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加拿大的求生欲:搬出白求恩同志!

加拿大的求生欲:搬出白求恩同志!

原標題:加拿大的求生欲:搬出白求恩同志!


今天下午五點,加拿大駐華大使館官微發了一條關於白求恩的消息,介紹他作為一名國際反法西斯戰士在西班牙內戰時期的戰鬥經歷。



白求恩是加拿大的英雄,亦是中加兩國人民友誼象徵,加拿大駐華大使館紀念他本應是情理之事。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這條官微消息明顯給人以投機感覺。


要是真心想恢復中國網友對加拿大的良好印象,加拿大當局需要腳踏實地去把事情做好,認認真真地反思,找回自己的獨立和尊嚴,而不是消費白求恩同志。

諾爾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一個偉大的名字,對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來說,都是家喻戶曉。


因為有了白求恩,中國人民對加拿大有了一種天然的好感,他是加拿大對華形象宣傳一張無價的名片。


白求恩在抗戰時期,不遠萬里來到抗戰前線無私支援中國人民抗戰鬥爭的精神,深深為中國人民所懷念。毛澤東同志在名篇《紀念白求恩》中寫道:「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八十年過去了,中國人仍然記得白求恩同志,說明中國人是念舊情的。


然而,白求恩不能與今天的加拿大當局混為一談,恩怨需分明。


同樣是加拿大人,同樣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結果進了拘留所,而且一下子兩個,樂於助人?什麼原因背後指使者心裡不清楚嗎?



所以網民回復基本是這樣的。


加拿大當局這段時間的行為,不但丟盡了白求恩的臉,還一下子敗光了加拿大多年來積累的良好形象。


白求恩的貢獻

1890年3月3日生於加拿大安大略州雷文赫斯特鎮一個行醫牧師家庭,1916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擔任過英國軍醫(上尉),外科主任,1922年獲英國愛丁堡皇家醫學院獎金,1924年在美國底特律行醫為生。


1933年成為加拿大聯邦衛生部門顧問及美國胸外科學會理事。


加拿大醫療保健體系迄今為世人所稱道,創立之初,離不開白求恩的設計,而這些設想,又是因為1935年8月他去莫斯科參加了國際醫療(生理)大會,全面了解了蘇聯的社會醫療保障體系。


同時,作為蒙特利爾皇家維多利亞醫院胸外科專家 , 白求恩發明和改進了12種手術器械,發表過14 篇有影響的學術論文。


1935年11月,白求恩公開了加拿大共產黨員身份,後人便以1935年作為他的入黨時間。


人到中年的白求恩,如果按照西方中產階段人生軌跡運作--求學-奮鬥-磨練--成名。他絕對是一位有身份,有地位,生活富足體面的加拿大精英。



但他已經成為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人生的理想和目標不再是庸庸碌碌的西方精英式的,那是一個革命的年代。


1936年10月,白求恩加入國際縱隊參加西班牙內戰,保衛共和,抗擊佛郎哥法西斯勢力。


白求恩在馬德里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流動血站,創辦移動傷員急救系統,就是日後被廣泛採用的移動軍事外科醫院雛形。

八個月後,他返回加拿大,這期間,加拿大共產黨被加政府宣布為非法,白求恩去了美國。


1937年7月30日,洛杉磯醫療局舉行西班牙人民之友宴會,白求恩遇到了中國教育家陶行知,並了解到了七七事變經過,他表示,只要中國人民需要,他將隨時到中國支援抗戰。


組織關係上,白求恩接受了加拿大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1938年1月率領國際醫療小組前往延安,自帶5000美元醫療器械。


途經香港時,他給前妻法蘭西絲(結婚,離婚,復婚,離婚)寫信,解釋了自己為什麼要來中國的原因: 「在一個充滿陰謀和腐敗的社會裡,我不會袖手旁觀。我不會寬恕那些貪婪的人對別人發動戰爭」。



3月底抵達延安,第二天毛澤東便會見了他,長談三個小時,白求恩提出到抗戰前線去,毛澤東同意,說那就去五台山。


6月,白求恩來到晉察冀軍區,聶榮臻司令員到金剛庫村迎接他。毛澤東之前給聶榮臻發來電報,要求每月給白求恩100元津貼,當時,毛澤東的津貼是5元,戰士是1元,但這100元,白求恩都用在了醫療方面。


白求恩以軍區衛生顧問身份從工作到臨終,一直處於極度繁忙狀態:


一,創辦衛生學校


二,培養醫務幹部

三,編寫醫療教材


四,建立根據地戰時醫療體系


五,制定規章制度


而且這些是他在每天忙完各種大大小小手術之外的工作,另外,流動醫療隊也是由白求醫帶領。


他還要不斷給美國和加拿大共產黨寫信(加拿大政府是指望不上的),要求移動X光機,車輛,銀元,器械,發電機等支援。而處境窘迫的美加共產黨回信,匯款,電報都到達不了白求恩手中,一是日軍封鎖根據地,二是國民黨攔截。


除此之外,白求恩還要向國際宣傳八路軍和共產黨根據地,如《曼徹斯特衛報》每月兩篇文章。不知道那些網上「歷史發明家」為何要編排他的黑材料?讓人以為他是一時衝動來中國「渡假」的。


1939年下半年,白求恩計劃回一趟北美,籌集經費和器械,臨行前,他將巡視20所戰地醫院工作情況。


但在河北淶源縣摩天嶺戰鬥中搶救傷員時,白求恩左手中指被手術刀割破感染,惡化轉為敗血症,於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去世,終年49 歲,遺書中對前妻仍然感情至深。


這樣一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七十年代之前,加拿大當局對這個名字是持貶低態度的。


中加關係,中美關係打開局面後,加拿大意識到白求恩三個字在中加關係中的份量,不得不換了副面孔,重新審視這位曾被視為異類的加拿大共產黨員。

1972年,加拿大政府授予白求恩「加拿大歷史名人」的稱號。


1973年購買格雷文赫斯特鎮前長老教會的牧師住宅作為白求恩紀念館,1976年正式對外開放。


老特魯多1973年訪華時, 訂製了50枚古銅色的白求恩紀念章,並選取2枚作為禮物,送給毛主席和周總理。


1996年,白求恩出生地被列為加拿大歷史名勝,成了招攬中國遊客的旅遊勝地。


2016年,小特魯多訪華,又找來當年的白求恩紀念章,送給中國領導人。


白求恩生前肯定想不到自己能為中加關係作出這麼大貢獻,更想不到,八十年過去了,加拿大居然在美國面前,連那點僅有的主權也喪失了。



加拿大政府沒少沾白求恩的光,現在心甘情願為美國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效犬馬之勞,這股邪勁,搬出白求恩同志能鎮得住?


紀念白求恩,它們現在還真不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後沙月光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歐洲及時挖坑,英國民主是用來玩的嗎?

TAG:後沙月光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