是空性,人和動物也是空性,所以用刀子殺掉他們也無所謂。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能把刀子吞下去嗎?我們可以常常提醒自己,如果要做什麼違背因果的事情,先撈出一坨屎吃了再去做。




關於緣起性空,我們更多地是要站在緣起的角度,性空只是我們座上修的東西。我們可以這樣說:對待煩惱要性空,對待因果要緣起,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怡苑?心靈樂園 的精彩文章:

鮮為人知的變美秘方,竟是因為這個高級原理
如何讓過世的親人走得更好?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