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梅姨支招:脫歐協議遭拒後的四種可能

為梅姨支招:脫歐協議遭拒後的四種可能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揚之】

2016年6月23日的英國脫歐公投,事後看真有些像男人為了圖一時之快而做的「蠢事」,瞬間的快感帶來的卻是之後「無盡」的麻煩和痛苦。

主持脫歐的英國首相梅(Theresa May),算是嘗到了個中的心酸和苦悶:除了要應對輿論和反對黨的質疑和抨擊,還要面對黨內同僚的詬病和問責。

12月12日,保守黨議員率先發難,對自己的黨魁提出不信任案。結果雖然有驚無險,未導致梅立刻下台,但畢竟三分之一的同黨議員投了不信任票。

此前,鑒於下議院通過脫歐協議的可能性等於零,梅臨時宣布「無限期」推遲表決,以便自己能再和歐盟進行磋商,改善脫歐條件。

這是英國人的「慣用伎倆」,通過打國內牌來和歐盟討價還價;歐盟對此已見怪不怪。

實際上,歐盟方面該做的都做了:11月25日,歐盟27國首腦在布魯塞爾就英國「脫歐」的協議草案達成一致。如果英國下院也通過,英歐之間的「協議離婚」其實是有望得到落實的。

毋庸諱言,這版協議是一筆政治「交易」,目的是為了避免「硬脫歐」(No Deal)對雙方造成的災難性後果。因此,草案出籠後,雙方都長抒了一口氣。

從協議內容上看,歐盟這次似乎「得利」多了些,原因有三:

1)歐盟盤子大,27國加起來的實力遠超英國;2)英國主動提出脫歐,「背叛」在先,雖說這是公投的結果,民意為大,但畢竟不佔「道義」高地,談判底氣不足;3)歐盟為防止其他成員國效法英國的做法,在談判中不得不強硬,以期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應,讓步的餘地不大。

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雙方談得的確很艱苦,梅也為本國的利益儘力竭智,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協議達成後,任何一方都沒有「勝利」的感覺。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指出,這裡「沒有勝者,我們都輸了」。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英國脫歐暴露了歐洲的「軟肋」,因此是時候進行必要的改革了。

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表達了類似的意思,她強調「協議雖是件外交精品傑作,但英國脫歐本身卻是個悲劇」,坦承脫歐協議讓人感覺「相當糾結」(sehr zwiesp?ltige Gefühle)。

圖片來源:見水印

英歐「婚姻」:不幸福,但還過得去

若要理解英歐雙方現階段的心態,最好還是要了解一些兩邊的交往史。

我們無需把眼光投向遙遠的過去,如發生在14至15世紀的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和19世紀晚期的英國「光榮孤獨」(Splendid isolation),只需把焦距對準二戰後的雙邊關係即可。

日常生活中,人們喜歡用「將錯誤進行到底」這句話來形容不太美滿的婚姻;英歐歷時四十五年的「婚姻」也可謂一波三折,從一開始便走得不順。

客觀而言,英國當年追著歐盟討「一紙婚約」本來就非出於「愛情」,而是很實際的利益考量:增加在歐陸的市場份額和政治話語權,擺脫自己當初所處的經濟低迷處境。

回顧這段歷史,我們發現,英國對「入歐」和「脫歐」這兩個截然不同的目標,表現出了同樣地「執著」:

倫敦兩次「求婚」(1961年和1967年),兩次均遭拒絕。但它不氣餒,熬到最大阻力戴高樂1969年下台,才圓了入盟之夢(1973年)。

可是夢想成真後才不過兩年,習慣了「獨往獨來」(「光榮孤獨」)的英國人便開始覺得渾身不自在了。這似乎應驗了錢鍾書先生提出的「圍城效應」。

1975年,英國首次就「留歐or脫歐」問題舉行下議院表決和全民公投,結果多數贊同繼續留在歐盟內。四十一年後(2016年),英國再次舉行公投。最後,脫歐派以不到四個百分點(52%對48%)的微弱多數獲勝。

有趣的是,兩次公投前,英國的政府首腦(哈羅德·威爾森和戴維·卡梅倫)均在宣布公投後與歐盟進行過一番討價還價;使用的理由也雷同:「給我個好價格,不然我無法說服我的國民」。

兩人最終也的確促使歐盟不同程度地作出了讓步。只不過,2016年這次被「玩大發了」。結果是,卡梅倫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英國陷入被動境地,短時間內難以放飛自己。倒是德法兩國,竊喜終於送走了「瘟神」,雖然表面上還要做出悲哀的樣子。

由此可見,「脫歐」明顯是英國政府試圖從歐盟這邊拿到更大好處的一種政治手段。這種「不作不死」的風格其實貫穿英歐的整個「婚姻」期間:

