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的逆天文物們

中國的逆天文物們

原標題:中國的逆天文物們


戰國齒輪



西周車配件



蛋殼黑陶杯



出土于山東省日照市姚官莊,現藏於山東省博物館。


此杯高22.6厘米,口徑9厘米,為泥質黑陶製成,整體呈細管形高柄,圈足底座,杯腹中部裝飾六道凹弦紋,細柄中部為中空,且裝飾有細密鏤孔,其內放置有一粒陶丸。


雖稱作蛋殼黑陶杯,但此物跟雞蛋半點關係也沒有,是因為其杯壁厚度如蛋殼一般,最薄處僅為0.2~0.3毫米!全重僅約40克!而且若想要陶器存放至今,燒制溫度必須保持在900℃以上!900℃環境中得保證杯身不變形,還要使表面細膩,質地堅硬,即使放在今天,沒有極高精密的工藝水準也難以做到。


最逆天的並非上述,而是此物的出土年代:新石器時代!!!


銅祖






其實這個神秘兮兮的「你懂的」的有內涵的文物,也並不是很新鮮的驚人發現,它的學名叫「銅祖」。


根據材質的不同,還有石祖、木祖……


這個祖,其實並不是祖先的意思(細想起來也有那麼一些些的關聯……)。「祖」的本字是「且」(讀作祖),自從郭沫若將這個字解釋為男性生殖器後,這一說法便一「且」風行,不僅學術界長期使用這一說法,甚至不懂考古的人民群眾也能聊上幾句生殖崇拜。


實際上,這種器物是否能叫做「祖」還有疑問。郭沫若對「且」的考釋現在已被大多數文字學者否定了,被認為「望形生訓,實不可從」。而「且」字真正的含義,《說文解字》的解釋是「薦物之器」,就是祭祀的時候盛放祭品用的器具;另外還有把它解釋為神主牌的。一個比較為大多學者所接受的說法是,「且」即「俎」的初文,也就是放肉的砧板。與生殖崇拜並沒有關係。


所以,現在被叫作「祖」的器物,現在還找不到文獻印證,古人怎麼用,也都只能靠推測了。


最早的「祖」可溯至1920年代,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在我國河南仰韶村發現仰韶文化發現了兩件陶器。他當時不知道這兩件陶器為何物,僅描述為「其底可立於平面上」,「表面黑晦」。


安特生的朋友、瑞典漢學家高本漢從印度摩亨佐-達羅(Mohenjo Daro,又稱死亡之丘,在今天的巴基斯坦信德省,是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會)的考古發現得到啟發,認為這是男性生殖器模型。

此後,就有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陶祖、木祖、石祖相繼出現了。


水晶杯



戰國水晶杯為戰國晚期水晶器皿,於1990年出土於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現藏於杭州博物館。


戰國水晶杯高15.4cm、口徑7.8cm、底徑5.4cm,整器略帶淡琥珀色,局部可見絮狀包裹體;器身為敞口,平唇,斜直壁,圓底,圈足外撇;光素無紋,造型簡潔。


戰國水晶杯是迄今為止中國出土的早期水晶製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2002年1月18日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猜猜這是啥?沒錯是下水管道。


你猜是什麼時候的?


秦朝的。而且是沒統一六國時修的。

西安西郊西寶疏導路出土,西安的朋友應該知道這裡,這附近以前有個花炮批發市場。


這一排下水道已經爛掉了,而且都到秦朝了,不夠看。


我再來貼個更早的,完整器。



陶制地下水道水管。安陽殷墟出土。


歡迎去安陽殷墟博物館看實物。


在這個清代華喦的《蜂虎》圖裡,老虎不僅瘦到皮包骨,還一臉委屈。



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館的豬形陶罐,憨態可掬的同時,又好似一個表情包。


唐代的女俑,每個小姐姐都挎著個包包,沒錯,時尚圈就是一個輪迴!



▼這個蘿蔔還真水靈?



可別被騙了!這個不是真蘿蔔,而是清代的象牙蘿蔔。


因為採用了當時的象牙染色技術,再加上精湛的雕工,讓這個蘿蔔看上去栩栩如生。


有個兵馬俑的左手微微翹起,很是特別。


▼誰的內心還不住著個小公舉嘛(//▽//)



這個收藏在西安博物館的北魏彩繪鎮墓獸,表情也很有戲。

▼嗷嗚~別靠近,我可是超凶的!



