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阿丘:其實我是一個編劇

阿丘:其實我是一個編劇

每周一位嘉賓

口述一段關於物件的故事

讀者原創版

等待你的聆聽

合作公號| 惟物論

本期嘉賓 / 阿丘

阿丘,本名邱孟煌,知名電視主持人。1989年畢業於廣西師範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03年擔任中央電視台《社會記錄》節目主持人,曾編輯主持《社會記錄》《人物新周刊》《天天故事匯》等欄目。

以前我是一個編劇,從初中我就開始寫東西,就是寫劇本。特別是上晚自習時很無聊,所以我跟別人複習不一樣,不會用整個晚上去複習,那有一半時間都在寫劇本。當時讀書的時候,第一次看到中央電視台有小品,覺得這個東西挺有意思的,又短,又能在十幾分鐘講一件事情。我覺得這個東西挺好的,它不是大作品,那時候年輕也寫不了大作品啊。於是,我就嘗試著寫小品,當時還不會戲劇結構,就嘗試著寫相聲。學校班裡面文藝匯演,我就寫了段相聲,內容就是說我們上課把唐詩怎麼念錯,怎麼理解錯了,把老師氣得夠嗆這麼一個故事,同學們反響特別好。

那是在我上初一的時候,當時我特別有成就感,就把手稿寄給了我小學時關係特別好的一位女同學,也就她還認為你寫東西有價值。我們轉學到兩個城市之後,我就寫給她。十年之後,同學聚會,她說:「我給你保留著,當時你寫給我的。我重新謄印了一遍,用我的字跡給你保存下來。你看,你的手稿——你第一個創作的相聲。」所以,我特別感謝我那個同學。後來,我形成這個習慣把手稿全留下來,以至於後來手稿太多了就留節目單吧。

同學用自己的筆記把阿丘的手稿謄寫了一遍

從此到了高中,我的創作就一發不可收了。高中學校是個重點學校,這業餘文藝生活很差,需要創作,從高中我的創作量開始增加,代表班裡面說相聲演小品,在學校很出名。現在你去問起來我的高中同學,他們說:「唉呦,那一年我們就想到了五四青年節和五一節能看你演出。」當時演出沒有話筒,得費勁喊,那是1983年的事。

帶著這份積累,1986年我考了大學,現在非常惋惜的是那一年並不清楚我憑藉這個特長可以去,比如說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的戲劇創作班,甚至當時北京廣播學院好像也有。我不知道有這麼個東西,1986年全國大學也不多,招生也不多。當時就想著第一考軍校,後來軍校說你身高視力都不行。算了,我想當個體育記者。體育記者嘛,也不知道是哪個門類,填報志願沒有體育記者專業,後來就亂填,填的幾個學校都沒錄取。還有些專業說我是色弱色盲,比如說什麼金融學院說擔心我辨別不清楚人民幣,我說可以的。但是跟我談話之後還是說不行。

阿丘展示自己大學時期的照片

唉呦!我當時很痛苦。我就在第二類大學當中沒有填好,突然之間有一天來了份通知書,寫的是廣西師範學院,其實我根本就沒填,而且還是政治教育系。我政治高考是56分,當年是全國唯一的一次倒扣,就是選擇題填不對倒扣分,扣到56分,即便我數學108分,語文、英語也都考得很好,但也填不平政治這個坑。當時很多人說:「你復讀吧!」我說:「不復讀!我的青春是不能夠走回頭路的,讀什麼大學無所謂,在哪學無所謂!」就去了。

這政教系太枯燥,甚至靠作弊這麼熬過那段時間。在大學期間就是因為我對這個專業其實根本沒興趣,所以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大學時成立的曲藝社,成立了話劇團,自己任學校文工團的副團長。就那個時候,大學每一年的迎新生也好,五一節、五四青年節匯演也好,代表全省全區全國文藝匯演也好,我都積极參加,把所有精力的投入這一塊,大學是我一個高產期。

阿丘在大學時期的創作手稿

當年我們創出一個歷史,就是我大學二年級寫了一個作品,被廣西電視台看中了,成為廣西電視台春節展播節目,這是很難得的,就是沒有經過他們選拔、組織排練和創作,只是剪了一下,就在春節播了。這個是非常難得的事情。那個作品現在我還記得叫《現代乞丐》,說乞丐怎麼騙錢的,騙到錢後幾個乞丐把衣服一撤,打著手機到酒吧「嗨」去了,大家樂得啊不得了。當時我就覺得寫東西留下來也很重要。

