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訥和愛人 子女後代

李訥和愛人 子女後代

一、簡歷

李訥,1940年出生於延安,是江青的獨生女。1959年考入北京大學,因中間休學一年,1965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後,分配在《解放軍報》社當編輯。文革開始,她的母親一馬當先,成了「文革先鋒」。那大浪大潮,把李訥也卷了進去。憑著李訥那「響噹噹」的背景,才二十六歲的她,就當上了《解放軍報》總編輯。此時,她化名「蕭力」,亦即「小李」的諧音。

不過,李訥沒幹多久總編輯,就被父親調去當聯絡員。確實,她當聯絡員倒是最為恰巧。她的年歲,跟紅衛兵相仿。穿一身軍裝,可以隨便進出各大學,「摸」來準確的、第一手情況,向父親彙報,使父親了解「文革」的脈搏。

1970年初,父親讓「蕭力」到井岡山那裡的中共中央辦公廳「五·七」幹校鍛煉。1973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974年至1975年先後任中國共產黨北京平谷縣委書記和北京市委副書記。1976年後曾一度賦閑,兩周探望一次母親,1984年母親保外就醫時一度與她同住。1986年到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局工作,1990年退休,2003年任全國政協委員。

二、婚姻

她在「五·七」幹校鍛煉期間,跟服務員小徐相愛了。小徐曾經在北戴河管理處當服務員,父親是山海關車站的扳道工。李訥會愛上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夥子,人們頗為震驚。母親知道後堅決反對這門親事,但女兒心意已決,就寫了一份要求與小徐結婚的報告給父親。結果,父親在報告上寫下批示:「同意,轉江青閱。」這下子,她母親無可奈何,只得同意。

李訥和小徐在「五·七」幹校舉行了簡樸的婚禮。父親送了一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作為結婚禮物。不過,婚後不久,李訥和小徐性格不合,志趣也不同,感情產生裂痕,彼此分居。但李訥已懷孕,生下一子,取名「李小宇」。

父親去世以後,母親又被捕,李訥那特殊背景一下子消失了,中共北京市委書記當不成了。她跟兒子默默地在北京西郊的一座小院里過著平常人的普通生活。1985年,經原來父親的衛士長李銀橋介紹,她和王景清結婚。

王景清在四十年代曾在延安中央警衛團工作。後來他擔任怒江軍區參謀長,跟妻子離異。王景清為人憨厚、善良,細心地照料李訥,使她在孤寂中得到了安慰。晚年生活里,他們在一起練習書法,李訥跟王景清一樣,都十分喜歡隸書和篆書,切磋書法便成了生活中的一道不可少的娛樂。

三、子女後代

李訥的第一次婚姻,生育了一個兒子,取名徐小寧。後來,李訥跟王景清結婚後,把兒子改名王效芝。王效芝,1972年生於江西,曾經就讀於北京市外事旅遊職業高中,1990年5月份曾經參加由學校組織的亞運會服務隊,和同學們一道到亞運村服務,在運動員公寓10號樓里任副領班。高中畢業後下海經商,認真打理著自己親手創建的公司。據說,他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可以直接與國外客戶談生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謝流石 的精彩文章:

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和夫人 子女後代
紅軍第三軍團政委滕代遠的夫人和子女後代

TAG:謝流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