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九、與聲聞不共學戒、於離間語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九、與聲聞不共學戒、於離間語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9H)

九、與聲聞不共學戒、於離間語

文 / 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

四十三輕戒

與聲聞不共學戒:於諸性罪

6、於離間語

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惡朋友之所攝受,親愛不舍。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能隨力說離間語,令離惡友,舍相親愛,勿令有情由近惡友,當受長夜無義無利。

菩薩如是以饒益心說離間語,乖離他愛,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惡朋友之所攝受,親愛不舍。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能隨力說離間語,令離惡友,舍相親愛,勿令有情由近惡友,當受長夜無義無利。

「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惡朋友之所攝受」:這個人為壞人所攝受、所控制。「親愛」,這個有情對和壞朋友,有親愛的感情,「不舍」,大家不分離。「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菩薩看見這件事生起了慈悲心,要發生利益安樂的意樂。「隨能隨力說離間語」:隨菩薩的能力所及的,也就說離間的話,說這些破壞他們感情的語言,把他們分開。「令離惡友舍相親愛」:使令他遠離那個惡知識,棄捨互相親愛的關係。「勿令有情由近惡友當受長夜無義無利」:不要令這個眾生,由於他親近惡知識,當受長夜的無義無利。

菩薩如是以饒益心說離間語,乖離他愛,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菩薩如是以饒益心說離間語」:「如是」就是前面這一段,以利益眾生,利益安樂的心,說離間的語言。「乖離他愛」:來破壞他們中間的感情。這樣子,「無所違犯」,並沒有犯戒,「生多功德」。

韓清凈《披尋記》:「為惡朋友之所攝受者:謂有外道,於弟子眾自立為師,專求利養、專求恭敬、專求自利。若弟子眾為所攝受,當受長夜無義無利,是故於此名為惡友。由重現法,不重當來故。

「為惡朋友之所攝受者:謂有外道於弟子眾自立為師」:「外道」,佛法以外的宗教師。老師對弟子眾「自在為師」,他的對弟子控制力很強。「專求利養」:收了很多徒弟,專求名聞利養。專求人家對他們的恭敬,「專求自利」。「若弟子眾為所攝受」:若是這一類的弟子被他控制住了,「當受長夜無義無利」,也是這樣。「是故於此名為惡友。由重現法,不重當來故」:由於這些外道只看見現在得到一些財富,得到一些名聞利養,只重視這點,而不知道將來有三惡道因果的問題,他不去想這件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九、與聲聞不共學戒、於欲邪行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四種他勝處法(4)三、瞋不受悔戒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