廣西師範學院的校門

年輕時候你對社會和未來,把所有東西可能就投注在一個晚上,你可能突然靈感就來了,這種靈感在落筆之後,那種衝動可能瞬間就沒了,但是,如果你把它落在紙上了,多年以後,你能回憶起來。

1991年我進了劇團,我進那個劇團是一個專業文藝團體,在這裡面,說實話我們是半道出家的。我從師範學院畢業到工廠當政工人員,在工廠也是因為喜歡創作文藝作品,深得工會領導的賞識,就不讓我去干其他的工作了,因為以前我還兼著管理計劃生育、民兵啊、團委啊所有的工作。後來領導說:「你專門干這個,我們很需要職工的文化娛樂活動,沒有那麼一個創編的話,我們老不知道去哪演東西,你就給我們寫就行了。」我就為工會寫了很多東西,參加市裡省里的各種比賽,最差也是二等獎。業餘圈當中挺出名。

阿丘在工廠創作時的手稿

突然有一天有個單位給我打電話,說我們是廣西南寧市藝術劇院,我一聽,唉呦,這是當地很出名的一個藝術院團啊。我說:「什麼事啊?」對方說:「我們呢看了你很多作品,也多次當過你的評委,我們單位缺那麼一個編劇,你願不願意跟我們一塊兒干?」我從來沒有覺得這個愛好能當成職業,突然有一天專業團體來找我,我就覺得很被人肯定。那行唄。我們那個廠在90年代初境況很不好,我也想離開了,就順理成章去了一個劇團,但是因為我是業餘的,進了專業劇團沒人看得起你,我就幹了估計差不多半年了,沒有一個作品被認可。

我心想,那要我來幹嘛?我就找演員,私下跟他們喝酒、抽煙之後問他們說:「你哥幾個,你看我寫的東西大夥能不能排一下?哪天或許能演出或者參加比賽。」演員們也是那樣,不認真看,他就看誰寫的,甚至有女演員說:「這什麼東西啊?!」當時對我的自尊心是一種強烈的刺激,我堅信我的東西非常好,他們就是不排。我特別需要證明自己,就約了幾個以前在業餘圈裡一塊兒合作朋友聚在一起,說我們這樣吧,正好當時廣西全區有個文藝匯演,文藝匯演當中有戲劇這一塊,我一看有小品,行啊,我就寫了三個,準備參加匯演。稿子交給領導,被領導壓在案頭根本就沒看。

最後我急了,我說:「這樣吧,你給我個機會。你也不用看,我就排出來,我請你們來看,你要覺得行,咱們就參賽,覺得不行,我繼續努力。」

領導說:「啊,行行行,你排吧。」

我就自己花錢買道具、服裝、置景,甚至「賄賂」燈光師把我們那個小舞檯布置了一下,排出來,哥幾個自己掏錢請別人吃飯,就排了三個作品。

那天請了領導來,底下茶、瓜子、水果放好,就說:「各位領導,你們就辛苦半小時,甚至45分鐘,就看一眼。」

院長、書記、創作室的主任都來了,說:「我們都很忙啊!小邱。」

我說:「哎,沒多長時間啊,就看一看。」

三個作品演完之後,我清晰地記得領導當時的表情是凝固的,就沒有一個說話。上一任的書記招來那麼一個業餘的作者,他們根本就不理,沒想到他排了三個作品,看了以後可以用震撼來形容。

最後院長站起來說:「我沒想到你能夠給我們呈現這麼一個東西。我很慚愧,就是這麼多年來小邱給我們遞的本子,我們一直沒重視。各位導演你們看用改嗎?直接參賽。」

看了節目領導們被震撼了

後來,副院長說:「這樣吧。還是因為他們都是業餘的。本子留下來,小邱可以參加我們的導演組,我們用專業演員來演。」

當時,我就說了一句話,我說:「不行,我辛辛苦苦把他們找來,這幾個還是業餘當中的腕兒,他們在民間的那個口碑,辨識度甚至是遠比你們要強,演小品他們可能有自己的長處,我堅持用他們。當然如果說你們決定要換,我也可以。」

