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互金的2018:崩盤與破發接踵而來,金融科技異軍突起

互金的2018:崩盤與破發接踵而來,金融科技異軍突起

來源:零壹財經

作者:方覺曉

對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2018年是不平靜的一年,年初大熱的區塊鏈已漸漸陷入沉寂,比特幣價格崩盤;網貸備案延期,年中大量平台暴雷波及眾多投資者;為在寒冬中生存,頭部互金企業低估值上市,無奈資本市場依然用腳投票,不少公司股價已破發。

幸運的是,在行業經歷劇烈的波動中,監管層明確了備案時間表及P2P合規檢查時間節點,各路資本對金融科技領域仍舊保持著強烈的興趣。臨近歲末,零壹財經通過10個關鍵詞,回顧互金行業的2018年。

1、網貸備案

自2017年12月底,網貸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做好網貸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簡稱「57號文」),明確提出:2018年4月底前完成轄區內主要網貸機構備案工作,最遲應於2018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工作。備案大幕就此拉開。

不過,在2018年年中,備案延期,時間表久久未至,這也為隨後的行業波動埋下了一定的伏筆。所幸,在行業經歷劇烈的波動中,監管層明確了備案時間表及P2P合規檢查時間節點。

8月,全國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省市網貸整治辦下發《關於開展P2P網路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隨此通知一同下發的還有《P2P合規檢查問題清單》(包含108條),這預示著新一輪全國範圍內的P2P合規檢查拉開帷幕。備案雖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

數據來源:零壹財經

2、P2P網貸爆雷潮

在備案確認延期、金融去槓桿帶來流動性退潮的大背景下,6月中下旬,唐小僧、聯璧金融等明星網貸平台陸續爆雷,引發投資人對網貸行業的信任危機。大規模的恐慌性資金回撤,最終擠垮了大量平台。據零壹財經統計,6月網貸問題平台數量達到98家,7月這一數據激增至137家,創兩年來最高,8月問題平台數量為62家。

數據來源:零壹財經

雷潮期間,多個監管部門召開多個網貸相關會議、下發多份文件。銀保監會召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高管開會,要求四大AMC主動作為以協助化解網貸的暴雷風險。8月,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報送網貸平台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

監管及時介入,雷聲漸歇,網貸行業也在四季度逐步企穩回升。據零壹數據統計,11月網貸行業借款人數達到282萬,環比增加2.2%,投資人數297萬,環比增加11.2%。

3、頭部互金公司裁員

政策的收緊以及大面積的爆雷,處於寒冬期的頭部互金公司開始裁員。12月初,一側趣店裁員的風波持續發酵,據證券時報報道,一天時間裡超80%趣店「管培生」離開,裁員人數多達200人,其中不少在去年年底招聘的管培生,在經過與公司協商後,拿著「N+6.5」補償走人。

無獨有偶,在某職場實名社交平台上,一名被認證為「宜信員工」者爆料,「互聯網金融巨頭宜信公司大裁員,上午開會,下午直接報名單,月底要裁完1/3,凜冬將至。」還有「宜信員工」表示,「年底被裁員,年終獎沒得領,走的時候就發我幾千塊錢,裁員信息實錘。」

最具戲劇性的還是PPmoney倒閉傳聞,有自媒體爆料稱,PPmoney人去樓空,八大部門均已解散,並因此拖欠多名員工工資和獎金約200餘萬元。對此,PPmoney官方回應稱,相關傳言並不屬實,公司生產經營秩序一切正常,並已經通過法務部採取措施積極維權。

4、互金再掀上市潮

隨著行業合規整治的進一步深入,必然會導致不少平台將被迫退出網貸行業,但也有一批互金細分領域頭部企業卻揚帆出海,赴美上市,並從9月份開始呈現加速態勢。

9月19日,中國金融科技公司的小贏科技(XYF)於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同樣定位為中國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品鈦(PINTEC)於10月25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11月初,被稱為「房抵貸第一股」的泛華金融登陸紐交所。11月15日,「車貸第一股」微貸網(WEI)正式登陸紐交所;同日網貸平台泰然金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掛牌紐交所,計劃最高融資2000萬美元。12月15日,360金融也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募集資金5115萬美元。

表1:2018年赴海外IPO企業

數據來源:零壹財經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此外,在10月底,大麥理財宣布正式啟動納斯達克上市計劃,陸金所、91科技等公司也都曾公開表示有上市的計劃。

盤點近兩年上市的互金企業,股價普遍表現不理想,多數公司已經破發,並離高點跌去了半數左右;此外成交量也普遍很少。這一方面是大勢不佳,大盤跌了不少,另一方面也顯示資本對於行業合規能否獲得監管認可、以及是否有足夠的能力維持營收與利潤的增長,都抱有疑問。

表2:主要美國上市中國金融科技企業二級市場表現(截至2018年12月11日)

