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20發動機之爭再起波瀾,雙方拿出了多個有利證據

殲20發動機之爭再起波瀾,雙方拿出了多個有利證據

殲20的發動機到底是「國發」還是「毛髮」(俄發),一直是大家爭論的焦點;雙方前面都拿出了一些證據,但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支持毛髮的認為,說國發的人不顧事實,忽悠群眾;支持國發的認為,說毛髮的是對國產裝備不自信,有那啥嫌疑。雙方爭論不休,甚至上升到了對方是否「愛國」的程度。不過說到誰更愛國/對國產裝備更自信,這事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國發派代表人物有一些經典言論,比如「殲20垂直爬升這麼漂亮,裝的肯定是WS-15發動機」, 「殲20服役肯定用的是WS-15發動機,不然豈不很丟人?」,比如「殲20機動性這麼好,肯定推力很大,所以應該是WS-15」,等等。

這些言論,看似是在支持國產發動機,但其實,你換個角度,則是另一番光景。拿垂直爬升來說,我們知道,對於「發動機推力/機體總重量」能夠超過1的戰機來說,實現垂直爬升並不難。由於3代機大部分的空戰推比超過了1(其實殲8II、飛豹的空戰推比也基本達到了1這個檔次),所以3代機經常會出現垂直爬升的表演;即使是在3代機中空戰推比偏低的FC-1,在航展中也做出了非常漂亮的垂直爬升動作。此外,即使是推比不到1的其他機型,也是有可能會垂直爬升的,只是上升速度在逐漸下降罷了,也就是加速度為負;而超過1的戰機可以實現逐漸加速的爬升(推力大於重量加阻力時)。而且,空戰推比一般算的是內油箱半油狀態,如果是1/3狀態,那麼推比會進一步上升,爬升速度會更快。所以,殲20能不能實現漂亮的垂直爬升,跟是否是WS-15發動機基本沒啥關係;而且,即使裝的是最大加力推力為13.5噸的毛髮,其空戰推比也接近了1.2的檔次(比殲10高一個檔次),已經能夠實現比較快速的爬升。

說殲20不裝WS-15就不能漂亮的爬升,如果不是對這些常識的不了解,就是對成飛設計所/製造廠/殲20空重控制能力的質疑,也就是認為殲20機體太重。發動機只是殲20這個國產航空裝備集合體的一小部分,為了支持發動機而不惜質疑殲20這個大平台的質量控制,這不是對國產裝備的自信,而是為了自己的偏好損害了殲20的名譽。你看,換個角度,是不是就有了另一種光景?至於其他的說殲20機動性好是因為發動機夠好,也是同樣的道理,不過是在支持國產發動機的同時質疑了殲20的氣動設計水平罷了(4代機氣動設計水平更高,推比更高的情況下,當然機動性要好不少)。

不過,我們現在先不管這幾個奇特的觀點,說一下這幾天出現的關於WS-15的最新信息。這幾天,中國航發集團開年會,然後出現了幾個展板,大意是申報課題獲獎名稱。出於保密的原因,圖片就不貼了,說下關鍵內容:裡面提到「XX15(改進批)核心機的關鍵裝配工藝技術研究,XX15發動機改進批整機動力學特性、異常載荷分析及基於分析結果的優化設計,基於MBD的XX15發動機03批近期機匣結果設計研究」等關鍵字樣。支持國發的人認為,這改進批、03批都出來了,顯然WS-15已經多批次生產,所以殲20裝備的肯定是WS-15。而支持毛髮的人卻謹慎的認為,根據常用語法,「15發動機03批機匣」說的應該是WS-15的第03的機匣,而不是第3批WS-15,否則應該說03批WS-15的機匣;至於改進批的說法,由於有消息稱WS-15曾改進核心機設計,增大了空氣流量,所以有這個說法也算正常。所以,儘管新出的消息讓支持國發的人甚是欣喜,但說服力還不夠強。而認為是毛髮的人,則拿出了幾個相對比較明確的、說明了具體進度的、牽涉到了幾個權威的人物的證據。出於同樣的原因,這裡也不貼圖了。

今年4月份,航空動力專家、工程院院士劉大響在公開報告中稱,我國軍用第4代小涵道比發動機,將在3-5年內定型。由於太行更類似於中等涵道比的(0.7-0.8,WS-15約0.3左右),所以有人認為,這說的已經很明顯了,就是指的WS-15。雖說劉大響是位比較權威的人士,但所謂孤證不立,所以還有其他證據。去年,中國航空工業的學術期刊刊登了一篇關於航空發動機專家江和甫的採訪報道,報道中稱,江和甫為我國WS-15發動機驗證機的總師;報道稱,發動機幾年後會裝備,但預研的成果已經在行業內推廣。可以說,我國發動機方面的兩個權威人士,在關於他們的消息中,出現了對WS-15比較統一的看法,那就是幾年後定型/裝備。

然而這並不是結束,還有另一個重量級的消息。去年,中國航發瀋陽發動機研究所與西北工業大學「國家重點項目振動控制支撐團隊」成立,在報道中,用4個最來形容該發動機——其「將要」(注意這個詞)配裝的某型飛機,是最先進的型號,是難度最大的型號,是集團最重視的型號,也是軍方最重視的型號,其研製的戰略地位和對航發行業的意義非凡。人們認為,當前能夠當得起這種稱呼的發動機,基本唯有一個,那就是WS-15發動機。也有人懷疑WS-20(為運20研製的太行改型)有沒有可能,不過由於WS-20隻是太行改型,且已經在運20上測試數年,其重要性有所不足(因為還有個國產的WS-18),所以可能性基本被排除。這樣的話,三大權威消息統一出現,直指關鍵性目標——WS-15,而且時間點也頗為一致,這可靠程度已經比較高了。

不過,不論哪一方多麼的可靠或者不那麼可靠,爭論還會繼續下去,誰也說服不了誰;因為在很多人眼裡,可能已經上升到了情懷的程度。不過,無論爭論如何,不會影響到事實結果,殲20的發動機會不斷的進步,殲20會不斷的進步,我國武器性能也會不斷的進步。一起祝福,才是最好的。

作者:尋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晨曦防務 的精彩文章:

說說武器出口這事,中國出口額跟國力差距太大
俄蘇57總師黑起F22和F35毫不客氣,稱蘇57全球最好

TAG:晨曦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