當時我是忐忑地說的這些話。那個後來院長說:「我看他們挺好,不用換,換的話還要投錢,投時間排練,人家已經排好啦。」於是,那一年三個作品參賽,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這是這個劇院很罕見的,他們以前參加類似比賽沒有那麼好的成績。回來之後獲得獎金,我們老老實實交給院方,院方就給了我們這筆三個作品獎金的1/5,我們自己分,其他留下來了。當時我也認了,我說只要作品能上就行。 後來劇團的演員紛紛找我,說:「哎,兄弟,哥,你為什麼不找我們演呢?」因為是這樣的,演的這個作品,一旦是全省專業匯演獲獎的話,對每個人評職稱是有用的,所以都後悔了來找我。

從那個時候我就覺得一定要把這些東西留下來。 這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所以那個時候我對節目單就特別在乎,我對在那個劇團從1991年到2001年十年間演出的節目單特別珍惜。每次參加全國比賽,包括去北京、青島、江西的時候,我都到後台問工作人員要他們手上的節目單,看能不能給我。

他們說:「你們每個人不是都有嗎?」

我說:「不,不,不。我就想要你們那份有標註的。比如會標註上哪個節目第幾個上,道具怎麼擺等等信息。這個現場意義很重要,看到它我馬上能想到我哪天在哪演出的。我們自己手裡的太乾淨了。反正演出完,你也沒有用了嘛。」

於是,工作人員說:「那行,你拿走吧。」

阿丘收藏的各類演齣節目單

所以,十幾年過後,每次我翻齣節目單我都會覺得,這輩子丟東西太多了,搬一次家很多東西就沒了。可是搬了十幾次家了這幾樣東西一直封著沒動。如果說很多東西都能丟掉的話,傢具啊、衣服啊都可以丟掉,但這些東西不能丟。

在1994到1995年的時候,突然有個機會,上海戲劇學院要招生進修。我去了上戲從1995到1996年學了一年,那一年當中對我影響太大了。我在上海戲劇學院,雖然說是戲劇文學系,我基本不在文學繫上課,天天跑到導演系去聽課,才有了後來我所有的作品我自己導。

我在那幫助上海戲劇學院在1995年成立了上海戲劇學院的學生藝術團,這個學生藝術團在上海高校巡迴演出時用的三個作品全是我寫的。這個劇團裡面的人,我現在點一下,可能你們都還都認識。保劍鋒、任泉、羅海瓊、田海蓉就這幫人,馬伊俐我們還沒選上,陸毅沒選上。主持人是誰呢,是上海電視台現在的當家花旦陳蓉、吉雪萍。我們就在一年級發現了她們來演我的作品,然後當學校藝術團的主持人。那麼1996年那一年結業之後,陸續創作了一批作品,拿到了三次曹禺文學獎和中國劇協的一些戲劇大獎,包括廣西省內的政府最高獎,我就在1999-2000年的時候已經獲得了國家一級編劇職稱。

上海戲劇學院

2000年的時候我覺得這個舞台東西太局限人了。之前跟電視台也合作過,覺得電視挺有意思的,就把一個舞台作品換成電視,它影響力就大多了。我就經常給廣東台、廣西台打工,作為他們的策劃呀,編劇啊,編導啊,都是編外的,但做了很多事,也懂了一些電視。突然在2000年有一個全國笑星大賽,代表廣西我獲得第一名。這第一名不是我演的多好,是我寫的作品好,還是我自己演的,就順其自然成為了廣西第一笑星。湖南台就看到了,當時湖南經濟電視台跟北京電視台合作一個節目,叫《南北笑星火辣辣》,來廣西選笑星也找到我了。

他們就跟我聊,說:「兄弟,我們發現你很能耐,你呢能演,但是呢你更能寫、能導還懂電視。我們現在缺那麼個人,要不要跟我們一塊干?我們跟北京台合作,在全國發行這麼一檔節目,全國笑星啊。」

當時我想這也是自己的專業嘛,我說:「行吧,干吧。」

2000年比賽完,2001年我就跟老婆商量說:「他們讓我去北京跟湖南台一塊幹些事。」她說:「去唄,這地方空間太小了,去吧,去吧。」

我就拿著一個箱子來到北京,我記得那是11月已經冷了。我就在馬甸橋的七省駐京辦開始成為一名正式的編導。幹了三年,這三年時間內把我掏空了。當時我還沒有放棄我原單位的編劇職務,我偶爾還回去給他們寫東西,繼續參加全國比賽,除此之外,我更多的精力放在電視上。

我就說個例子吧,2002年,我們到全國選笑星,選到天橋,在天橋劇場看那一對相聲演員說相聲,我們集體認為那哥們不錯,叫于謙。導演就說:「我們有一檔節目啊希望你來參加一下,還得住幾天給我們排練。」

