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風口落幕:互聯網金融該如何走出困境?

風口落幕:互聯網金融該如何走出困境?

來源:零壹財經

作者:孟永輝

當互聯網金融遭遇監管的那一刻開始,金融行業便開始了尋找新的結合體的一路狂奔。

面對外部環境已經發生深刻變化的現實,金融行業必須發生真正的改變才能擺脫當下面臨的窘境,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無論是以阿里、騰訊、京東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還是一些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大型互金平台,用新的概念或技術來深度改變金融行業本身,從而讓金融真正跟得上整體行業的發展,成為未來決定金融行業到底能夠走多遠的關鍵。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互聯網金融就是搭建一個平台,實現貸方和資方之間的無縫對接,平台僅僅只是承擔讓兩者之間快速對接的任務。

這種模式是典型的O2O模式,平台邏輯和流量思維是這個模式的根本。

的確,這種方式的確能夠促進金融行業運行效率的提升,但是如果僅僅只是一味地去中間化,而不是去改變金融本身,那麼這樣的改變必定不會長久。

因此,金融行業同其他行業不同,它涉及到財產、收益等人們非常關心的領域,如果僅僅只是盲目地進行去中間化的處理,帶來的必然是風險的加大,項目的爆雷等諸多問題。

問題的增加讓互聯網金融僅僅只是停留在原來的步調上,裹足不前的後果是機會的錯失。於是,我們看到很多的互聯網金融平台開始通過新的進化來破解當下面臨的困境。

金融科技曾經被看做是繼承互聯網金融的衣缽者,然而,經過發展之後,人們發現,如果不對金融科技進行更加徹底的去金融化,繼續按照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將「金融」和「科技」兩種元素進行簡單相加的話,金融科技又將陷入互聯網金融同樣的困境里。

可見,金融行業需要的不是與外部技術進行淺度的相加,他們更加需要的是如何藉助新的技術來梳理、挖掘、激活內部的發展潛能,從而實現金融行業的再度進化。

這或許才是給金融行業帶來真正發展的正道,如果僅僅只是一味地進行簡單相加,而不去挖掘金融本身的潛能,那麼,一切的進化都將會以收割用戶收場,遭致監管同樣是必然的事情。

回顧互聯網金融進化的過程,我們會發現,一切以獲取用戶為目標的進化到最後只會把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一個非常狹隘的發展境地,甚至導致一些風險。即使是後來的金融科技階段同樣如此。

因此,以用戶為終極目標的進化無法真正改變金融本身,只會在營銷層面上做出有關創新。而只有真正以金融為出發點的進化,才能從根本上挖掘金融行業的全新潛能,並將持續推進金融行業的發展。

金融的流程和環節需要重新建構

儘管金融行業的發展歷經上百年的歷史滄桑,但是金融的流程和環節卻並未發生太多大的變化。

面對用戶需求的增加,簡單藉助傳統的金融流程和環節來供給顯然無法真正起到真正實質性的作用,只有用新的技術手段來重新建構金融行業的流程和環節,才能讓金融的供給機制發生新的變化。

基於這種邏輯,僅僅只是將金融的成品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與用戶實現對接的做法顯然無法達成改變金融流程和環節的目的,它僅僅只是改變了金融產品與用戶之間的接觸渠道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互聯網金融會遭遇如此多困境的原因所在。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互聯網金融僅僅只是改變了金融產品與用戶的對接渠道問題,並未真正改變金融產品的生產機制,從而讓金融依然是陳舊的金融,孰不知用戶需求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

因此,必須藉助對金融流程和環節的重新建構,才能真正實現金融行業的再度進化;只有真正創新金融產品的產出機制,才能滿足用戶新的需求。

互聯網技術手段已經被證明無法真正改變金融本身,新的能夠改變金融流程和環節的技術呼之欲出。

金融的功能和屬性需要再度挖掘

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那就是雖然金融行業經歷了上百年的進化,但是金融的功能和屬性始終都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投資和理財依然是金融行業最基本的功能和屬性。

然而,用戶的需求卻已經不再僅僅只是投資和理財這麼簡單,他們更加需要的是如何藉助金融獲得更多新的功能和屬性。

基於這種邏輯,我們不能僅僅只是藉助去中間化化的方式將金融行業的這種功能和屬性進行簡單搬運,而是要通過發現和發掘金融行業新的功能和屬性來加深與用戶之間的聯繫。

當下,人們通過金融的方式想要去體驗產品、了解產品甚至加入到產品生產的實際流程里,如果我們依然只是給他們提供乾巴巴、冷冰冰的金融產品,顯然會讓用戶大失所望的。所以,我們要通過發掘金融行業的新功能和新屬性來實現它與用戶之間更好地對接。

其實,金融行業並非僅僅只有投資和理財這麼簡單,生活化的金融將會是未來金融行業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就連「明日之父」凱文-凱利就曾經預言未來的金融將會「演變成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既然是一種生活方式,可能金融就不僅僅只是有投資和理財這麼簡單了,通過金融,我們不僅可以投資和理財,我們還能社交,我們還能體驗,我們還能組織社群,我們還能做演員。

