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火炮/坦殲傻傻分不清,但不論如何它都是美軍的一大重要戰力

火炮/坦殲傻傻分不清,但不論如何它都是美軍的一大重要戰力

原標題:火炮/坦殲傻傻分不清,但不論如何它都是美軍的一大重要戰力


對於奉行「開打之前先炸三遍」的美軍士兵來說,隨叫隨到、火力管夠的自行火炮是最好的夥伴之一。說起二戰中美國的自行火炮,大家的第一反應大多是滿山遍野的M7牧師自行榴彈炮。但在M7威名的掩蓋之下,還有另一款自行火炮同樣是功勛卓著。


美軍另一款戰功卓著的自行火炮


(遊戲里是TD)


在二戰爆發時,美國人手中拿過來就能用的輕型坦克只有M2A4,但其在測試和訓練、演習中暴露了不少問題。為此,美國軍械局在1940年底研發出了M3輕型坦克,後來又在1941年早期改進出了M5輕型坦克。M3和M5坦克被統稱為「斯圖亞特」車族,用以紀念美國南北戰爭中的南軍將領詹姆斯·斯圖亞特將軍。


英軍裝備的M3斯圖亞特坦克


斯圖亞特坦克不僅裝備了美軍,更援助給英、法、中、蘇等盟軍國家。在戰鬥中,斯圖亞特輕型坦克以其出色的機動性及可靠性博得了官兵的一致好評,北非的英軍甚至把它們叫作「蜜糖」。鑒於表現,美軍希望在其底盤基礎上打造一款輕型自行火炮。



中國遠征軍裝備的M3A3輕型坦克


1942年6月,軍方針對輕型坦克底盤改裝為75毫米或105毫米自行榴彈炮的可行性進行了研究,後者很快因為超出承載能力而被放棄。經過論證,軍方在M3輕型坦克的底盤上安裝了一個碩大的廂式車體,配備一門75毫米榴彈炮,該方案被命名為T18。雖然T18樣車經過測試滿足了軍方要求,但由於另一款更出色的T47自行榴彈炮即將量產,T18計劃便被束之高閣。


T18自行火炮


(曾經的屠幼神器)


1942年12月,為了滿足新編裝甲師對自行火炮的迫切需求,軍械局對M5輕型坦克底盤改裝為輕型敞篷自行火炮立了項。最先提出的T41沿用了M5坦克的傾斜裝甲車體,基本上就是把一門75毫米榴彈炮安在了車體前側。1942年4月,軍械局進一步在T47的基礎上提出了帶有旋轉炮塔的T47項目。經過對比,T41項目被取消,T47的樣車在測試中表現極為出色,擠掉了T18項目成為了制式武器,被命名為M8自行火炮。


M5A1輕型坦克,T41、T47項目和它使用同一個底盤


M8自行火炮有個外號叫「斯科特」,用以紀念美國南北戰爭北軍名將溫菲爾德·斯科特。M8自行火炮直接沿用了M5輕型坦克的車體,但換用了一個敞篷的大炮塔,炮塔座圈也對應加大。炮塔里配置了一門75毫米短管榴彈炮並可以容納炮手和裝填手兩個人。除了主炮之外,M8自行火炮還在炮塔後側安裝了一挺12.7毫米重機槍用以自衛。



M8自行火炮

除了自行火炮之外,M8還曾有一個輕型坦克殲擊車項目M8A1。M8A1是美軍為了填補坦克殲擊車項目的空白而改裝的應急之作,其主武器為一門謝爾曼坦克使用的75毫米炮。但隨著M18坦克殲擊車項目的神速推進,M8A1未能量產。



M8A1坦克殲擊車


M8自行火炮從1942年9月進入量產,到1944年1月停產,總產量為1778輛,隨美軍征戰於西線和太平洋戰場。M8最大的價值體現在山地作戰中,特別是在義大利戰役期間。機動性能極為出色的M8可以在多山的亞平寧半島肆意馳騁,作為一輛自行火炮經常在戰鬥中把中型坦克甩在身後。在阿爾卑斯山地及太平洋島嶼丘陵的地形中,M8經常可以爬上山坡近距離轟擊德軍和日軍的碉堡火力點,給己方步兵帶來最直接的支援。在二戰結束後,M8自行火炮還參加了法越戰爭,並在阿爾及利亞軍隊中一直服役到60年代。



戰場上的M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軍武 的精彩文章:

見證 | 美國CIA局長多次來到中國 毛主席卻捨不得他走
揭秘丨世界僅存一輛 德國想要回結果被無情拒絕

TAG:天下軍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