于謙說:「沒問題,沒問題,我能不能叫我搭檔?」

「不,不。我們就要你一個。」

當時我們瞥了一眼他的搭檔,一個小矮個,當時也不是很胖,我們問過才知道,他的搭檔叫郭德綱。2002年,于謙就跟我們進組排了一周的節目,印象很深。到2004年我在中央電視台,我們《社會記錄》跟《小崔說事》,同時為一個人做一期節目,就是郭德綱和他的民間相聲。那時候採訪郭德綱,我說:「當年你可能不記得我去挑節目。」他說:「我怎麼不記得?你們不要我,要了于謙。」原來這事他還記得。

《社會記錄》欄目2004年報道了郭德綱

我在湖南台做到2003年的時候,非典來了。非典來的時候,正好節目收視率也不太好。當時我也覺得到頭了,我不行了,我這麼創作下去,人要瘋掉了,我就說我回去了。其實我在做編導的同時,我在廣西電視台兼著一個節目主持人,是一檔科教節目的主持人。節目是很枯燥的東西。就是因為這個契機,2003年,突然有一天就來了個電話,說:「我們是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的,我們準備成立一個新的頻道叫新聞頻道,我們想在午夜間有檔節目,正在全國找主持人,我們看了你的節目,我們想跟你談一談。」當時我就想,啊?新聞節目讓我當主持人?我就問他們怎麼認識我的,他們就說為了找那麼個主持人,第一要求不太正經,哪怕歪瓜劣棗。第二,未必是這個行當里的人,未必學過新聞,學過播音主持,但是他的表達一定有個性。類似當時有個竇文濤嘛。他們就全國找,每天十幾個編導拿著遙控器全國看,找了很多人。

突然有一天有人打開廣西衛視就看到我就錄下來了。覺得這哥們不錯,這哥們好像是跟我們要的人接近。我們那個製片人其實跟我打完電話,開車到我這兒就十分鐘,跟我聊了有15分鐘。

他說:「我們現在跟你面對面談,我覺得還可以,不錯,是我們要的人,你願不願意參加我們團隊干那個事情?」

當時我就說:「第一個我一點準備都沒有,第二,我這個人當主持人,你一定要做好準備啊。你看個頭、長相、口齒這些永遠是不入流的。」

「哎,你這個不要擔心,不用擔心,只要你願意我們一起來努力啊。」

「好。那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沒有新聞從業經歷,以前我對新聞一竅不通,我是干文藝的。」

「沒事,沒事。凡事都可以努力可以學,可以改的。」

阿丘主持的央視《社會記錄》欄目

談完之後就讓我去試鏡,在2003年3月份去了中華世紀壇,全國很多主持人去試鏡,最後選了我。從那以後進了中央電視台,從2003年4月就開始干,一直到今天。

那麼,這當中其實有很多跟我的藝術創作有關係的,甚至有一年都參與春晚,要讓我去演小品,後來被斃掉了,劇本都被斃掉了。我跟撒貝南、倪萍、文青、魯健演的一個有關非典記憶的小品。當時我們演得趙本山和蔡明都哭了,我們以為會被選上,後來被斃掉了。他們說:「這麼一個痛苦的節目上春晚,這怎麼可能上春晚呢?但是,不否定大夥的付出,可以看到很多主持人也能演啊,你們有特長啊。」

總而言之,創作經歷和這些節目單,這都是我一個情結。當時我也說了,哪天下崗實在不行,回去當個編劇,繼續干這行。我今天做這個事兒我也不知道,對還是不對,做得好還是不好,但是起碼我是有這樣東西的。我認為這東西對我幫助很大,才有了今天這一種自信的表達。如果說,一個人一輩子要收藏什麼東西,或者是把什麼帶進墳墓,我覺得這是其中之一吧。

下期嘉賓 / 薩蘇

薩蘇,本名弓雲,著名作家、IT工程師、日本問題專家,曾兼任《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日本新華僑報》副總編,長期在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等各大媒體擔任嘉賓主持。主要著作有《國破山河在》《最漫長的抵抗》《夢裡關山走遍》等50餘種。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欄目合作公眾號:惟物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者·原創版 的精彩文章:

苗圃:走上雪場,打破內心恐懼
我男朋友做的紅燒肉好吃,讓我想和他結婚

TAG:讀者·原創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