譬如,1984年夏,「鐵娘子」撒切爾在法國楓丹白露舉行的歐共體峰會上,把幾乎從不離手的手提包重重砸向會議桌,憤怒大喊:「把錢還給我!」(I want my money back)。最後,在座的包括密特朗和科爾在內的歐共體男領袖們「集體投降」,同意每年將英國給歐共體繳納預算金額中的66%退還給倫敦。

又譬如,1995年,申根協議生效,英國和愛爾蘭不在其列,只部分參與邊防聯合行動。1998年,15個歐盟成員國家進入經濟和貨幣聯盟第三階段,使用共同貨幣歐元,但根據《馬斯特里赫條約》,英國和丹麥不必加入。2000年12月7日,歐洲理事會在尼斯頒布《歐盟基本權利憲章》,英國和波蘭選擇不參加。

還有,脫歐派在遊說時最常使用的理由是,默克爾2015年的難民政策給英國的國內安全和社保體系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事實上,英國所面臨的這個問題,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當年政策失誤的結果。

2004年,歐盟東擴碩果累累,一下子吸納了十個新成員國。大部分老成員國一開始就對來自東歐新成員國的「廉價」勞動力採取了限制性的過渡措施,只有英國、愛爾蘭和瑞典決定徹底開放勞務市場。

倫敦的開放舉措一方面符合其一貫的經濟最大限度市場化的傳統,同時也與當時英國經濟走勢強勁有關。那個時候,英國是聯盟中公認的「最健康和強壯的經濟體之一」。

但是,倫敦在開放人員流通方面犯了二戰後相同的錯誤。當時,英國為了恢復經濟,大量接收來自英聯邦國家的移民。後來經濟出現不景氣,勞動市場供大於求,本地人認為這些移民搶走了自己的飯碗,佔了社保好處,因此社會矛盾惡化。為此,英國政府制定了《1971移民法》,收縮了傳統的寬鬆政策。

對歐盟其他國家來說,英國的確是個比較「怪異」的矛盾體:一方面剛愎自用,斤斤計較,另一方面,它又是建立歐盟單一市場、促進自由貿易和加速歐盟東擴的主要推手。特別在國際金融領域,大不列顛為提高歐盟的地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英國在歐盟中的角色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經濟一體化的動力,政治一體化的阻力。

當地時間2018年12月14日,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召開新聞發布會。據「中央社」報道,13日,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為「脫歐」協議最具爭議的愛爾蘭邊界保障措施赴歐盟商議無果,歐盟認為,英國訴求不明,且英國議會很大程度上不支持這項協議,情勢轉向為無協議「硬脫歐」做準備。@視覺中國

「苦藥」與「糖衣」

這次達成的厚達585頁的協議草案出籠後,梅在國內馬上陷入「四面楚歌」:反對脫歐的人自不用說,即便在支持脫歐的陣營內,認為協議「喪權辱國」的大有人在。

在他們眼裡,這次的協議是一劑「苦藥」。要知它究竟「苦」在哪裡,就需要從脫歐派認為「脫歐」能帶來的兩大「好處」入手:收回控制權(taking back control)和恢復自貿權(restoring of free trade)。

根據協議,明年3月英國正式脫歐後還有一個所謂的「過渡階段」,以保障經濟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新局面。該階段止於2020年12月31日,但可以根據需要加以延長。

問題是,在過渡期內,英國在聯盟內不再有表決權,但同時又必須繼續遵守歐盟的現有條例和規定,在完全脫歐前繼續兌現會費和其他具有約束力的資金承諾。此結果是脫歐鷹派的「眼中釘」。

另一個令其難以「下咽」的東西是關於「愛爾蘭/北愛爾蘭」邊界的解決方案。正如脫歐有「軟硬」兩種脫法一樣,愛爾蘭邊界也有「軟硬」兩種不同的劃法。

所謂「硬劃分」就是徹底恢復國與國之間的常規邊界,把愛爾蘭重新割裂開來。這樣做的後果有可能會導致民族矛盾的死灰復燃,這是雙方都不願意看到的。為了避免出現這個局面,英國同意在2020年7月做出最終決斷之前,暫時留在統一的關稅聯盟中。

