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理工星空」聚焦身邊人

「理工星空」聚焦身邊人

做高校宣傳工作,當如清風拂面暖人心。

2015年初,常熟理工學院新聞網、校報、微信等多種媒體聯手互動,推出「理工星空」專題系列報道。近4年時間,60多名師生,無數個「暖心」故事,「理工星空」聚焦身邊人,講述平凡事,讓普通師生登上校媒「頭條」,在日常述說中傳遞正確的價值導向,提振精氣神,凝聚正能量。

「韋老師,您在哪個班上課呢?我想再聽您一堂課。」接到已畢業學生打來的電話,經濟與管理學院的韋芳老師感到十分欣慰。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她總是希望自己能為學生提供最貼心的幫助,每一屆新生入學,她都會把手機號、微信號、郵箱等全部向學生公開,堅持做到課堂內外、隨時隨地解答學生們的各類問題。四年如一日,她見證了自己每一名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成長過程,也讓每一名學生記住了她的敬業與關愛。

「起初,我覺得做這些研究很有意思;後來,我發現做這些研究很有價值;現在,這些價值讓我認識到做研究的更多意義。」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的朱穎越老師說。他曾經歷2007年的太湖藍藻污染事件,參與過研究、發明可以有效檢測、判斷太湖水質是否被污染的科技專利。當科學研究與社會應用實踐相結合,他切身體會到了自己所從事研究的價值,也堅定了將科研興趣植根於科研價值的學術理念。

今年以來,從獲得長三角地區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到獲得第四屆江蘇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再到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上獲得銅獎,常熟理工學院工業智能計算團隊的「管道全景檢測機器人」項目一路成績斐然。團隊開展項目工作的目標,即致力於研發能應用於社會生產生活、轉化為一定社會效益的科研成果。「我們都清楚自己在堅持什麼。」團隊負責人張方舟老師說,「一句話,那就是腳踏實地做實事。」

一所高校,即為一方星空。高校中的每一位師生,猶如天空中的星星,用自己的光和熱,共同照亮遼闊的夜空。河漢璀璨,需要無數星星的持久閃耀;學校發展,依靠每位師生的同心努力。常熟理工學院「理工星空」專題系列報道,選擇身邊的一線教師、優秀在校生、傑出校友、普通職工、退休教師等為報道對象,用最樸實的語言,講述普通卻絕不平凡的故事,有如清風拂面,暖入人心,在校園中樹立了良好的師德學風,生動地展示了常理工人的精神品格,凸顯了高校宣傳工作的價值導向。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17日第8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培養改造社會的人 開放式教育如何實施?
孵化項目課程關鍵在於提供支架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