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做手術之前簽知情同意書是醫生的甩鍋行為嗎?

做手術之前簽知情同意書是醫生的甩鍋行為嗎?

作者:王鵬飛(肝膽外科主治醫生,優秀科普作者)

如果家人在醫院住院,很多人陪診都有這樣的經歷,「XX床家屬,明天患者要手術了,你趕緊過來把字簽了!」簽的這個字,就是我國規定所有有創治療前必備的《手術知情同意書》。

根據我多年臨床實踐看,不少人是發怵的,像是替親人簽「生死狀」,尤其是最後下筆簽字的時刻,猶豫幾秒鐘、深吸一口氣、嘴唇一咬。也有「思想活躍」的人,臉上透露了心底的不信任-這個是你們醫生的出了事撇乾淨的「護身符」吧。

做手術之前簽知情同意書是醫生的甩鍋行為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其實《手術知情同意書》既不是患者的生死狀,也不是醫生的護身符,只是術前談話的一個紙質文件,證明醫生充分告知了治療的方法、治療的意義、治療的風險。患者在充分知情的情況下表示自願選擇接受這樣的治療。

簽了手術知情同意書,仍然可以維權

《手術知情同意書》,顧名思義包含知情和同意兩層意思:

· 知情:經過醫生的解釋,我充分了解了本次手術的方案和可能的風險;

· 同意:在知情的前提下,我同意醫生為我的家屬進行手術。

簽字了,代表家屬認可自己獲得了此次手術的知情權和自主權,沒有在醫院和醫生的欺瞞和脅迫下接受手術。但這並不代表,簽字後醫生就沒有責任了。

術後如果患者和家屬對手術過程有任何異議,可以申請醫療鑒定,如果醫生確實存在過失,醫療機構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

其實,對家屬進行術前談話並讓其簽字,和給患者做手術一樣,都是醫生必須履行的義務。如果醫生做了手術,卻沒有做術前談話,家屬沒有在《手術知情同意書》上簽字,那麼即使手術很成功,醫生依然存在醫療過失,患者依然可以以「侵犯知情權」為由起訴醫院。

做手術之前簽知情同意書是醫生的甩鍋行為嗎?

為了確保患者充分的知情權,醫生是不會扔給患者一紙《知情同意書》就讓簽字的,而是根據《知情同意書》進行詳盡的術前談話。

不同手術內容不盡相同,但形式上大致分為三大塊,以我所在的肝膽科常做的「胰頭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為例,具體講述一下。


1. 介紹手術方案

也就是醫生會怎麼切,選擇這樣的治療會獲得怎樣的益處。另外,如果術中發現腫瘤遠處轉移或者其他無法根治性切除的情況,要介紹備選方案是什麼。

2. 告知手術風險

這塊是重中之重,也是家屬總埋怨「被嚇個半死」的部分。手術風險各種各樣,其中一部分是所有全麻手術都可能遇到的風險,還有一部分是特定手術面對的特定風險。

先介紹共同的風險。


風險一:感染

這是所有外科手術的共同風險。平時碰破點皮都有可能感染,何況一個大手術。而且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需要動腸道,腸道內是有各種微生物的,不比頭顱、心臟等I類清潔手術,而是II類可能污染的手術,不但腹腔可能感染,切口也可能感染。


風險二:麻醉

這部分術前會有麻醉醫生單獨談話,還要簽署《麻醉知情同意書》,大概的風險包括:嘔吐誤吸窒息、呼吸抑制、藥物過敏、心梗等,每一項嚴重時都可能要命。

做手術之前簽知情同意書是醫生的甩鍋行為嗎?

每位患者基礎情況不同,麻醉風險發生的概率也不同,術前麻醉醫生會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如果風險太大不會建議手術。


風險三:出血

這是外科永恆的挑戰,尤其是對於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胰頭周圍有各種血管,備血就比一般手術多。講到這裡一般我們會拿出解剖圖譜,一邊比劃一邊說。

風險四:診斷

簡單說就是開腹後發現病情和術前診斷不一樣。術前影像學診斷胰頭癌,但是術後病理診斷是良性的。沒辦法,病理才是金標準,這是目前檢查手段所限。


風險五:複發

所有癌症手術,術後都有複發的風險。胰腺癌尤其如此,其生物學特性就是複發率高,很多人術後一年就複發了。講到這裡,一般會舉一些著名的例子,比如著名男歌唱家帕瓦羅蒂。


風險六:其他臟器問題

比如肺部感染、肺動脈栓塞。以上六點,是所有腫瘤患者手術的共同風險,接下來還有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獨有風險。


風險七:各種漏

本手術切除後還要做多個吻合重建,胰腸吻合+膽腸吻合+胃腸吻合,只要是吻合,就有吻合口漏的風險,部分原因是手術操作導致,但更多見於患者自身癒合差。

做手術之前簽知情同意書是醫生的甩鍋行為嗎?

其中最詭異的是胰漏,這是一個再高的技巧都避免不了的世界性難題。做這種手術的醫生都碰到過術後胰漏,以及因為胰漏導致的出血、腹腔感染,進而因此喪命的極端情況,截至目前也沒有一個醫生敢拍胸脯說做了保證不發生胰漏。

風險八:術後胃腸功能障礙

通俗地說就是胃癱,胃不蠕動就吃不了飯,短則一周,長則數月。這是另一個尚未完全解決的世界難題。


風險九:生活質量比術前差

比如剩餘胰腺分泌胰島素不足而導致的糖尿病,膽腸吻合口狹窄導致膽管炎。


風險十:其他

由於個體差異較大,還可能發生一些很罕見的其他併發症,時間關係沒辦法一一談到。


3. 可以選擇拒簽《知情同意書》

即已經充分了解手術方案和手術風險,同意(或不同意)選擇上述治療。這部分包括簽字人與患者關係,聯繫電話等等,以備術中情況變化,可以聯繫到你再次談話並補充簽字。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讓大家對《知情同意書》有所了解,不至於突然面對時手足無措。有些人會問「我們可以拒絕簽知情同意書嗎?在什麼情況下應該猶豫一下?」

做手術之前簽知情同意書是醫生的甩鍋行為嗎?

當然可以拒絕簽字啦,只是家屬不簽字,醫生絕對不會做手術,否則就違法了。至於猶豫,更是可以的,只要心中有疑問,一定要術前就問個明白,法律上規定對患者及家屬醫務人員要「充分告知」,如果猶豫就是沒有做到「充分」。

講一個某醫院發生過的真實案例,患者術後出現併發症,家屬告上法庭,法院判定沒有醫療過錯。但家屬表示,術前談話沒聽懂,不了解風險那麼多,如果充分了解了風險,根本不會簽字手術。最後,醫院出於同情弱者的考慮,判醫院賠了一部分「人道補償」。

從此,這家醫院術前談話的時候都架起了攝像機,全程錄像,確保《手術知情同意書》是在履行了充分告知的義務後自願簽的。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雨醫生 的精彩文章:

關於骨質疏鬆和補鈣平常人都有哪些誤區

TAG:春雨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