總之,通過金融,我們可以獲得除了投資和理財之外的更多的東西。只有真正金融行業的功能和屬性更多地發揮出來了,我們與金融之間的聯繫才能更加緊密起來了。

只有聯繫緊密起來了,我們的生活才會能夠在金融上找到註腳了,只有找到落腳點了,金融才能真正演變成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了。

金融的驅動力不能僅僅局限在互聯網本身

互聯網大潮的來臨導致了一個什麼後果呢?這個後果就是人們會過度地迷信互聯網,認為互聯網是萬金油,任何時候只要和互聯網扯上一點關係就能夠獲得新生。

這顯然也太高估互聯網的作用了,因為互聯網只不過是一個外部的渠道和途徑而已,其實質並未和行業本身產生太多的聯繫。

說白了,它就是傳統行業獲取用戶來源的渠道而已。如果我們太過於迷信互聯網了,我們就會不願意去做一些臟活、累活,比如,新技術的研發,新模式的創新等等。

如果我們僅僅只是將驅動金融行業的改變局限在了互聯網本身,所導致的一個直接結果是什麼呢?金融行業的改變僅僅停留在表面上,無法真正改變金融行業的內在。

那麼,當互聯網金融遭遇困境的時候,我們應當怎麼做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呢?那當然是與互聯網金融說再見,尋找新的方式了。

而且,我們看到金融之外的其他行業都在與互聯網之外的新技術進行深度融合與聯繫,金融行業也不能再獨善其身了,它只有積極擁抱新技術才能破解當下的發展困境,甚至獲得新的發展了。

那麼,除了互聯網之外,金融行業的驅動力主要有哪些方面呢?我們現在不是看到很多企業都在將大數據看做是未來的一個發展風口嗎?

那麼,金融行業同樣可以通過與大數據進行融合來找到新的發展動力。我們看到的京東金融改名成為京東數科就是這一趨勢的直接體現。

大數據僅僅只是一個很小的方面。除了大數據之外,雲計算、量子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也能夠與金融行業進行融合,代替互聯網成為金融行業的新的助推器。這也是為什麼阿里會成立達摩院,馬雲與世界上頂尖的科學家一起談笑風生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實,馬老師再給阿里尋找互聯網之外的新的驅動力,在這麼多的頂尖的科技當中,只要找到了一個或者幾個驅動力,那麼,阿里將來的發展就不成問題。

反觀金融行業同樣如此。不管是大數據還是雲計算,不管是人工智慧還是區塊鏈,只要我們找到了一個真正能夠推動金融行業變革的新技術,而且這個技術不再是像互聯網一樣僅僅只是去中間化,我們就能夠再帶動金融行業新的變革,再給金融行業的進化帶來五年,甚至十年的能量。

金融行業的關鍵環節不能丟,丟了就不叫金融了

互聯網金融為什麼會遭遇政策上的監管呢?主要是因為互聯網金融帶來的問題已經足夠大,大到影響到了社會穩定,所以政府才會出面進行監管。

那麼,我們不僅會問,為什麼互聯網金融出現了問題?這個問題才是關鍵。

因為當前的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一味地為了獲取流量來抵消運營帶來的成本,互聯網金融平台必須衝量,才能抵消規模成本帶來的壓力。

然而,哪裡有那麼多優質的項目呢?為了持續不斷地上項目,收取服務費,很多互金平台甚至開始將一些不良的項目也放到了平台上進行募集資金的操作,等到這些項目出現問題的時候,互金平台又想著去彌補,但是補了東邊,西邊有出現了問題,當互金平台無法彌補這一虧空的時候,互聯網金融自然就會出現問題。

所以,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不能一味地靠抽取服務費來盈利,因為這個方面的盈利點實在是太低了,連保證整個項目的運營成本都不夠。

更加不能盲目上線項目,減少金融行業的關鍵環節,特別是風控環節,一旦風控環節都沒有了,互聯網金融平台出問題是遲早的事情。

因此,無論互聯網金融怎麼樣發展都不能把金融行業的關鍵環節給丟了,把這些關鍵環節丟了的話,互聯網金融就不叫金融了,說得難聽一點就叫新型騙局。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並不能夠一味地為了抵消運營成本壓力來盲目擴大規模,持續上劣質項目。

只有真正將金融的關鍵流程和環節保留下來,甚至說藉助新技術的手段將傳統金融的那些優質的關鍵環節進行加強,才能真正讓互聯網金融避免走入騙局的漩渦。

互聯網金融遭遇監管並非偶然,對於金融改造的無力最終造就了這一切。

當互聯網金融遭遇困境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場對互聯網金融的叛逃,而不是對症下藥的改變。

從這個邏輯上看,金融科技淪為一個過去式也是必然的。因為它也沒有真正改變金融行業本身,僅僅只是進行了一個概念上的改變而已。

進入到新階段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進化開始新階段。我們只有抓住互聯網金融進化的關鍵,真正立足金融本身,真正強化金融內在的重新建構,才能真正告別互聯網金融的陷阱,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而對於市場水溫感知較早的互聯網巨頭們似乎已經為我們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徹底與互聯網金融說再見,真正讓互聯網金融回歸到技術本身。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零壹財經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零壹財經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財經 的精彩文章:

罰款、起訴、逮捕,美國幣圈監管風暴降臨
錢能拿到就行了,還問那麼多幹什麼——神秘的清盤第三方

TAG:零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