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敦煌:窟中天地,畫里春秋 ----從莫高窟漫談敦煌的興衰沉浮和滄桑歷史

敦煌:窟中天地,畫里春秋 ----從莫高窟漫談敦煌的興衰沉浮和滄桑歷史

原標題:敦煌:窟中天地,畫里春秋 ----從莫高窟漫談敦煌的興衰沉浮和滄桑歷史



(衛星圖上的敦煌鳴沙山,彷彿是濁浪排空的滾滾洪流)

敦煌的旅遊開發無疑是西北最成功的!甘肅省的統計數據,2016年敦煌人均GDP5.6萬元,接近甘肅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顯然是屬於甘肅首先富裕起來的地區。敦煌2016年的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14:25:61,第三產業在敦煌的經濟貢獻中占的比重達到61%,而所謂第三產業其實就是旅遊業所拉動的相關服務行業。


我曾經去過敦煌兩次,第一次是2002年,第二次是2014年,儘管相隔十二年,個人閱歷也豐富了許多,但敦煌給我的感覺始終是很好的,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敦煌肯定是我在國內看過的旅遊開發最好的小城市之一。我一個朋友去敦煌,回來開玩笑說,看著鳴沙山上連綿不絕的駱駝隊,恍惚間覺得是不是匈奴騎兵來犯。他和當地賣防沙膠靴套的商戶聊天,商戶告訴他,國慶節那幾天,平均每天能賣出1.5萬雙膠靴套,17元錢一雙,一天的收入25.5萬元。雖然對這個數字我是存疑的。我總覺得就鳴沙山那點空間,應該很難容納每天1.5萬個客人在上面騎駱駝。但即使有所誇張,實際數字也應該不會小。因為敦煌實在太有名了,有名到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喜歡旅遊卻沒到過敦煌。


敦煌能有今天,固然是因為古人綿延千年的石窟開鑿給後人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文化遺產。而真正讓這個遺產大放異彩的人卻是英國的考古學家斯坦因。如果沒有斯坦因從敦煌連蒙帶騙地買走那麼多敦煌文物,就沒有後來的「敦煌學」的誕生。儘管今天的中國人普遍都喜歡譴責莫高窟藏經洞的發現者王圓籙的愚蠢、譴責把大量敦煌遺書運到英國的斯坦因的狡詐。可是如果沒有這兩個人,就不會有名震西方世界的「敦煌學」,不會有後來國民政府的重視,更別說後來發生在中國的文化浩劫可能對敦煌文物的毀滅,當然,如此也就不會有今天敦煌旅遊業的滾滾財源。


儘管今天的敦煌知名度極高,彷彿它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經濟繁榮、文化鼎盛的風水寶地。其實,自古以來,敦煌所在的綠洲面積並不大。即使今天敦煌知名度如此之高,敦煌市的全部人口也不過18萬人。因為這塊靠發源於祁連山的黨河河水養育的綠洲人口承載能力實在有限。

敦煌第一次納入中原政權的管理是在漢武帝收取河西走廊之後,於公元前111年設立敦煌郡,並大量從中原移民來這裡屯墾定居。在此之前,先後定居在敦煌的是三苗人、月氏人、烏孫人和匈奴人等游牧民族。西漢鑿通西域之後,敦煌成為了西域進入總院的第一站。大漢朝廷在這裡設陽關和玉門關,所有欲進入中原的國際商旅和中亞使節,都必須在敦煌通關。而敦煌的這種地位,應該一直延續到公元658年大唐在西州(今吐魯番)、伊州(今哈密)和庭州(今烏魯木齊、昌吉、吉木薩爾和巴里坤一帶)全面實行郡縣制,把中原帝國的行政管理向西推進了近1000公里,玉門關和陽關的作用才被替代。所以,可以想像,在「海上絲綢之路」還沒有替代「陸上絲綢之路」的漢唐時代,敦煌作為「絲綢之路」的要衝,的確應該是一個商賈雲集的繁華城市。不然也不可能在這塊小小的綠洲上,誕生出莫高窟和榆林窟這樣規模宏大、藝術精湛的佛教石窟群。要知道,開鑿這樣的石窟群不僅需要巨額的資金支持,還需要有足夠多技藝高超的工匠、畫師,才有可能完成這樣規模的傑作。


