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忘我入三昧 忘法得解脫

忘我入三昧 忘法得解脫

前面講了福智願行等,都是我們的生命因素,關鍵是怎麼把它開發顯現出來。下面講三昧陀羅尼門,隨順、觀察、境界、從三昧起等總持門,三昧就是一般說的正定,正受。

第一個重點、三昧不只正定、正受而已。學到三昧,成就三昧,三昧是什麼?必須知道這三昧是怎麼進入的,這叫隨順三昧。

這三昧是怎麼成就的?能不能去分析他?為什麼六祖惠能的成就比神秀大?要了解,必須徹底圓融。要能觀察三昧,能入三昧,還要從三昧起。出入自在,沒有掛礙。

三昧成就不是單純的,要去運用與變化,展開廣大境界。學任何一個法門,都是下手處,要成就的是釋迦牟尼的境界。每一個人修行都有自己的凈土,往生別人凈土,是自己沒有成就的狀況。

第二個重點,三昧是成就的境界。學任何世間的,出世間的法,都要經過三昧門,還要入解脫門。三昧門是中際站,它是忘我之境。如誦經能不能誦到無我,念佛能不能念到忘我,書法能不能學到忘我,就是甚深境界了。必須與法融合,只有法,那種純就出現了。

生活只有生活,不要有「我在生活」的感覺,有「我」在生活,一定痛苦。工作、吃飯、洗澡、睡覺,如有個我在,就不一樣,都是我要吃什麼飯,我要怎麼睡,我會擾亂你的幸福。沒有這個我,就是自在人了,但忘我之境,還沒解脫。

要解脫,還要進入忘法之際,繪畫畫到沒有畫,一做就很自然把所學的煥發出來;畫家坐在那裡,就象一幅畫。那功夫叫德行,充實於內,會展現於外。德能會一再地顯現出來,釋迦的法,指他本身證得的部分,釋迦本身就是真理,不是代表真理,這是最高的成就。

肉體生命要轉入第二生命要怎麼轉入?三昧門與解脫門告訴這個,首先要透過一個媒介,而華嚴是不透過媒介。

媒介有正法行,念佛誦經,事修一定要去訓練爐火純青,就入三昧門了。再把這裡隨順觀察三昧導入,很快可以感受到第二種生命的存在。當第二種生命能顯現的時候,就進入解脫門了。

那時,不一定談法了,正法行不一定要談了。第二生命展現才是重要的地方,什麼法怎麼修都是其次的。等到你忘我的時候,不會問的時候,我會告訴你怎麼修。事修,正法行一定要有。

透過隨緣行,也可以到達。1、藝術家,通常善根比較高。

2、專業領域的人,會計,工程師,有專業技術的人容易進入心性的領域。很熟練的時候,會開始走出專業領域,一定涉及人性,作品一定含有人性的鋒芒,這時開始要進入三昧門了,那時設計會忘我,我已跑到他的作品裡了。

造橋,道路工程,擁有人性的工程師,設計時絕對不是給人走過去就好了。藝術家所畫價值在人性上面。那種蓋了折,折了蓋,只有錢的堆積,沒有人性。

3、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周利掃地就可以證阿羅漢。能不能借著這個工作媒介進入忘我,然後忘法,達到人法雙泯,人法雙顯的境界。這就成就了。透過媒介怎麼樣把我們在世間法中的肉體生命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念予以打破,然後順著這種感覺,走入第二生命里,就成就了。

修行的方法,要我們用心去體會。釋迦覺者是要每一個人都去找到自己的法門,設法從第一生命轉入第二生命里!(海雲導師講華嚴,圓明心要筆記10.10)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子吼 的精彩文章:

吳稚暉老先生說老夫少妻動都動不得
要能自立 不要等著人家來救度

TAG:師子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