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原子彈爆炸後的日本廣島,一群「無家可歸」的孩子在烤火

原子彈爆炸後的日本廣島,一群「無家可歸」的孩子在烤火

原標題:原子彈爆炸後的日本廣島,一群「無家可歸」的孩子在烤火


1945年夏天,美國已將日本本土「團團包圍」,並向日本天皇以及首相傳達「敗局已定,請放棄抵抗」的「勸降」。但那時把持日本軍政的軍國主義分子已經「殺紅了眼」,高呼「本土決戰,讓美軍付出千千萬萬生命的代價」。


對於日本激進分子如此「狂妄」的態度,美國軍方為了避免自身更多的傷亡,選擇在8月6日於日本廣島投下了一顆原子彈,瞬間將廣島這座工業「重鎮」夷為平地。


拍攝於1945年


由於日本情報機構不知道美國還有多少原子彈,礙於美國有能力不費一兵一卒把整個日本摧毀的可能,日本天皇從內心深處「膽怯」了,思考良久之後於8月15日選擇投降,結束整個戰爭。


然而雖然戰爭結束,但其帶來的傷疤並未自此消散,我們暫且不說日本軍隊在其佔領地區犯下的罪過。

僅因軍國主義分子的「死戰」態度,日本廣島的百姓就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數不清的家庭毀於一旦,大批孩子「無家可歸」,只能圍著一個小火堆「烤火」。



原載於美國《生活》雜誌,由J·R·艾爾曼


根據事後相關資料不完全統計,美國這顆原子彈直接要了74000名日本人的生命,以及產生75000人名傷者,4.8萬幢建築被完全摧毀,整個廣島從空中俯視已廢墟一片。


也正是因為有這麼多的傷亡,在戰爭結束後的廣島,很多臨近的日本寺廟以及平民家中都堆滿在廣島爆炸中死亡的「亡者骨灰」,這些骨灰彷彿在無聲的抗議軍國主義分子犧牲平民的「無恥行為」。


原載於美國《生活》雜誌,由J·R·艾爾曼


日本自唐朝開始深受我們中華文化影響,所以跟中國人一樣有著濃厚的家庭觀,所以從爆炸中倖存的廣島人,當局勢穩定之後,將祭拜亡者當做自己的首要大事之一,他們真心祈禱亡者的另一個世界沒有戰爭、沒有殺戮、也沒有「原子彈」。



原載於美國《生活》雜誌,由J·R·艾爾曼

原子彈爆炸雖然威力十足,但直接破壞範圍也是有限的,這不廣島火車站雖然也被爆炸的衝擊波給擊中,但因距離爆炸中心較遠,並沒有完全變為廢墟,戰後經過有限的搶修,就恢復了一定的運力,成為當時廣島人的生命線。



原載於美國《生活》雜誌,由J·R·艾爾曼


而讓人覺得有點「恐怖」的是,雖然火車站作為僅有的「生命線」之一。但是在運力恢復後,並沒有陷入混亂,有需要的廣島人井然有序的乘車撤離,絲毫沒有很多地方在「大災」過後,因所謂「求生慾望」而引發的秩序崩盤。


原載於美國《生活》雜誌,由J·R·艾爾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袁載譽 的精彩文章:

本土被狂轟濫炸,前線又急需武器,納粹後勤高官用這方式「拚命」
古迹尚有90%未發掘,專家:不會再發掘,留在地下可能最安全

TAG:袁載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