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借鑒諸葛亮舌戰群儒 學習弱勢者談判技巧

借鑒諸葛亮舌戰群儒 學習弱勢者談判技巧

原標題:借鑒諸葛亮舌戰群儒 學習弱勢者談判技巧


(內容簡介:說到《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為聯吳抗曹而赴江東說服孫權,舌戰江東群儒,很多人都會佩服諸葛亮的口才。諸葛亮作為劉備勢力的首席代表,首次與其他勢力談判,巧妙地尋找突破口和契機。我們現代人可以從中學到實用的談判方法和技巧。)


當你一個人面對一個集團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一個基本的原理,那就是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鐵桶只有外圍,沒有內核。要和對手打交道,先要在裡面拉一個盟友出來,分析敵人的內部矛盾,然後利用他們的矛盾來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


諸葛亮首先準確地看到了東吳集團文官和武將之間的矛盾。以周瑜、黃蓋為代表的武將要打,而以張昭為首的文官要和。第二點,諸葛亮拉了一個忠厚人魯肅。這魯肅確實是一個堅定不移的盟友,諸葛亮覺得魯肅一定可靠,就吃定這魯肅,拉住了盟友。



還有一點,就是要有效地打擊對手。諸葛亮舌戰群儒實際上是對對手這種打擊策略的全面展示,顯示出諸葛亮確實是一個外交家。

首先諸葛亮展示出了他出色的外交才華。比如見到東吳這些人,張昭等人心想,你不是卧龍嗎?甭管你卧的是龍還是蟲,先殺殺你的威風。結果諸葛亮一來,首先使用第一招擒賊先擒王,沒等對方動手先把張昭給打敗了。


當時張昭是東吳文官的領袖,「外事問周瑜,內事問張昭」,可見他是東吳的主要謀士。見面之初張昭第一個向諸葛亮發難,你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人家管仲輔佐齊恆公成了霸業,樂毅輔佐燕國連下七十二座城池,這是何等的功績。你諸葛亮可好,自從劉先生找到你之後,可是倒了大霉。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把老家都丟了。請問諸葛亮你怎麼和管仲、樂毅相比?


結果諸葛亮使用了一個繞圈類比法的計謀,不直接解釋原因。繞第一圈就說,劉備好比一個重病人,大將沒幾員,兵不滿千,曹操的部隊那麼多人,怎麼打呀?所以這時候我諸葛亮下藥要慢,不能使猛葯,葯猛了就把人給治死了。而且我下藥過程中是有效果的,火燒新野,火燒博望,我們幾千人打敗了勇猛戰將夏侯敦率領的十萬大軍。


另外,第二個類比說打仗不一定每仗必勝,只要關鍵的仗勝利就行。當初高祖劉邦跟項羽爭奪天下,也是連戰連敗,但是最後九里山一戰成功,一樣創下了漢室江山。


緊跟著諸葛亮講了第三個問題,說你張昭不懂這裡面還有一個重要問題,我們主公為什麼打敗仗?主公講仁義呀,當陽橋、長坂坡,自己的老婆死了,孩子受那麼大危險,為什麼?我們主公帶著老百姓走,捨不得扔下老百姓,這是仁道,仁義治天下,這豈是你張昭能懂得的!

諸葛亮對張昭採取的是類比法,以此來顯示自己的策略。緊跟著話鋒一轉,就說我們現在有些人號稱懂道理,有知識,又是教授,又是博士的,給領導當謀士,但是根本不懂天下之道,不知道仁義,貪生怕死。我們主公劉備幾千人還敢戰鬥吶,他手裡有幾十萬人馬,六郡八十一州,可是卻整天想著投降,這樣的人見到我們主公,難道不臉紅嗎?這一招叫指桑罵槐。



實際上諸葛亮來東吳之前,對東吳所有人的履歷都仔細研究過,掌握每個人的弱點,這就是說服人的不二方法。你敢跟我斗,我就揭你的短兒,人在護自己的短兒的時候,就顧不上打擊別人,光顧著護自己那點兒短兒了。