對脫歐強硬派來說,這期限過於拖沓,會讓英國失去了重新與世界接軌的大好時機,也讓「收回控制權」「恢復自貿權」的目標落空。

因此,雖然歐盟和「梅派」均反覆表示眼下的脫歐協議是能談出的最好「交易」,但英國國會是否批准這份文件還是個很大的問號。

為了幫助梅首相在國內度過難關,排除阻力,也為了減輕英歐離婚後「兩敗俱傷」的程度,雙方在此次特別峰會上還簽訂了一份「政治宣言」,以規劃英國脫歐之後的雙邊關係。

如果說脫歐協議是強硬派眼中的一劑「毒藥」,那麼政治宣言則是梅首相刻意為這「毒藥」包上的一層「糖衣」。談判雙方用心良苦由此可見一斑。

這份長達26頁的宣言為「離婚」後的英歐關係勾勒了一幅美麗的畫面:雙方將致力於建立「雄心勃勃和深廣靈活」的經貿夥伴關係,並在過渡期結束時(2020年底)簽署自貿協定。此外,外交、安全和防務方面的合作也將得到充分加強。

英歐雙方明顯是要通過這份宣言向英倫三島的民眾傳遞這樣一個信息:「買賣不成仁義在,婚姻不存情義留」。可民眾會問:既然你們有心把雙方的未來打造得這般「如夢如幻」,那還離哪門子婚呀?不如乾脆直接一起白頭到老算了。

原本為英國脫歐「保駕護航」的一紙宣言,無意中卻成了英國留在歐盟中的最佳理由。說來倒也可以算是一段「佳話」了。可是,願景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大家都知道,脫歐協議才是實打實的,而宣言不過是某種意向,對雙方並無法律束縛力。

本來以為這份政治宣言有可能對英國的精英和國民產生「撫慰」的心理效應,可梅首相無限期推遲下院表決,說明英方在離婚協議上簽字還需要經過一番周折。

「協議離婚」不成怎麼辦?

如果脫歐協議最終遭拒,英國政局會出現以下四種情況:

【可能之一:提前大選】

梅堅持認為,下議院就脫歐協議的表決應該只就事不論人(她)。但是,如果協議遭拒,很難想像主導並主持脫歐談判的她還能穩坐首相的寶座。

協議草案公布後,已有若干內閣成員辭職;保守黨議員里斯-莫格(Jacob Rees-Mogg)又推動了12月12日的不信任提案。雖然有序脫歐的路尚未完全堵死,但梅的政治地位仍然很不穩定。

如果梅真的因此而被趕下台(不管以何種形式),英國最起碼在一段時間內會出現比較混亂的局面,重新大選便可能成為一個選項。

【可能之二:硬脫歐】

梅首相反覆強調這是英國能得到最佳結果,呼籲議員們能以本國的經濟和政治利益為重。同時,她也發出警告,拒絕這次的談判結果會把英國拋回原點,風險很大。

她的觀點在政界雖然尚未獲得足夠的支持,卻得到英國經濟界的肯定,畢竟硬脫歐對英國經濟的打擊會比較大。

如果協議未獲通過,預計梅首相會請求歐盟推遲啟動脫歐的時間,並利用這最後的機會促成其他協議,以減少硬脫歐的負面後果。

【可能之三:再次公投】

數月來,重新公投的呼聲此起彼伏,包括網上請願行動和人數眾多的遊行活動,但最終都不了了之,主要原因是反脫歐力量還缺乏振臂一呼的領袖人物。

梅首相本人排除重新公投的可能,但下議院若最終拒絕脫歐協議,梅政府勢必式微。在這種情況下,重新公投的可能性或許會有所增加。

【可能之四:重新談判】

原定12月11日的下議院表決還沒進行,梅就宣布推遲,並立刻著手與歐盟主要國家進行磋商,希望能為英國再多爭取一些利益。

政治就是如此遊走在「可測」與「不可測」之間,這為決策者提供了許多迴旋的餘地和爭鬥的空間。

但到目前為止,無論是布魯塞爾還是柏林,都已明確表示不會重新談判。

如果梅空手而歸,無序的「硬脫歐」(No Deal)的概率就會變大。這是雙方一直想避免的。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若這一天真的到來,雙方也只有面對的份兒。

結語

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說的是和睦相處方能興旺家族。

《三國演義》第一回的頭一句話又說,「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指出聚散總有時,命中早註定。

回顧不列顛與歐羅巴這四十五年的關係史,真可謂「入伙不易,散夥亦難」。

但無論是「入歐」還是「脫歐」,基本上都是英國人自導自演的一齣戲。只不過,這樣的「自娛自樂」,對百姓、國家和夥伴而言,代價似乎高了些。

讓微弱多數決定一個國家、乃至一個聯盟的命運,這是民主的勝利還是民主的悲哀?政治精英們在這樣的劇變中扮演的角色是否光彩?

這些問題,是英國脫歐留給當下和後世的主要考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黃背心」第四個周末:巴黎警方上午迅速拘捕481人
孟晚舟是誰?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