資料來源:萬得,零壹財經

5、中國金融科技公司融資規模創新高

除了上市,今年互聯網金融在資本層面的特點在於,金融科技公司融資規模創新高,據零壹財經統計,截止12月12日,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公司融資事件達到600筆,較去年全年增長近六成;融資總額約為3828億元,遠超2017年全年的1006億元。

表3:近三年中國金融科技公司融資情況

數據來源:零壹財經

從業態來看,區塊鏈領域備受投資者青睞,獲得428筆共311億元融資。綜合金融領域所獲融資金融最多,原因在於京東金融、度小滿和螞蟻金服在今年共獲得約1200億元融資。網貸和理財,緊隨其後,分別獲116筆和68筆融資。而互聯網保險在2018年四季度明顯發力,共獲得42億元融資。

6、互聯網金融巨頭「去金融化」

隨著互聯網金融不斷發展,互聯網巨頭和金融機構之間的角力點也不斷發生變化。一方面,互聯網互金巨頭紛紛表示「去金融化」,強化科技屬性,爭做向傳統金融機構輸出技術的服務商;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傳統金融機構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對外輸出技術。

京東金融CEO陳生強在2018年博鰲論壇上也提出,未來京東金融將扮演金融服務機構,專為傳統金融機構輸出技術。為了淡化金融屬性,今年9月京東金融更是將官方微博、官方頭條號等更名為「京東數科」,「更能體現公司的定位」。

4月百度也對外宣布,「百度金融已進入分拆最後階段;未來分拆後,百度金融並不會謀求全金融牌照和控股權,只會獲得必要的未來』試驗田』以驗證金融科技能力。」螞蟻金服更是在2017年初就宣布將自身定位為TechFin,專為金融機構輸出技術。

與此同時,不少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

2018年5月15日,民生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在北京成立,這是業內的第6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今年4月,建設銀行則成為第一家成立金融科技公司的國有大行。可以預見,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成立潮」正在來臨,銀行設立獨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將是必然趨勢。

7、銀保合併,「一行三會」成為歷史

2018年3月13日,中國金融監管體制延續多年的「一行三會」結構,出現了重大變化:《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出,擬將銀監會和保監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4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掛牌,銀監會和保監會成為歷史。

11月13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製規定》,該規定稱,銀保監會的主要職責包括制定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的監管制度。至此,P2P網貸被明確納入銀保監會的管理。

8、互聯網資管業務整治

2018年3月28日,資管新規獲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深改委)審議通過。4月27日,資管新規正式發布。資管新規的核心原則是統一監管標準,打破剛兌,限制槓桿,充分信息披露,以防範風險。

4月3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關於加大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整治力度及開展驗收工作的通知》(29號文)。29號文稱,互聯網平台未經許可,依託互聯網發行銷售資產管理產的行為,須立即停止,存量業務應當最遲於2018年6月底前壓縮至零。

此前有部分平台將資金池包裝成資管計劃,也有無牌機構違規代銷。29號文下發之後,平台紛紛應聲整改,相關資管產品或代銷行為相繼下線。

9、支付機構備付金100%交存

第三方支付野蠻掘金的時代也要落幕了。今年12月,央行下發了《關於支付機構撤銷人民幣備付金賬戶有關工作通知》的特急文件,要求支付機構應於2019年1月14日前撤銷開立在備付金銀行的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規定可以保留的賬戶除外。

該《通知》和今年6月29日下發的《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下稱「114號文」)一脈相承。114號文規定,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

事實上,今年以來隨著金融監管趨嚴,監管對支付清算市場的整頓仍在持續。據統計,截至目前,央行已開出134張支付罰單,無論是罰單的數量還是金額方面已遠超去年。其中,民生銀行廈門分行因違規開展清算業務被罰1.63億元,更是在整個金融圈引起轟動。

10、比特幣崩盤

在誕生的第十年,由於BCH分叉事件、OKEx期貨事故以及監管打擊ICO的共同刺激,比特幣迎來了史上最大崩盤。

2018年11月以來,比特幣價格持續下跌,接連跌破6000美元、5000美元、4000美元,12月8日更是跌破了3500美元,和去年大漲行情的2萬美元歷史高點相比,跌幅超過80%,其他主流數字貨幣也呈現出慘淡跡象。持幣玩家紛紛拋售自己手中的數字貨幣,網上更是出現了「礦機論斤賣」的言論。

某交易所BTC的價格K線圖

回顧比特幣的歷史,漲漲跌跌都是很正常的事。今天不是比特幣的高光時刻,也不是比特幣的世界末日。人們更關心的是比特幣到底具有多大的價值?樂觀者認為比特幣代表了未來貨幣,既然事關未來,上漲空間也就不可限量,不看好的認為比特幣只是龐氏騙局,早晚要價值歸零。

好在2019年就要來了,2018年經歷的所有苦難也都將成為過去。隨著政策越發明朗,不合規平台持續出清,未來互金行業必將走好。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財經 的精彩文章:

重磅!《P2P網貸合規與再出發報告》將於2019新金融年會發布
從長租公寓頻頻爆雷看消費金融的場景之殤

TAG:零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