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虛擬現實幫助實現阿爾茲海默症的早發現早治療

虛擬現實幫助實現阿爾茲海默症的早發現早治療


網易科技訊 12月17日消息,據衛報報道,科學家們發現虛擬現實設備還有一種意想不到的用途:幫助識別日後可能患上阿爾茨海默氏症的人。
對電腦遊戲玩家而言,虛擬現實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而科學家們最近發現,利用VR頭戴設備顯示的圖像可以測試人們的導航能力,那些在測試中表現較差的人,日後更可能患上阿爾茨海默氏症。
從長遠來看,通過更早地識別潛在患者,研究人員希望,能夠更容易地開發出旨在阻止或減緩其病情的治療方法。
項目負責人、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神經科學家丹尼斯·陳(Dennis Chan)表示:「記憶通常被認為是阿爾茨海默病的首要影響因素,但是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導航困難是最早期的癥狀之一,可能早於其他癥狀的出現。」
「通過準確定位那些開始失去導航技能的人,我們希望證明,我們可以把目標鎖定在處於病情早期階段的人身上,並且總有一天能夠給予他們更加有效的治療。」
幾年前,陳和他的幾個英國研究中心的同事們發現,導航技能的喪失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當時,在這些研究中他們使用平板電腦來測試導航技能。
但是現在,科學家們計劃通過使用虛擬現實設備將他們的測試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佩戴著VR設備的實驗參與者可以完全沉浸在需要他們進行導航的模擬環境中。
科學家們將招募約300名年齡在40至60歲之間的志願者參加這項研究。他們中有些可能擁有一種基因使他們面臨患病風險,而有些則來自有阿爾茨海默病史的家庭。然而,並非所有人最終都會受到這種疾病的影響,陳的項目宗旨就在於找出那些將會患病的人。
戴著虛擬現實設備的參與者將被要求進行導航任務,記住一系列不同環境的細節。
陳解釋說:「我們會記錄下那些有特殊問題的人,看看這些人是否更容易患阿爾茨海默氏症。這項研究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為了驗證我們能否在人們意識到大腦功能發生變化之前,就檢測到這些變化。」
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大腦中被稱為內嗅皮層的一個小區域的重要性,該區域在控制導航的大腦網路中扮演著中樞的角色。同時,這塊區域似乎也是大腦中第一個死於阿爾茨海默氏症的部分。
陳說:「內嗅皮層是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大腦中第一個出現退化的區域,也是我們研究的重點。」他的研究得到了阿爾茨海默氏症協會的資助。
這項研究的目標是在人們患上這種疾病時提供幫助。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針對阿爾茨海默氏症的藥物試驗已經應用於患有痴呆症的患者身上,但那時疾病已經對大腦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害。」
「如果我們能夠開發藥物並更早地進行治療,比如在疾病擴散到內嗅皮層之前,那麼就有可能預防痴呆症的發作。」(Vick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科技 的精彩文章:

美圖董事長蔡文勝悼念張首晟:君掌盛無邊,剎那含永劫
霸王龍祖先是捕獵高手,可能和它的S形大腦有關

TAG:網易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