莫高窟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此後的一千多年間,不斷有人在敦煌開鑿石窟,據一些古書記載,石窟數量達千餘個,至今在敦煌地區的石窟區,至少有莫高窟、西千佛洞石窟、東千佛洞石窟、榆林窟和五個廟石窟等。而其中規模最大的自然就是莫高窟。現存莫高窟的石窟就有700多個,隨著日後考古工作的發掘,數字可能還將不斷增加。在這些洞窟中,只是對留有壁畫或塑像的洞窟安排編號,目前就已有492個。在這492個石窟中,保存著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紇、西夏、元、清、民國等時期的壁畫45,000多平方米;還保存著歷代彩塑3390身,其中圓雕塑像2088身,影塑1302身。莫高窟被稱為「牆壁上的圖書館」,其實也是原生態的歷代雕塑展覽館,當然還有被王道士發現的藏金洞那捲帙浩繁的歷代文書資料。也是因為重要的文物資料的研究成果,才有了後來的「敦煌學」。


從莫高窟和榆林窟不同朝代的石窟雕塑和壁畫,我們能能清楚地梳理出敦煌歷史上的政權更迭、家族沉浮,以及周邊民族的變遷和民族關係的發展。還能在壁畫中看到在佛教發展過程中,人的自我意識是怎麼從對佛的卑微虔敬發展到自我意識不斷膨(在敦煌壁畫的供養人像中,早期的供養人像都在壁畫的下面,相比於佛像顯得卑微渺小;後期的壁畫,供養人的任務形象越來越高大,甚至於幾乎要和佛像比肩)。也能看到達官貴人如何藉助供養佛像的壁畫,顯揚自己的家世聲望,如:盛唐第130窟題名「朝議大夫使持節都督晉昌郡諸軍事守晉昌郡太守兼墨離軍使賜紫金魚袋上柱國樂庭環」供養像。目前發現最長的供養人題名是五代第98窟「故外王父前河西一十一州節度管內觀察處置押蕃落支度營田等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圖食邑口口戶實口伍伯戶……節授右神武將軍太保河西萬戶侯賜紫金魚袋上柱國南陽郡張議潮一心供養」供養人像。佛家本來宣揚的是「五蘊皆空」,何須如此顯揚俗世的地位。


莫高窟的繁榮當然也就是敦煌的繁榮,如此景象一直延續到大元(公元1271年到公元1368年)。


明王朝建國之後,朱元璋將關門從敦煌內遷到酒泉,設嘉峪關。從此敦煌從關內之地,淪落為關外之地。儘管依然在敦煌設沙州衛,但其地位與原來的敦煌截然不同,敦煌從此走向衰落。公元1524年(明嘉靖三年),朝廷下令閉鎖嘉峪關,將關西平民遷往關內,廢棄了瓜州和沙州。此後二百年敦煌再無建制,兼以戰亂頻仍,百姓流離失所,敦煌漸漸衰敗。公元1727年(清雍正五年),光祿少卿汪漋來到敦煌,在他的《敦煌懷古》詩里,敦煌已經是一個「風搖檉柳空千里,日照流沙別一天」的荒蕪之地。

清康雍之後,漸次收復了嘉峪關外的廣大地區。重新在敦煌移民屯兵,農業生產很快得到了恢復,敦煌也逐漸恢復了戈壁綠洲的勃勃生機。但是,由於這時候海上商業貿易的發展已經取代了陸上商業貿易,敦煌作為古絲綢之路的一個重鎮,卻再也不可能發揮其歷史上的作用。其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水平都只是局限在綠洲農業的資源供給上,包括莫高窟在內的佛教石窟也就只是個歷史的遺迹,不再有大的發展。也是因此,才會有逃荒的王道士能在這個佛教聖地供起了太上老君的牌位。

今天,當我們站在敦煌璀璨的夜景中,看著古色古香的街燈,人流如織、歌舞昇平的繁榮景象,有時候也難免會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西域 的精彩文章:

TAG:行走西域 |