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伯承巧用《孫子兵法》,七亘村之戰,同一地點連環伏擊痛打日寇

劉伯承巧用《孫子兵法》,七亘村之戰,同一地點連環伏擊痛打日寇

劉伯承元帥是我軍高級指戰員中最善於使用謀略的將領之一,其熟讀兵法,用兵如神,作戰風格神鬼莫測,經常給敵人以出乎意料的打擊,其中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七亘村連環伏擊戰便是劉帥最得意的戰鬥之一。

1937年10月,日軍正猛擊娘子關,為支援正面戰場,劉伯承元帥帶領129師386旅在附近地區連續使用襲擾戰術打擊日軍,由於前方戰事非常激烈,所以日軍的後勤運輸十分急促,《孫子兵法》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劉帥就把主意打到了日軍運輸輜重部隊身上,準備打個伏擊,其中七亘村正是一個十分合適的伏擊地點。

劉帥親自選的地方那還能有錯?10月26日拂曉,日軍輜重部隊300多人大搖大擺的晃蕩過來了,直接就被劉帥一頓痛打,日軍300多人除了極個別人跑了之外,幾乎全部都被殲滅。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還早著呢,劉伯承仔細考慮後,決定再次在這個地方伏擊日軍。

這可能就令人奇怪了,按照常理,伏擊戰打完,佔了便宜之後不應該趕緊跑嗎?哪有繼續留在這裡的道理,《孫子兵法》說的很清楚:「用兵不復」,日軍再次經過吃過虧的地方,肯定也會格外留心啊,劉伯承作為高級將領,怎麼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呢?

劉伯承元帥不是犯錯,而是他把兵法完全吃透了,《孫子兵法》雖然說過「用兵不復」,但也說過「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劉伯承仔細考慮後,覺得在此地再次伏擊最為合適。

因為首先,日本軍隊當時作戰任務極為緊迫,所以前方對軍械物資要求極高,日軍雖然吃了虧,但運輸線是不可能停的,而且日軍向來狂妄,根本想不到八路軍會如此大膽,在同一地區連續2次設伏。而且日軍指揮員更加「教條」,他們肯定也讀過《孫子兵法》,知道「用兵不復」這個詞,七亘村這個地方他們警惕性反而更低。

當然,劉伯承也做出了戰術欺詐動作,當後續的日軍過來收屍的時候,劉伯承讓部隊佯裝撤退,實則繞了一圈又回來了,這讓日軍更加確信,這裡是安全的。

結果28日,日軍又悶頭過來了,這次是100多騎兵開道,300多步兵尾隨,不過日本人還是比較小心的,畢竟吃過虧啊,但還是同樣被八路軍痛打,這次日軍軍隊畢竟有了警惕性,加之天氣不好,八路軍後續增援部隊沒感到,所以沒能全殲日軍,不過也打死了日軍100多人。

3天內同一地點2次伏擊日軍,擊斃日軍數百人,這一仗可以說是神來之筆,也充分體現出劉伯承元帥的指揮藝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說的跟真的一樣,盤點後人偽造的4篇古代文章,不少人信以為真
東北巨匪,座山雕原型,叛變抗聯被日本天皇接見,解放後被槍斃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