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人生佛教、人間佛教與生活禪

人生佛教、人間佛教與生活禪

轉世蓮花

 轉世蓮花

烏蘭托婭 

00:00/04:14

中國佛教,由於受歷史上封建制度的影響,被蒙上神秘與消極的色彩,出現了一些脫離世間的傾向,佛教成了專為超度死人的儀式,佛教徒被人稱為「避世主義者」。近代佛教領袖太虛大師針對此種流弊,高揚人間佛教的思想,主張佛法要化導人世間、改善人世間。太虛大師的思想現在成了佛教的主流,我們都應該順應這一主流,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去理解佛法、修行佛法,去建設這個世間,改善這個世間,並覺悟在這個世間。

「人生佛教」思想,其核心思想是:立足於人生,趣向於佛陀。具體的講,以皈依三寶、奉行五戒十善的人乘為基礎,結合報答四恩、修學四無量心、四攝六度的菩薩行,以莊嚴國土、利樂有情,這就是「人生佛教」的思想。

人生佛教是最現實的,但有些人有誤解,以為只是把人做好就行了,太虛大師當時提出時還遭到一些毀謗,說太虛大師很片面,只看人生,其實不是那回事。人生佛教不只停留在人生上,而是直通佛乘的,它有四個階段:人生改善、後世增勝、生死解脫、法界圓明,這是由人到佛的四個環節。包括了從人天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一直到佛乘的全部內容。

太虛大師講過「人生佛教、真現實論、真菩薩行、菩薩學處」。這是太虛大師根據印度的佛法和中國傳統的佛教,對佛法進行融貫,並結合現代做出新的判攝後,提出的適應當代佛教的偉大思想,為當今學人明確指出了一條契機契理的修行之路。

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他把做人與學佛、人格的成就與佛格的圓滿完全融為一體、打成一片。

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的內容,簡單說來就是「完人、超人、超超人」的三級做人觀。太虛大師講,做一個人,首先要做一個完人,就要遵守三皈五戒十善,明因識果,保持人身,完成人的人格,提高人的道德;以後就要做超人,超人就要修解脫行,少欲知足,寧靜淡泊,求身解脫、心解脫、慧解脫;超人以後要做超超人,超超人就是菩薩,就要具足大悲、大智、大願、大無畏的精神,發菩提心,修四無量心、四攝六度,去救苦救難,度脫一切苦厄,這就是成佛的因。完人、超人、超超人,成佛就是這麼一個過程。佛陀就是一個超超人,完成人格的第一人。

除了太虛大師,其他很多高僧大德也都有類似的表述,比如六祖惠能大師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百丈禪師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宋代大慧宗杲禪師的「世間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間法」;弘一律師的「念佛不忘救國,救國不忘念佛」;乃至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老居士所極力倡導的「人間佛教」的思想,這些都表明世出世間法圓融無礙。

做人是學習佛法的第一等要事。學佛的目的,無非是藉由戒、定、慧三學的熏修,遠離貪、嗔、痴三毒的惱害,完成身、口、意三業的凈化。這是學佛與做人的總綱領,也是佛法教化的總目標和如何做人的大方向。所謂人間佛教,即以此為根本;所謂生活禪,即由此而展開。

生活禪,是凈慧老和尚提出來的修行理念,是要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宗旨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四個要點是: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將個人融化於大眾。

人生佛教、人間佛教、生活禪,是巧把塵勞作佛事,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以求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離世法而證佛法,是以世間法為度人之方便、出世之階梯。

文章根據大德開示綜合整理,歡迎分享,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新語 的精彩文章: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分段貫釋
古今念佛往生的人多不多?怎麼知道他們是往生西方的呢?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