在魏晉墓葬的磚畫里,有人在做……披薩?



在明代畫家杜堇的《仕女圖》長卷中,描繪的一百多位女性,展現了明代宮廷貴族生活的一些場景。


▼其中的一個場景,和現在的高爾夫極其相似。



其實,畫中女子所做的運動叫「捶丸」,是我國古代以球杖擊球入穴的一種運動項目。


再來看幾個逆天的「萌物」。


這個從漢代起就跪著的彩繪跽坐女俑,從斜上方看,似乎沒什麼萌點。


但是,當視線與這座女俑的面部對齊時,她的驚訝臉會萌你一臉。


▼似乎在說:我的天吶!八卦專用臉



下面的這個可愛的小兔子,其實是兔尊,西周時一種盛酒器。


▼萌萌噠小兔幾,想揉



當從正面看兔尊時,又彷彿有種龍貓的感覺。(還是小電視眼花了…)



較普通康熙青花酒盅一隻,看表面沒什麼特別,藏南京博物館。


仔細看看款……



你以為這是贗品……不……一個精通瓷器的朋友給我講的,康熙早年瓷器不題年號,因覺打碎不吉利,故而時常偽托明款,後來放開了。而這隻顯然是寫錯了,幸好沒被發現否則要誅九族了吧。


此外禁止出境展覽文物名單上面的,一多半都是「逆天」級別,比如青銅神樹 比如鑲嵌綠松石象牙杯 比如裡面大把大把字畫……只是不至於到三觀盡碎而已。


此外我還可以推薦:雍正行樂圖……




四爺你玩的這麼high你爹知道嗎!你以為這就節操盡碎???告訴你們終極版本熊孩子還沒出現!!!!!






以上就是中國書畫史上值得大書特書濃墨重彩而讓人三觀盡碎的幾枚印章: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八征耄念之寶、宜子孫、太上皇帝之寶……為啥呢……熊孩子乾隆爺一輩子據說有1800來個印章,曾經蓋在書畫上的有大概1000個……


給你們舉例看看:



趙孟頫《人騎圖》



《伯遠帖》



《五牛圖》



《杜秋圖》至於山水畫上往留白蓋大紅戳的事兒我都不提了怕哭死。


你們以為這就夠了嗎!!!


不!熊孩子乾隆爺的玩法比你們想像的永遠要兇殘!!!



喏這幅是李白傳世唯一真跡據說:《上陽台貼》,上面小字是宋徽宗的瘦金體。蓋章我不說了因為這幅字不大。但是………………乾隆爺興之所至在前面補了一截兒題了四個巨大的字!!!



陛下你這樣的字哪裡讓我們看出跟後面李白的「逸」有聯繫啊!!!而且比李白的字大了那麼多倍啊!!!你真的好意思把自己的字跟詩仙放在一起嘛!!!即使這樣都不能滿足熊孩子了……乾隆爺的想像力超過爾等凡人不知道無數倍啊。於是最兇殘最奇葩最三觀盡碎的玩意要出現了。(不是大禹治水玉山子,雖然那個大的簡直讓人沒法想像但是也不算太奇葩) 作為一個喜歡瓷器的皇帝玩點高定再正常不過了,私人訂製什麼的古人早就玩不知道多少回了。普通產品又怎麼能滿足皇帝呢?要玩咱們就玩最大號最神奇的!一個86厘米高的大瓶子不稀奇,現代滿街都是,但是什麼釉好呢?皇帝可能是貫口聽多了:金彩、琺琅彩、粉彩、青花、還有鬥彩、仿哥釉、松石綠釉、窯變釉、粉青釉、霽藍釉、仿汝釉、仿官釉、醬釉……大手一揮:都要啊!


於是就有了這貨……



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具體請百度百科……我想起來這貨都會扶額的就不接著說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史懂史 的精彩文章:

華野27萬大軍全部投入的孟良崮戰役有多慘烈, 戰後幾年沒人敢上孟良崮
曹操收編了30萬青州軍, 兵力強大。為何在官渡時只有2萬人

TAG:知史懂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