等罵完張昭,陸績站了出來,剛開口說兩句,諸葛亮把嘴一撇,說你不就是在袁術那桌子上偷橘子的小孩嗎?中國古代有個《二十四孝》,這陸氏懷橘是《二十四孝》中的一個。講的是當時袁術的橘子特別甜,小陸績就悄悄藏起來,想帶回去給他的媽吃。本來這是一個經典美德的例子,但諸葛亮作了另一面解讀,變成了你陸績到人家家裡吃東西,還偷東西,所以一句話說得這位陸老先生臉色通紅,不敢再說話了。


這叫做情感負擔法。我專門講這些你掛不住的、不好意思的事,讓你自己先亂了方寸,就顧不上說我了。這種情感負擔法,第一是揭別人短兒,第二是惹別人生氣。關鍵是惹他生氣,你不生氣,把他氣得暴跳如雷。讓他情令智昏,讓他頭腦發暈。他一生氣,就會罵人,這樣,群眾知道他不對,本來他有理,也變成沒理了。在打擊對手的過程中,諸葛亮是用了一些技巧的。

另外,諸葛亮關鍵在於抓核心,核心是誰?是孫權。如果抓不住孫權,那麼前面鋪墊工作都白做了。所以諸葛亮說服孫權又用了一招:欲擒故縱。諸葛亮對孫權說:曹操持兵百萬,戰將千員,縱橫長江,吳侯不如就歸附吧,中國統一,也不失半壁江山。孫權就納悶了,你諸葛亮到底是哪邊的?曹操這邊的還是劉備這邊的?於是便問諸葛亮,既然曹操這麼厲害,那劉備為什麼不投降哪?諸葛亮回答:我們主公是漢室貴胄,大英雄,大男人。孫權聞聽此言,好不惱怒,心裡說我也是個大男人,氣得他轉身就走了。



其實,諸葛亮早跟魯肅都定好了,魯肅見孫權出去就勸,說諸葛亮這是在試探您,您回來吧。等孫權一回來,諸葛亮就開始給他做減法。諸葛亮說,別看曹操的部隊號稱百萬,統計不過83萬,但是統計數據都是灌水的,實際也就40多萬。這40多萬裡面,核心部隊,能打的也就20多萬,20多萬里荊州兵還有三分之二,而荊州兵又是本地人,不願意跟本地人打。所以北方的核心部隊,就只有6、7萬人,那6、7萬人還都是不習水戰的,在長江上他就沒部隊了,您東吳隨便派點人就能把他打敗。


通過這番對話,諸葛亮給孫權樹立了信心,而實際上這裡面還涉及管理學的一個基本理論——以理服人,以利服眾。你要說服一個人,你得有理。你要說服一大群人,就得讓大家都有好處,只要有好處,大家就會認同。

所以,諸葛亮在以理服人的時候,魯肅在最關鍵的時刻起了作用。最後,孫權把不降、肯鬥爭的人找出來,就是武將這幫人。而文官這些人,都沒跟曹操做過鬥爭,另外即沒武力,又沒實力,都是為自己著想,為自己打算。在這一點上,諸葛亮實際上是在以理服人,在以利服眾。而這一點在談判中尤為重要。


從諸葛亮身上我們會學到不少本領的,只要我們認真學習和體味其中的策略和技巧,今後在現實生活或工作中遇到談判的事情時,一定會幫得上我們的大忙。


作者:東方欲曉 男 90後 河南省駐馬店人


網文新兵 抱志成為一名讀者滿意的寫手



誠邀有志之士投稿,原創或推薦好文章,我們將第一時間發布您的內容,郵箱:107000701@qq.com


聲明: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智謀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為何要除掉這個結拜20多年的兄弟?
為抽一口鴉片,他竟糊裡糊塗地丟了中國的出海口,鑄成千古大錯!

TAG:古今智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