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1型糖友更應警惕慢性併發症

1型糖友更應警惕慢性併發症

大家可能覺得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併發症才是1型糖尿病患者更應該去關注的問題,各種慢性併發症更多見於2型糖尿病患者。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研究發現,雖然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都面臨著巨大的健康威脅,但是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年輕患者,由於伴糖生活時間長和對病情管理不夠重視,更易發生嚴重的慢性併發症。不過,研究也告訴我們,很多問題如果能夠及早發現,是可以被預防或得到成功治療的。




心血管與腦血管病變


冠心病的死亡率近年來迅速上升,目前已經攀升至「死因排行榜」的榜首。大約一半的人是死在冠心病手中。當有糖尿病相伴時,心臟病的威脅將變本加厲——大約四分之三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臟病或其他血管疾病。1型糖尿病患者由於發病年齡較低,早期往往容易忽視糖尿病對心血管的威脅。


除了控制血糖以外,糖尿病患者必須了解有助於預防糖尿病相關心血管和腦血管併發症的其他措施,這其中包括遠離煙草,將血壓和血脂控制在理想水平,低脂飲食和經常運動。




眼部病變


1型糖尿病患者發生眼部問題的風險也會增加。最嚴重的一種情況叫做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是由於負責向視網膜內的神經提供營養的血管受到損傷所致。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首要原因。不過,如果發現的早,激光治療通常能夠獲得成功。

糖尿病患者發生白內障和青光眼的風險也會增加。白內障就是眼睛的「鏡頭」(即晶狀體)變得混濁,透光性變差導致視力障礙;青光眼則是由於眼內液體壓力增高以致損傷視神經。每年做一次眼科檢查能夠及早發現這些問題。白內障可以通過手術校正,青光眼能夠通過眼部用藥或手術得到治療。




神經系統病變


神經損害被稱為神經病變,它影響著大約65%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神經病變能夠引起一系列的癥狀,如手足麻木和劇烈疼痛、肢體末端痛覺喪失(這會導致足部創傷、潰瘍等一系列嚴重後果)等。神經病變還會影響到膀胱、腸道、胃和皮膚,引起男性勃起功能障礙(ED,即陽痿)。最常見的神經病變類型是周圍神經病變,受累的部位是四肢。


預防糖尿病神經病變最好的方法也是嚴格控制好血糖。我們知道,足部開放性傷口導致每年有成千上萬的糖尿病患者被迫截肢。對於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潰瘍,我們已經有一些方法來預防或治療,除了常規足部護理,糖尿病患者還有了糖尿病鞋、促進傷口癒合的專用敷料等新幫手。




腎臟病變


糖尿病引起的腎臟損害被稱為糖尿病腎病,它也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見問題,會最終導致腎衰等嚴重後果。腎臟損害最早期的信號就是尿中白蛋白增多,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尿液檢查來發現,尿白蛋白檢查(有條件者應檢測尿微量白蛋白)應每年進行一次。


儘管遺傳在糖尿病患者發生腎臟疾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對其他因素的管理能夠降低糖尿病腎臟併發症的發生風險,如控制血壓、減少蛋白攝入、嚴格控制血糖等。




感染


1型糖尿病患者會面臨各種感染的高風險,這直接與高血糖為致病微生物提供了理想環境以及削弱了免疫系統對抗感染的能力有關。


避免感染最好的辦法同樣是嚴格控制血糖。1型糖尿病患者還應該密切關注自己的皮膚,尤其是足部皮膚,檢查是否存在異常改變。由於很多糖尿病患者由於神經病變的存在造成肢體末端感覺功能降低,因此往往即便足部出現破潰,患者仍感覺不到疼痛。


保持口腔衛生和定期接受口腔檢查能夠幫助糖尿病患者預防口腔和牙齦感染。糖尿病患者對任何傷口都需要特別關注,傷口的清潔和護理至關重要。皮膚髮紅或發熱、出現膿液等分泌物、體溫升高都是感染的信號,當糖尿病患者懷疑存在感染時,必須立即去看醫生。



多久需要複查一次?


糖尿病患者到底要多久去複查一次,這個問題依賴於很多因素,如血糖控制情況、特殊癥狀、伴隨的其他疾病、對當前治療的滿意度等等。各國指南一般建議,無論1型還是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複查2~4次。如果出現異常情況,需要更頻繁的複查。由於兒童糖尿病患者存在很多特殊需求,尤其是處於生理髮育和心理成熟期的小患者,所以他們通常需要更頻繁的去醫院複查。


每次去複查時,應該帶上日常血糖檢測結果的記錄,和醫生討論血糖控制情況以及如何調整治療。患者還應該主動要求醫生幫助測量體重和血壓,接受體格檢查時應該請醫生檢查眼睛和雙足。大家要記住:良好的醫患合作是收穫最佳療效的關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天地 的精彩文章:

CDS年會今日開幕,輕鬆點擊看直播
糖友冬季蔬菜多吃點「白」

TAG:糖尿病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